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教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 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教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教学目标◇
  1.经历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的过程,能综合运用声现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声现象的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尝试运用简单模型解决问题,利用推理的方法对跨学科问题进行合理性分析,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3.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活动中,能由发现的问题提出设想,能设计简单的实践方案,能完成实践活动,并以作品形式呈现活动成果。
4.在讨论交流、制作模型、展示作品中,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健康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噪声的控制途径设计隔音房间的结构。
  2.教学难点:隔音材料的选择以及隔音房间模型的组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噪声已经成为生活中的污染之一,日常生活中为了专注于工作、学习和休息,往往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使人们能够远离嘈杂的环境,因此,房间的隔音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良好的隔音效果,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本节课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来设计并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 设计并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阅读课本]P53~54“项目提出……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1)用什么来充当“房间”?
(2)为“房间”隔音的材料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可以选择哪些材料作为隔音材料?
(3)隔音的材料应放在“房间”的哪些位置以及如何放置?
[提示](1)我们可以用包装盒或鞋盒充当“房间”。
(2)为房间选择隔音材料时,在注意隔音性能的同时,也要尽量减小材料的厚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房间”的空间。可以尝试用毛衣、报纸、棉花、泡沫等作为隔音材料。
(3)隔音材料应均匀贴在“房间”四面墙壁、地面和顶面上。
[实验]怎样测试模型房间的隔音性能?
[思考]可以用音叉代替闹钟作为声源吗?
[提示]音叉和机械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选择闹钟作为声源较为合适。
[实验步骤]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鞋盒内,盖上盒盖,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记录此处与鞋盒的距离。在鞋盒内正确安装隔音材料,重复上述操作并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实验结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越短,隔音效果越好。
[思考]如何优化测试方案?
[提示]将示波器放在同一位置,用示波器记录声音的波形,通过分析波形比较不同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
[归纳提升]要使隔音房间模型实现最佳效果,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关键。制作隔音房间模型可以从设计隔音房间整体结构、隔音材料选择及安装和测试隔音效果等方面来完成,并要从隔音性能、空间占用率、材料是否易得、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对模型房间进行评价和改进。
三、板书设计
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1.房间模型的选择
2.隔音材料的选择
3.隔音材料的安装
4.隔音性能的测试
◇教学反思◇
该跨学科实践实际上是对控制噪声途径的具体应用,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噪声的控制途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的思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与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并将实验结论应用于隔音房间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