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 密度的应用◇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运用密度的知识鉴别物质。2.通过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深化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发展分析、推理的科学思维。3.通过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4.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了解我国新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密度求出质量;利用密度求出体;密度与物质鉴别。2.教学难点: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密度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 利用密度求出质量[阅读课本]P152“利用密度求出质量”[思考]一座冰山的体积为300 m3,该冰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分析]根据ρ=可得,m=ρV,查表可知,冰的密度ρ冰=0.9×103 kg/m3,已知冰山的体积为300 m3,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冰山的质量m=ρ冰V=0.9×103 kg/m3×300 m3=2.7×105 kg。[归纳提升]根据公式ρ=,可以推导出m=ρV,即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查出组成物质的密度,即可算出物体的质量。探究点2 利用密度求出体积[阅读课本]P153“利用密度求出体积”[思考]一个质量为5.34 kg的铜质零件,该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分析]根据ρ=可得,V=,查表可知,铜的密度ρ铜=8.9×103 kg/m3,已知铜质零件的质量为5.34 kg,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铜质零件的体积V==6×10-4 m3。[归纳提升]根据公式ρ=,可以推导出V=,即知道了物体的质量,查出组成物质的密度,即可算出物体的体积。探究点3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阅读课本]P153“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思考]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分析]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思考]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该首饰的质量为90 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10 mL(ρ银=10.5 g/cm3,1 cm3=1 mL)。求:(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2)若是纯金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需要多少克纯金?(ρ金=19.3 g/cm3)[分析](1)该首饰的密度ρ==9 g/cm3<10.5 g/cm3,所以该首饰不是纯银做成的。(2)纯金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m'=ρ金V=19.3 g/cm3×10 cm3=193 g。[归纳提升]鉴别物质的思路和方法:(1)先求出物质的密度。(2)查密度表确定(此方法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真伪)。[小组讨论]密度还有哪些其他应用?[提示](1)利用密度鉴定牛奶的优劣。(2)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选种。(3)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4)机床底座用坚固的密度大的材料制成。探究点4 材料与社会发展[阅读课本]P155“材料与社会发展”[讲解]我们周围的生活用品是由各种材料制成。一般来说,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除密度不同外,材料的导电性、磁性、弹性、硬度、延展性等也往往各不相同。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设计出所需的物品。20世纪,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例如,气凝胶具有极低的密度和优异的隔热性能,可用作保温材料、航天服等;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用于制作电池;泡沫金属具有高孔隙度和轻质特性,适用于汽车工业以减轻车辆重量……三、板书设计第4节 密度的应用1.利用密度求出质量2.利用密度求出体积3.利用密度鉴别物质4.材料与社会发展◇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要涉及计算,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运算能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单位换算和指数运算),所以在课堂上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计算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