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温 度◇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经历自制并改进液体温度计的过程,了解温度计的结构特点,初步体会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质疑创新的过程,发展科学思维。3.经历测量液体温度的过程,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掌握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规范。4.经历自制并优化温度计的过程,感受学习物理、实践创新的乐趣,体会物理与技术之间的联系;经历测量液体温度的过程,感悟测量的意义,树立规范操作的意识;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有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实验室用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然后说一下“冷”“热”感受怎样?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 温度和温度计[阅读课本]P58“温度”和“温度计”[思考]我们一般用什么来客观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提示]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实验]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的细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小组讨论]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这是为什么?[提示]瓶中的水发生热胀冷缩。[小组讨论]能否用其测量温度,有哪些不足?[提示]该细管没有刻度,不能测出具体温度值,且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归纳提升]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探究点2 摄氏温度[阅读课本]P59“摄氏温度”[思考]温度计上的符号℃是什么?[提示]℃表示摄氏温度。[思考]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归纳提升]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 ℃”和“100 ℃”表示;将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探究点3 温度计的使用[阅读课本]P60“温度计的使用”[小组讨论]观察思考常用温度计的构造。[归纳提升]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室用温度计,家庭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常见液体温度计的结构有外壳、玻璃泡、毛细管、刻度等。[思考]用温度计如何正确测量液体温度?[归纳提升](1)使用前要观察其测量的范围,认清分度值,选用合适的温度计。(2)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相平。[阅读课本]P61“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思考]传统体温计可以从人体拿出再读数,它是如何做到示数准确的?查阅资料,举例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哪些温度计?[分析]为了使读数不下降,仍能代表体温,传统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所以传统体温计的示数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归纳提升](1)传统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开始读数时,水银收缩,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直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又陆续出现了电子体温计和新式红外体温计。与体温相比,生产生活中有的温度很高,人们还制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三、板书设计第1节 温 度1.温度(1)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单位:摄氏度,符号为℃。2.液体温度计(1)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结构:玻璃泡、毛细管、玻璃外壳、刻度。(3)正确的使用方法。3.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精练,指示明确,防止学生观察过于发散。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并及时地板书相应的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