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
B.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
C.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D. 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0Pa
2.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雪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
B. 击球时用力握住网球拍
C. 浴室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
D. 给机械表保养时上润滑油
3.下列关于轮滑运动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轮滑要向前运动必须要受到向前的力
B. 只有不断蹬轮滑才能继续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轮滑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D.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员所受重力和轮滑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羊角锤 B. 瓶盖起子
C. 天平 D. 镊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6.5月21日,赛季CBA总决赛经过6场的激烈较量,浙江广厦以4:2的总比分战胜北京北汽队夺得队史首个总冠军。如图是球员投篮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投篮时,只有手对球有作用力,球对手没有作用力
B. 离开手后的篮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 篮球碰到对方的手改变了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篮球速度变大,其惯性就一定变大
7.2023年5月28日12时31分,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下列关于C919飞机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外形做成流线型,且表面平滑,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B. 飞机加速起飞过程,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飞机在空中转弯时,受平衡力作用
D. 飞机在上升过程中,舱外的大气压会变大
8.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装箱量的集装箱船,满载时高度达22层楼,如图所示该船正在离开长江前往大海试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江面上,船满载前后船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变
B. 从长江驶入大海时,船受到的浮力变大
C. 从长江驶入大海时,船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D. 在海面上,船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
9.运用图中器材进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 在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C. 乙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互相平衡
D. 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实验合理的顺序应为丁、甲、乙、丙
10.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160N的重物,两个滑轮的重力均为20N,小婷拉动绳子5s将重物提升1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由端拉力F为80N
B.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D. 拉力的功率是36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1.若正在转弯的高铁列车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做______运动。当高铁减速进站时其动能大小将______。
12.物理学中,常用新的物理量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引入______;要比较做功的______,需要引入功率。
13.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房屋上方的空气流速变______压强变______。
14.救生员营救冰面被困人员时,通常匍匐前进,这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人对冰面的压强;匍匐前进时救生员对冰面的压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立前进时救生员对冰面的压力。
15.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为5N的球后,球又落回原处,设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所受空气的阻力大小均为1N,则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为______ N,到达最高点时球受到______作用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6.如图所示,装修时,工人取两端开口的透明塑料软管灌满水。将它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利用静止的水面A、B记下两个等高标记。这根软管相当于一个______;若 A处距离水平地面,则地面上水管的C处受到水的压强约为______ Pa。水的密度,g取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7.如图所示,重为2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的绕法。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9.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时的示意图,O为支点,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在图中画出力的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0.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______端将下沉。
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
21.趣味物理社团的同学们想探究浮力与哪些影响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③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的重力为______ N,在实验步骤C中金属块所受浮力是______ N;
由______三幅图选填“A”到“E”可验证猜想①;
由A、C、D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当物块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块所受浮力大小均与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由A、D、E三个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2.如图所示,汽车在行驶途中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车身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路面上留下轮胎滑过的痕迹,轮胎温度急剧升高。请根据以上情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的原因;
刹车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3.“外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某骑手接到一个订单,在送货的某一路段中,电瓶车以额定功率沿直线匀速行驶了300米,用时1分钟。求:
该电瓶车在这个匀速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W;
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水平牵引力F。
车辆类型 电瓶车
整车质量千克 40
额定功率瓦 400
24.解放军在一次夺岛演习中,出动了05型履带式水陆两栖突击车。该车总质量为,同时,该车装配有输出功率为的发动机,机动性能卓越取。
该车在平面沙滩上行进时,两条履带与沙滩的总接触面积为,求该车对沙滩的压强。
该车在水面漂浮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取
该车在水上最快的速度可达,若该车以的速度在水面上匀速行进时,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全部用于做机械功,则发动机做了多少功?求该车在水面上匀速行进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所受的重力,故A正确;
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30g左右,物理教科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即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故B错误;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故C错误;
D.中学生的体重约为,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左右,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D
【解析】解:
A、雪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击球时用力握住网球拍,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浴室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给机械表保养时上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
3.【答案】C
【解析】解:当人停止蹬地后,轮滑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此时没有受到向前的力,故A错误;
B.停止蹬地后,因为滑板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会慢慢停下来;需要不断蹬地滑板车才能继续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轮滑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轮滑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员所受重力和轮滑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轮滑的运动情况判定其受力情况;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通过轮滑运动考查蕴含的物理知识,重点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一道好题。
4.【答案】D
【解析】解:AB、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就是省力杠杆,所以AB答案为省力杠杆,故AB不正确;C、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就是等臂杠杆,故C不正确;D、当动力大于阻力就是费力杠杆,故D正确;故答案选:D。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就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就是等臂杠杆。
对杠杆能准确进行分类,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5.【答案】A
【解析】解: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拉力做了功,该选项说法正确;
B、提着水桶水平前进时,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手的拉力沿竖直方向,所以拉力不做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抛出去的铅球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推力已消失,故推力没有做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推力没有做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6.【答案】C
【解析】解:A、因为物体间力的是相互的,所以投篮时,手对球有作用力,球对手也有作用力,故A错误;
B、离开手后的篮球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故B错误;
C、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篮球碰到对方的手改变了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物体间力的是相互的;
对离开手后的篮球进行受力分析;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惯性的影响因素,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7.【答案】A
【解析】解:A、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且表面平滑,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故A正确;
B、飞机加速起飞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势能、机械能都增大,故B错误;
C、受平衡力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由题意可知,飞机在空中转弯时,故受力是非平衡力,故C错误;
D、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飞机在上升过程中,高度变高,则舱外大气压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重力势能与高度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动能合称机械能。
物体受平衡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本题利用C919大型客机为载体,考查了飞机的升力、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关系、机械能等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8.【答案】D
【解析】解:船在江面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但船满载后相比满载前,重力变大,浮力也变大;因江水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身在满载后,相比满载前要下沉一些;船身下沉一些,船底深度h变大,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船满载后,船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A错误;
从长江驶入大海时,船处于漂浮状态,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
驶入大海过程中,船自身重力不变,受到浮力也不变,故B错误;
从长江驶入大海时,船处于漂浮状态,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应等于自身重力,故C错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在海面上,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当时,物体上浮; ②当时,物体漂浮或悬浮;③当时,物体下沉或沉底;
轮船在水上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
从长江驶入大海时航母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也不变;
江水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小;
已知浮力、液体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分析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深度h变化;
已知深度h变化,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可分析出船底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解题关键是熟记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利用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问题。
9.【答案】D
【解析】解:A、甲、乙两步,物体放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浸入水中的物体受浮力,不能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故A错误;
B、据称量法。故B错误;
C、乙图中圆柱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因为重力和浮力不相等,不能互相平衡。故C错误;
D、若按图中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实验时,先测量水和桶的总重力,再测量空桶的重力,由于空桶中有残留的水使得空桶的重力偏大,会导致排开水的重力偏小,应该先测量物体或空桶的重力,再将圆柱体放入水中,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桶和水的总重力,即按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故D正确。
故选:D。
找出两图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得出结论;
由甲图可得物体受到的重力;由乙图可得物体浸没水中受到的拉力,两者之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对乙图的圆柱体受力分析,得出结论;
要先测合金块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把金属块没入水中,测出合金块受到的浮力,最后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重力。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能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中的D,关于实验顺序要注意:要先测圆柱体的重力,再测圆柱体的浮力,最后再测排出水的重力。
10.【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故A错误;
B、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B错误;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C错误;
D、拉力做功的功率:,故D正确。
故选:D。
由图可知,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求自由端拉力F;
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利用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
11.【答案】匀速直线 减小
12.【答案】压强 快慢
【解析】解: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物理学中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引入了压强这个物理量即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做功快慢由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物理学中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引入了功率这个物理量,即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故答案为:压强;快慢。
压强是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压强和功率物理意义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13.【答案】大 小
【解析】解: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房屋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
故答案为:大;小。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上下压强差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这个力叫做升力。
该题结合古诗词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14.【答案】减小 等于
【解析】解:救生员营救冰面被困人员时,通常匍匐前进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匍匐前进时救生员对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救生员的重力,重力不变,压力不变。
故答案为:减小;等于。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在水平面上自由静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此题主要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5.【答案】6 非平衡力
【解析】解: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阻力,小球受到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则。
到达最高点时,瞬间静止,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6;非平衡力。
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时,处于平衡状态。
本题考查了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物体平衡状态的判定,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连通器 7000
【解析】解:由于塑料软管中装有水,两管子两端开口,并且相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征;
地面上水管的C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故答案为:连通器;7000。
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并且静止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根据求出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连通器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17.【答案】解: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解析】小球在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于小球漂浮,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画力的示意图时要考虑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
18.【答案】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应从定滑轮开始绕线,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解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通过比较提升物体绳子条数的多少确定最省力的绕法。
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省力程度也不同,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
19.【答案】解:已知支点O,从支点向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的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力臂的画法,确定支点,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
20.【答案】平衡 左 2 左 变大
【解析】解: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是平衡状态;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杠杆右端下沉,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设杠杆上每一格长为L,每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解得,,所以,应挂2个钩码;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弹簧测力计在B处竖直向下拉时,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杠杆垂直,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弹簧测力计在逐渐旋转过程中,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平衡;左;;左;变大。
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是平衡状态;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
根据操作中引起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题。
本题重点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调平和操作,要求平时做实验时多加注意,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正确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关键。
21.【答案】12;3; ABC; 无关;控制变量法; 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解析】由A知,物体的重力为12 N,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在实验步骤C中金属块所受浮力是
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结合称重法测浮力,由 ABC三幅图可验证猜想①;
、D图中,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测力计示数相同,由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相同,由A、C、D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当物块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块所受浮力大小均与深度无关,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E图中,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水的密度大,测力计示数小,由称重法可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由A、D、E三个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故答案为:;3;;无关;控制变量法;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由A得出物体的重力为12 N,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得出在步骤C中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
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结合称重法测浮力分析;
、D图中,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测力计示数相同,由称重法测浮力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由A、C、D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
、E图中,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水的密度大,测力计示数小,由称重法测浮力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
本题探究浮力与哪些影响因素有关,考查称重法测浮力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2.【答案】答:车行驶时,司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司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司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司机会向前倾倒。
刹车时,变车轮的滚动为滑动,增大了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解析】【分析】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就是惯性。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本题通过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增大摩擦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解答】
答:车行驶时,司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司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司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司机会向前倾倒。
刹车时,变车轮的滚动为滑动,增大了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23.【答案】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速度为;
该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24000J;
该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80N
【解析】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速度为:;
该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该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
答: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速度为;
该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24000J;
该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80N。
根据计算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速度;
根据得到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根据得到该电瓶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水平牵引力。
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需要记住功和功率的公式。
24.【答案】解:该车对沙滩的压力为,
该车对沙滩的压强为;
该车在水面漂浮时,所受浮力为,
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所用时间为,
发动机做的功为;
匀速行进时受到的阻力为。
答:车对沙滩的压强;
排开水的体积是;
发动机做了的功;车在水面上匀速行进时受到的阻力。
【解析】在水面上,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根据求压强;
漂浮时,,根据求排开水的体积;
根据求牵引力做功;匀速行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根据求阻力。
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功、功率的计算,属于综合题,难度不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