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资源简介

写小事,树远志
——《思路要清晰》写作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示例,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设计提纲,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练习写作,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教学重点
1.结合示例,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设计提纲,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教学难点
练习写作,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简而言之就是文章要有条理。思路清晰是文章有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在动笔写“人生之舟——我的理想人生”这个国庆主题征文前,我们先学习一下写作方法,了解写作时如何做到思路清晰。
二、写作活动
任务一:明确概念,梳理方法
在写文章时,写作思路混乱,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甚至造成写不下去的被动局面。可见,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十分重要。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什么是“思路”,如何做到“思路清晰”。
活动1:阅读讨论,明确概念
阅读下列资料,讨论:什么是“思路”和“思路清晰”?
资料链接:
清代文人袁枚在《续诗品》中指出:“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
叶圣陶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点拨:
所谓“思路”,就是文章写作时作者思考后找到的路径,行文要沿着一条线走,然后到想要表达的主旨中去。
所谓“思路清晰”,就是要在谋篇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是说什么。
活动2:回归课本,梳理方法
结合拓展资料和教材内容《思路要清晰》,说说:如何做到思路清晰?
资料链接:
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这纲要写好了,文章的轮廓已具。每小标题成为一段的总纲。于是我依次第逐段写下去。写一段之先,把那一段的话大致想好,写一句之先,也把那一句的话大致想好。
——朱光潜《作文与运思》
预设:一是整体构思。看到作文题目,首先想清楚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再据此取舍材料,并大致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
二是确定写作顺序。文章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的逻辑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
三是列提纲。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结构框架后,用提纲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提纲不仅要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也要包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教师小结:
让作文思路清晰的方法是,首先定下题目,围绕题目想出相关的材料并写在纸上,再围绕中心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留下来,最后从这些材料中理出一条线索或顺序,写出纲要。
屏显:
(1)明确中心,整体构思;
(2)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3)形成框架,列好提纲。
任务二:边讲边练,掌握方法
活动1:明确中心,练习取舍
如果为了表达“他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怎样取舍?为什么?
①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②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③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④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⑤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⑥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⑦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预设:
“③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表达他对运动的喜爱;
“④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能体现他乐于助人的精神;
“⑤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看出他很热爱公益;
“⑥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能体现出他很独立。
以上材料都与“爱学习”这个中心没有关联,所以应该舍弃。
而“①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②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⑦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这三项都能体现他爱学习,所以,我会选择这三则材料。
教师小结:这三则材料与“爱学习”密切相关,可选择其中一件展开详写,如对“上课认真听讲”的画面进行具体刻画。
看到作文题目或者一个话题,我们可能会想到很多材料。有些材料比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不那么典型,就要果断舍弃。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活动2:回顾课文,确定顺序
确立中心,取舍材料后我们还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来确定写作的顺序。
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课文,说说常见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各种文体或题材分别该采用哪种顺序更合适?
预设1:《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散文,整体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同时以时间为序,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选取母亲一生中的典型事件表现母亲品质,纵横交织,思路清晰。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我觉得这类回忆性文章就很适合用时间顺序。
预设2:《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首先对白求恩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最后号召全党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这种议论性文体就很适合用逻辑顺序。
教师小结:一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来写,还是按逻辑顺序来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来确定。一般来说,写人记事的文章,大多采用时间顺序,根据事情的发展,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议论性文体大多采用逻辑顺序,而说明类文体大多采用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2.将题目“他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下选好的材料进行顺序安排,说说你的思路。
①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②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⑦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会使作文思路更加清晰?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逻辑顺序。
可以按②①⑦的逻辑顺序来写,先写他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再写他放学后的表现,最后写他周末的表现。按照学习的规律排列材料,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突出热爱学习的主题。
活动3:形成框架,学列提纲
把写作的“纲目”“要点”交代清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形式编写作文提纲了。你知道列提纲有哪些形式吗?请你根据《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内容列出提纲。
点拨:
常见的作文提纲形式:
一是文字式。即以纯文字形式,把写作意图、思路、结构等呈现出来。
二是表格式。以表格的形式,把写作构思表现出来。
三是间架式。用各种非常直观的符号,把写作目的、写作思路表达出来。
文字式提纲示例: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痛悼母亲的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总)
第二部分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表现母亲的美好品德(分)
第三部分卒章显志,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总)
表格式提纲示例:
题目 《回忆我的母亲》
主题 赞扬母亲的美好品德,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开头 痛悼母亲的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内容 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表现母亲的美好品德。
结尾 卒章显志,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间架式提纲示例:  
总结:用列提纲的形式把作文的结构框架呈现出来,明确中心、选材和详略安排,使写作思路清晰,行文有序。
任务三:课堂演练,试列提纲
围绕不同话题、不同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写作思路。现在,请你思考教材三个“写作实践”中的话题,结合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该怎么列提纲。分三组各完成一个话题的写作提纲。
展示点拨:
以作文《这天,我回家晚了》为例:
1.看到作文题目,你可能会有很多想法,会联想到很多材料。这时别急于落笔,首先要想清楚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预设:回忆并叙述一次特殊经历,重点在于“回家晚了”这一事件的“前因”与“后果”,以及这一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深刻启示或情感体验。
点拨:
文章需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现成长中的一次小插曲,让读者在故事中感受到情感的波动与思想的成熟。回家晚了的“前因”和“后果”,比较一下,是“前因”给人启示更有价值,还是“后果”更有价值?在比较中选定一个主题,用来统领文章的写作。
“前因”的启示:侧重于事件发生的起因,如勇于探索未知、帮助他人、面对挑战等正面行为导致的回家晚。这样的立意强调个人品质、责任感或勇气的成长。
“后果”的影响:则关注于因回家晚而引发的家庭反应、个人反思或社会认知的变化。它可能涉及责任感的增强、亲情的珍贵,或是对社会规则的重新认识。
两者各有价值,但选择哪个作为文章主题,应基于个人经历中最能触动心灵、最能体现成长的部分。例如,如果“前因”是一次勇敢的助人行为,那么可以强调“善良与勇敢的价值”;如果“后果”是责任感的增强,那么可以聚焦于“事件带来的启示”。
2.确定了主题之后,再据此取舍材料,并大致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并列出提纲。
思路示例:
开头引入:简短而吸引人的开头,可以直接描述回家晚的场景,如夜色已深,街灯昏黄,心中忐忑地走向家的方向,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好奇。
详细叙述“前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事件发生的背景,回家的路上帮助他人(展现当时的心理活动,如决定留下帮助他人时的犹豫与坚定,或是面对挑战时的紧张与兴奋;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增强场景的真实感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感。)(详)
自然过渡至“后果”:自然过渡到回家晚后的情景,可以是家人的焦急等待、责备与理解并存的复杂情绪,也可以是自我反思的过程。(略)
结尾升华:总结全文,强调主题,可以是对未来的展望,也可以是对读者的寄语,如“每一个晚归的夜晚,都是成长的见证”。
提纲示例:
《这天,我回家晚了》
开头:夜色已深,街灯昏黄,心中忐忑地走向家的方向……
“前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事件发生的背景,回家的路上帮助他人(决定留下帮助他人时的犹豫与坚定,面对挑战时的紧张与兴奋)(详)
“后果”:自然过渡到回家晚后的情景,家人焦急等待、责备与理解并存,我也自我反思(略)
结尾:“每一个晚归的夜晚,都是成长的见证”。
以作文《 二三事》为例:
提示:
1.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如何安排先后顺序。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之前考虑的顺序写下来。如果所写的内容有详略之分,也可以在提纲上注明。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结构图的形式。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提纲示例:
《班主任二三事》
1.概述对班主任老师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总写,略写)
2.通过写他教数学的一件事,表现他关心我们学业进步。(略写)
3.他带着我们跑步,关心我们身体健康。(次详写)
4.他为缓解我们压力,给全班同学发巧克力。(详写)
5.文章结尾,抒发对老师的赞美之情。(总结,略写)
以作文《对 的一次访问》为例:
提示:
1.访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望、拜访,要有相对明确的目的和比较集中的主题,并事先了解受访者的情况。
2.访问时,留意受访者的表情、动作,尤其是眼神、手势,体会受访者当时的内心活动。
3.不要只是记录谈话内容,要写清楚时间、地点、经过,并融入你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是访问之前的心理期待或心理准备,也可以是访问过程中的体验,还可以是访问之后对受访者的认识及采访的感想。
提纲示例:
对普通劳动者的一次访问 由古诗词引出开头
“我”因为学习问题而抱怨,父亲陪“我”散步
途中采访了“普通劳动者”清洁工老爷爷和卖菇娘儿的阿姨 采访问题: “您这个年龄,照理应该在家里享福,每天跳个广场舞什么的,可您为什么还要出来做环卫工呢?” “您遇到过哪些比较大的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您卖一天菇娘儿赚得应该不多吧。那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呢?”
“我”从采访中深受感动
联想到同为普通劳动者的父亲,“我”的内心感到愧疚
任务四:完成习作,评选征文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白求恩、锺太夫人、陈毅、诸葛亮都给出了他们的回答。同学们,你的理想人生是什么?希望你通过本次“人生之舟——我的理想人生”国庆主题征文活动给出回答。当然,我们不必一本正经诉说自己的理想,我们也可以仿照本单元的写法,写自己写他人,写人写事,写诗歌,写书信……来反映自己的理想人生。
活动1:完成习作,抒写志向
不管是写《 二三事》,还是写《这天,我回家晚了》,或是写《对 的一次访问》,我们最终都落到了写人写事上面。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没有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报效祖国,只能“写小事,树远志”,通过小事反映我们的大志向。
请结合你列的写作提纲,完成“人生之舟——我的理想人生”国庆主题征文的写作。
示例:
对历史老师的一次访问
“什么是历史?历史之魅力何在?"带着这个疑问,我要进行一次采访,采访对象就是我的历史老师。一头乌黑的短发,看起来很年轻。
此刻的窗外,阳光明媚地照耀着一棵棵大树。
来到办公室门口,发现张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看书。乌黑的短发顺在耳后,有几绺垂在眼前。我鼓起勇气,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我的疑惑。张老师听后微微一笑,脸上浮现出自信的微笑,开始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
“历史的魅力,我认为,在于我们能通过历史,回眸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场景:像战国的刀光剑影,西汉的鼓角争鸣,隋唐的盛世雄风,两宋的经济繁荣……”
“那么,什么是历史呢?”我被张老师的精彩回答深深吸引了,心里对她充满了崇拜。
“历史就是,人世的险恶,朝廷的不公,是李白心中挥之不去的忧愁。他不得不借酒消愁,邀月共饮,换‘诗仙’美名。可谁又能理解他豪迈诗句背后隐藏的多愁善感?谁又能看透他壮志难酬的悲愤?”
原来这就是历史,看来历史既是辉煌的又是沉重的……
“张老师,那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段百年的屈辱,这段历史,对此,您有什么感想?”可能这个问题有些唐突和尖锐。过了一会儿,老师才用缓慢的语调说:“落后就要挨打,当清政府腐败无能时,签下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时,就要挨打!”
“张老师……谢谢您的精彩讲述……”
回到教室,望着窗外挺拔的柳树,耳畔回响着张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心中充满了对张老师的无限崇敬。
通过这次访问,我才初步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原来如此厚重,对于我们这些后人来说,这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 老师,博学而无私;历史,灿烂而辉煌。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国耻更应该永远牢记。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取决于今天站在这里的每一位同学。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将自己的生命牢牢地与祖国命运相连,拒绝享受和慵懒,告别颓废与荒唐;要牢记自身的使命,振奋民族精神,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像大树一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活动2:制定量表,评选征文
小组合作,讨论制定写作评价量表,评选征文。
提示: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考虑。
示例:
国庆主题征文评价量表
具体维度 标准 分值 评分
内容 (20分) 内容充实 细节丰富,描写细腻,能够完整地叙事。 4
立意深刻 以小见大(家国情怀、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有号召力。 4
中心突出 重点突出,所选材料能够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4
选材真实 ①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选择真实具体的素材;②材料角度新颖,如反向立意,选材结合时事热点。 4
感情真挚 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而独特的感悟,能引起读者共鸣。 4
结构 (15分) 条理清晰 有表现写作顺序的词句,如时间词、地点词、逻辑词等。 4
结构严谨 分段合理,前后段落衔接紧密。 4
详略得当 详写的部分正是突出中心的部分。 4
构思巧妙 书信体、对话体、镜头组合、小标题等。 3
语言 (15分) 准确流畅 ①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表达得体;②语句逻辑流畅,无明显语病。 4
富有文采 词汇丰富,能结合具体语境,正确使用成语、化用诗句等。 4
有表现力 ①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②表现手法多样,如善用修辞等。 4
无错别字 正确、美观地书写,字体美观,标点规范,卷面整洁。 3
三、梳理总结
习作“思路清晰”的要点:
(1)明确中心,整体构思;
(2)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3)形成框架,列好提纲。
编写作文提纲的主要形式:
文字式;
表格式;
间架式。
四、布置作业
制作班级“人生之舟——我的理想人生”国庆主题征文集。
要求:
1.根据修改建议修改作文,并打印出来;
2.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
3.为作品集,制作精美的扉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