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两校开学联考(七)生物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
A. 用肉眼查看墙角里的小蜘蛛
B. 查看介绍蜘蛛的知识
C. 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 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
2. 观察可借助合适的工具,下列工具中最适合观察蚂蚁形态结构特点的是(  )
A. 显微镜 B. 录音机 C. 放大镜 D. 望远镜
3. 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相符的是(  )
A. 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人出汗—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 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 南北朝沈约的《有所思》中“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描写的是昆明池的春水应已涨满,葡萄也该开花了的场景。这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在问天实验舱内结出的水稻种子在地面上种植时仍能发育成水稻,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C.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 春天,小林去汾河公园踏青,公园里水草丰美、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树上的鸟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岸边的垂柳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 红杏枝头春意闹——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盛开的玉兰花,有白色,也有粉色——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7.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 珊瑚虫、月季、机器人 B. 珊瑚、海豚、斑马 C.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 D. 病毒、水杉、蚂蚁
8. 可以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标准是(  )
A. 是否耗能 B. 能否运动 C. 能否说话 D. 能否生殖
9. 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0.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下列诗词能体现这一生物特征的是(  )
A.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 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2. 小华家室内种植了一些花卉,他爸爸每隔一周会将花盆水平方向旋转1/4周,从而保证花卉直立生长,原因是(  )
A. 植物生活需要营养 B. 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植物能够进行呼吸 D. 植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3. 新生大熊猫的平均体重大约为120克,而成年大熊猫的体重通常在100千克左右,这体现出(  )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14. 鲸在浮出水面时向空中喷出雾状水柱,这是鲸( )
A. 受到剧烈刺激时的反应
B. 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C. 呼气时产生的现象
D. 对海潮来临反应
15. 每年春天有大批鸟儿来到汾河湿地,下列观察鸟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使用望远镜观察 B. 穿着鲜艳抢眼的服装观察
C. 拍摄时可使用闪光灯 D. 发现鸟类时可大声召唤同伴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16小题12分,17小题8分,18小题15分,共35分)
16. 生物的特征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青青的禾苗、嬉戏的游鱼、远去的秋雁、追逐的蝴蝶等。这些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以下的诗词或谚语分别揭示了哪些生物的共同特征?请分析回答: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出的是______。
(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出的是______。
(3)“鸟为食亡”体现出的是____________。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出的是____________。
(5)“轻点盆花含羞草,叶面收拢真奇妙”体现出的是______。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现出的是______。
17. 含羞草对照实验
小麦选择了两盆大小、生长状况等基本相同的含羞草做了如下探究,请分析回答: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与含羞草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含羞草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2)若将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的叶会合拢。可见含羞草______。
(3)以上这种研究生物的方法属于______(填“观察”“实验”或“调查”)法。
18. 环境中的生物
材料一:埋在潮湿泥土里的种子,慢慢探出一个小绿芽,冲破了泥土的禁锢,之后这个小芽慢慢地变大,原本闭合的叶也开始张开,小绿芽慢吞吞地左右摇摆,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直到最后变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材料二: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生活着一种会放电的鸡,它的体内带有30~60伏特的电,当受到攻击时,它便会冲过去朝对方猛啄一口,从口中放出电流,将对方击倒。
材料三:大多数花儿和帮助它们繁殖的传粉者间都保持着互帮互助的关系。例如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常会在吮吸花蜜的同时为花儿传粉。此后,授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
材料四:家蚕曾随我国航天员登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这里,蚕宝宝顺利地吐丝结茧,给科学家带来了不少惊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植物能够______的特征。小绿芽扎根于潮湿的土壤里,是因为它要从中获得______,维持生存。小绿芽扎根于松软的土壤后会变大、伸直得更快;它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植物能______的特征。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枯叶,体现了生物______的特征。
(2)材料二中,放电鸡当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电流击倒对方,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的特征。放电鸡的后代还是鸡,但不一定会放电,说明了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
(3)材料三中,受粉后的花朵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______的特征。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吮吸花蜜,为自身提供了______。
(4)材料四中,蚕宝宝能吐丝结茧,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的基本特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两校开学联考(七)生物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
A. 用肉眼查看墙角里的小蜘蛛
B. 查看介绍蜘蛛的知识
C. 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 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
【答案】A
2. 观察可借助合适的工具,下列工具中最适合观察蚂蚁形态结构特点的是(  )
A. 显微镜 B. 录音机 C. 放大镜 D. 望远镜
【答案】C
3. 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相符的是(  )
A. 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人出汗—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 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B
4. 南北朝沈约的《有所思》中“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描写的是昆明池的春水应已涨满,葡萄也该开花了的场景。这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C
5. 在问天实验舱内结出的水稻种子在地面上种植时仍能发育成水稻,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C.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B
6. 春天,小林去汾河公园踏青,公园里水草丰美、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树上的鸟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岸边的垂柳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 红杏枝头春意闹——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盛开的玉兰花,有白色,也有粉色——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答案】A
7.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 珊瑚虫、月季、机器人 B. 珊瑚、海豚、斑马 C.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 D. 病毒、水杉、蚂蚁
【答案】D
8. 可以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标准是(  )
A. 是否耗能 B. 能否运动 C. 能否说话 D. 能否生殖
【答案】D
9. 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C
10.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D
1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下列诗词能体现这一生物特征的是(  )
A.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 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答案】C
12. 小华家室内种植了一些花卉,他爸爸每隔一周会将花盆水平方向旋转1/4周,从而保证花卉直立生长,原因是(  )
A. 植物生活需要营养 B. 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植物能够进行呼吸 D. 植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B
13. 新生大熊猫的平均体重大约为120克,而成年大熊猫的体重通常在100千克左右,这体现出(  )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答案】C
14. 鲸在浮出水面时向空中喷出雾状水柱,这是鲸( )
A. 受到剧烈刺激时的反应
B. 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C. 呼气时产生的现象
D. 对海潮来临反应
【答案】C
15. 每年春天有大批鸟儿来到汾河湿地,下列观察鸟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使用望远镜观察 B. 穿着鲜艳抢眼的服装观察
C. 拍摄时可使用闪光灯 D. 发现鸟类时可大声召唤同伴
【答案】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16小题12分,17小题8分,18小题15分,共35分)
16. 生物的特征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青青的禾苗、嬉戏的游鱼、远去的秋雁、追逐的蝴蝶等。这些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以下的诗词或谚语分别揭示了哪些生物的共同特征?请分析回答: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出的是______。
(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出的是______。
(3)“鸟为食亡”体现出的是____________。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出的是____________。
(5)“轻点盆花含羞草,叶面收拢真奇妙”体现出的是______。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现出的是______。
【答案】(1)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2)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3)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4)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7. 含羞草对照实验
小麦选择了两盆大小、生长状况等基本相同的含羞草做了如下探究,请分析回答: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与含羞草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含羞草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2)若将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的叶会合拢。可见含羞草______。
(3)以上这种研究生物的方法属于______(填“观察”“实验”或“调查”)法。
【答案】(1)不能 (2)对振动的音叉轻轻碰触会发生反应(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实验
18. 环境中的生物
材料一:埋在潮湿泥土里的种子,慢慢探出一个小绿芽,冲破了泥土的禁锢,之后这个小芽慢慢地变大,原本闭合的叶也开始张开,小绿芽慢吞吞地左右摇摆,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直到最后变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材料二: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生活着一种会放电的鸡,它的体内带有30~60伏特的电,当受到攻击时,它便会冲过去朝对方猛啄一口,从口中放出电流,将对方击倒。
材料三:大多数花儿和帮助它们繁殖的传粉者间都保持着互帮互助的关系。例如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常会在吮吸花蜜的同时为花儿传粉。此后,授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
材料四:家蚕曾随我国航天员登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这里,蚕宝宝顺利地吐丝结茧,给科学家带来了不少惊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植物能够______的特征。小绿芽扎根于潮湿的土壤里,是因为它要从中获得______,维持生存。小绿芽扎根于松软的土壤后会变大、伸直得更快;它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植物能______的特征。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枯叶,体现了生物______的特征。
(2)材料二中,放电鸡当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电流击倒对方,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的特征。放电鸡的后代还是鸡,但不一定会放电,说明了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
(3)材料三中,受粉后的花朵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______的特征。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吮吸花蜜,为自身提供了______。
(4)材料四中,蚕宝宝能吐丝结茧,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的基本特征。
【答案】(1) ①. 生长和发育 ②. 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 ③. 生长、发育;进行呼吸 ④. 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 ①.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②. 遗传和变异
(3) ①. 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②. 营养##营养物质 (4)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