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认识光源;能够说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能够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2.基于日常现象、实验现象归纳推理得出光的直线传播条件,认识光线模型,发展科学思维能力。3.基于对大量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归纳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结论。4.在观察现象、分享交流中,养成实事求是、勇于表达和修正自己观点的科学态度;通过小孔成像、日晷、圭表等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们能看见东西的条件是什么?(人们能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人的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那是不是我们看到的所有的物体都能够自己发光呢?(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自己会发光的物体)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 光源[阅读课本]P88~89“要研究……人造光源?”[思考]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东西?[提示]“看到物体”的条件是要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小组讨论]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光源。你能简单分类吗?[提示]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包括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等;人造光源包括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等。所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探究点2 光的直线传播[阅读课本]P89“光的直线传播”[思考]观察下面图片,猜想光的传播路径有什么特点?[提示]这些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思考]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它在液体、固体中是不是也沿直线传播?[实验]向盛有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搅拌均匀后,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玻璃砖中,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径迹。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提升]实验表明,光在水、玻璃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质可以作为光传播的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思考]如何表示光的传播路径?[提示]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一束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归纳提升](1)光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一束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2)实际中光线并不存在,但光是真实存在的。[思考]观察下面图片,思考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提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验]小孔成像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重要应用。观察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及特点。[归纳提升]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投射到薄膜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投射到薄膜上部,从而形成倒立的像。当烛焰到小孔的距离减小时,像会变大;烛焰到小孔的距离增大时,像会变小。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探究点3 光的传播速度[阅读课本]P91“光的传播速度”[小组讨论]为什么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分析]雷声与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光速比声速快,所以打雷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归纳提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可近似取c=3×108 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c;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v气>v水>v玻璃。[思考]天文学上常用光年(光在真空中传播1年所经过的距离)作为距离单位,已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7光年,求织女星距地球多少千米?[分析]1光年=3×105×365×24×3600 km=9.4608×1012 km2.7光年=2.7×9.4608×1012 km=2.554416×1013 km三、板书设计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均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3.光的传播速度◇教学反思◇学生在小学的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对光沿直线传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等并不理解,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的理论更全面,结论更严密,让学生能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去解释日常现象和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