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监测答题卡姓名:学校:条形码粘贴处准考证号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考生信息。正确填涂样例2.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记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项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老师缺考贴条形码,并用2B铅笔标记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香1A□B□CID2AOB CD3A B口CDI4A□B CD5A□BC][D6AB CD7AOB□CDI8A□BC]D9A□BC[D10A□B CD11A□B C D12A□B CD13A B CD14A B CD15A□B C D16AOB CD17A□B□C D18A□B C D19A□B C□D20A□BC][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10分)(1)(4分)(2)(4分)(3)(2分)22.(8分)(1)第1页(共2页)(2分)(2)(6分)23.(12分)(1)(4分)(2)(4分)(3)(2分)(4)(2分)24.(10分)(1)(4分)(2)(2分)(3)(2分)(4)(2分)第2页(共2页)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 BDCBD6-10 CADDC 11-15 CBBAC 16-20 ACAAD二、综合题(共40分)21.(1)西藏(1分)史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1分)(2)战:频繁的战争使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战争也使各民族有了更多的接触,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分)和:和议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统治者牺牲人民的利益换取和平局面,岁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有益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2分)(3)意义:有助于各族的生产发展;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认同;促进了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22、(1)筒车唐朝(2分)(2)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1分)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3)宋朝的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分)(4)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经济政策的支持;农业技术的革新等(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23、(1)开放的对外政策(1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1分)(2)机构:市舶司(1分)原因:①经济的繁荣。②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应用,航海技术高超。③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④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上交通发达等。(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3)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分,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4)启示: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提高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4、(1)科举制注重才能,前朝选官制度看重门第;(2分)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2分)(2)制度:行省制度(1分)意义:行省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2分)(3)措施: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1分)机构:设立锦衣卫(1分)(4)影响:便于皇帝独揽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分)(5)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80分,考试时长为75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日记也是一种史料。《黄炎培日记》中在1949年的一天写道:三时,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直到入夜,灯炬,五色火焰升霄;红旗,红灯,一片红色……该日记记录的史实是( )A. 渡江战役 B. 新中国成立 C. 西藏解放 D. 土地改革2.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三八线,守住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的人民不能安心生产。”关于材料中这场战争的影响不包括( )A. 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 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维护了一五计划的成果3. 如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土地改革的知识卡片,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时间:1950-1952年 地点:新解放区 实质: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意义:保留了地主阶级A. 时间 B. 地点 C. 实质 D. 意义4. 如下图是1953年发行的一幅宣传画,画面上的文字写道:全国人民一致努力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而奋斗。对宣传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A. 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化国家 B. 宣传画旨在鼓励人民积极参与各项建设C. 一五计划造成了严重污染 D. 一五计划只发展重工业5. 图2是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的历史照片。关于这次会议说法错误的是( )A. 会议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 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大制度的确立C. 与会代表通过全国普选产生D. 大会选举了朱德为国家主席6. 1958年-1960年,全国各地的新闻普遍流行一种“浮夸风”。如某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某地花生产量实现亩产一万多斤等报道。这反映出我国当时( )A. 出现严重“左”的错误 B. 水稻生产技术快速发展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 文化水平位居世界第一7. 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的原因之一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纠正偏差,拨乱反正。长征时期,遵义会议的召开纠正了党内错误,挽救了中国革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遭遇了一些挫折和失误,为此开始寻找新的奋斗道路。作为开启这条道路的起点事件是( )A.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8. 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邓小平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里的“基层创造”主要指的是( )A. 土地改革展开 B.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经济特区的建立9.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 )A. 农村改革拉开序幕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对外开放格局从沿海到内地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0. 据深圳海关统计,2023年深圳进出口总额达3.87万亿元,位居内地城市第二位。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迈上4万亿元台阶,位居第一。深圳外贸成绩斐然,其源头可追溯到( )A.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行B.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C. 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D.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11. 表格学习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我们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表格中空白处所对应史实的时间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为指导思想 理论名称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 1997年 B. 2002年 C. 2012年 D. 2017年12. 中国近两年来积极推动各地新能源产品的发展,支持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转型。这践行的新发展理念是( )A. 创新发展 B. 协调发展 C. 开放发展 D. 绿色发展13.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下图为西藏自治区在2015—2024的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推动西藏经济稳步发展得益于(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大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14. 2025年5月14日,“湖南—香港投融资对接洽谈会”在香港举行,大会旨在加强湖南优质项目与香港和国际资本深度对接,助力两地以及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以上史实体现了( )A. 香港的经济地位居于世界前列B. 内地的发展必须依靠香港C. 香港摆脱了与内地经济联系D. “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内地协同发展15. 近年来“台独”势力不断进行分裂活动,企图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①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 ②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原则③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感情 ④用武力彻底解决台湾问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 某历史小组开展主题学习时搜集到如下资料,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2025年陆军几大战区进行开训时,采用机器狗、无人机飞手、新型作战背心等智能化装备。●2025年海军将有约21.14万吨舰艇扎堆入列,“辽宁舰”前往西太平洋演练。●2025年东风系列导弹持续发展,最新的东风-51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A. 外交风云 B. 文坛新星 C. 科技巨匠 D. 钢铁长城17. 2025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为此多地举办庆祝活动。李强总理受邀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特别强调中印尼两国应积极弘扬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A. 针锋相对 B. 互不干涉 C. 团结合作 D. 反对共产主义18. 中国从1990年参与维和行动,已派出5万多人次参与30多项维和行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积极配合世卫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的支持;联合国发起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后,中国承诺2030年达到碳达峰,应对气候变化。以上材料体现了( )A. 中国的医学领先世界B. 中国企图在各方面称霸世界C.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D. 中国没有履行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的职责19.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一项是( )A 发现抵御疟疾的青蒿素 中国医学水平跃居世界第一B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成为第3个独立掌握人造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D “双百”方针提出 造成文化领域出现混乱景象A. A B. B C. C D. D20. 文艺作品一定程度反映了历史事实。一首民谣中写到“往昔岁月步伐慢,物资匮乏缺又难。土房破屋遮风雨,补丁衣服身上穿。粮票布票来排队,粗粮果腹常三餐。出行全靠双腿迈,通讯基本靠呼喊。……交通出行大改善,汽车摩托满街窜。荤素搭配日日换,有酒有肉把言欢。电话手机来通讯,天涯海角能对话。电商平台新买卖,网上购物真自在。”民谣中反映出的史实是( )A. 科技事业稳步腾飞 B. 文化产业不断繁荣C. 外交政策与时俱进 D. 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 中国的交通事业成就卓越,享誉世界。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西藏和平解放后,十余万军民投身川藏铁路的修建热潮。1953年开始修建青藏公路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际,且川藏公路修建3年尚未竣工,国家经济负担十分沉重。加之两项工程必经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生态保护区,沿途环境多样复杂,高山峡谷,激流险滩,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修建时期,全线共计三千多名英烈捐躯,邬贵、张福林等修路英雄以身殉职。筑路难,养护亦然。1954年通车后,养护职工几十年如一日,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清积雪,开荒种植,热心帮助过往司机、游客。——摘编自期刊《新时代“两路”精神的弘扬路径研究》材料二: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千米,是一项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摘自《八年级历史教材》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恢复了国家主权,夺回交通治权,中国交通从“不自主”走向“自主”。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有序推进交通事业发展,在铁路,港口,民航等领域均实施改革。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二;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基本建成了交通大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交通强国目标,并做出进一步部署。中国目前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世界级港口群。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创下多个交通领域的世界之最。——摘自期刊《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依据材料一归纳修建青藏、川藏公路面临的问题。思考以上两项工程是属于哪一经济规划的成就,并说出其特点。(2)归纳珠海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点。结合材料二归纳港珠澳大桥修建的历史意义。(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实现交通强国目标,离不开哪些因素的支持?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 事件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1956年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 中国重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1980年 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设立特区1984年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乡出现经济大发展的局面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请回答:(1)请同学们补充关于1956年的两项史实。(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件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3.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家数量柱状图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上各个国家渐渐改变对中国的态度,纷纷与中国建交,美国在50年代对中国实行的孤立封锁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美国与苏联冷战时期关系有所缓和,但苏联依然是威胁美国霸权的最大障碍,尤其是苏联军事实力倍增。而且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与日本经济上的不断发展,这些都使美国在当时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美国不得不寻求新的策略来改善这种状况。——摘编自期刊《西部学刊》材料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将有利于全人类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制定外交政策决策、规划外交战略方案的重要依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引领世界潮流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同时也为推进强国建设创造出更大的发展契机!——摘编自《社会主义研究》材料四:《今昔对比——从此大场面,“我”不再站旁边》1901年《辛丑条约》签约场景 2025年香港国际调节院开院仪式留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5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的第一个高峰期,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并说明其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70年代美国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国家之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并举例说出中国为引领世界潮流做出的行动。(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4. 党带领新中国走过七十多年风云,成就与挫折并行。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巩固新生】材料二 【精神引领】材料三 【改革腾飞】类别 1978年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79 超1260000粮食总产量(亿斤) 6000多 连续九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农村贫困人口(亿人) 约7(改革开放以来累计脱贫) 0材料四 【寄语领航】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1)根据材料一,回答党在建国初期分别从哪些领域“巩固新生”,并任选一副加以说明。(2)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以上三位人物分别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请你任选一人,指出他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的名称与内涵。(注意:时代精神的名称必写内涵至少两点)(3)分析表格中2023年农村贫困人口数据为0的原因?(4)中国梦是每一位中国人民的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如何助力中国梦的实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80分,考试时长为75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题答案】【答案】(1)问题:国家经济负担重;高原生态环境复杂,灾害频发;筑路和养护难度大,英烈捐躯多。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交通运输等基础工业。(2)不同点:珠海市是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意义:加强香港、澳门与内地(珠海)的联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3)因素:国家主权独立(民族独立);政策支持(如改革开放、交通强国战略);科技创新;广大建设者的奋斗奉献;合理规划与改革(铁路、港口等领域改革)等。【22题答案】【答案】(1)史实: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召开等。(2)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综上可知,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23题答案】【答案】(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就1: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成就2: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作用: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在与苏联的冷战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苏联军事力量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与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影响因素: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等。(3)依据:有利于全人类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行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等。(4)认识:外交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国家实力的增强有助于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交往中,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加强国际合作。【24题答案】【答案】(1)领域:军事(抗美援朝)、经济(土地改革)、法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示例:选军事领域(抗美援朝相关图片),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中国安全,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环境,巩固新生政权。(2)邱少云:抗美援朝精神。内涵为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了胜利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王进喜: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邓稼先:“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是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为国防科技不计名利、默默奉献。(任选其一作答即可)(3)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如精准扶贫等。(4)做法:新时代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答题卡.pdf 八年级历史答案.pdf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