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螺旋藻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的原核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螺旋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螺旋藻的基因表达时,转录和翻译几乎同时进行
C.螺旋藻细胞中的DNA双链上各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螺旋藻细胞中DNA和RNA的区别只在于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2.“辟谷”是道家学者崇尚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是指一段时间内不摄取谷类食物,仅以水、果汁等为食,以增强身体健康或达到减脂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辟谷”期间,细胞自噬活动会加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细胞自噬会加强
B.细胞自噬的降解产物将全部排出细胞
C.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
D.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引起细胞死亡
3.图①~④为某动物(2n=40)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部分显微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④为一个精原细胞连续分裂获得的照片
B.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C.图④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图③细胞中的相等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③时期
4.如图是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显示果蝇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图中字母表示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为果蝇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但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B.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均有2个黄色和2个红色荧光
C.减数分裂Ⅰ后期,每一极均有2个黄色和2个红色荧光
D.减数分裂Ⅱ后期,每一极均有1个黄色和1个红色荧光
5.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患者结婚,产生子代的情况如下图如示,对该遗传图解的错误评价是( )
A.漏写亲本的表现型 B.漏写杂交符号“×”
C.精子的类型只写一个a即可 D.漏写雌雄配子的比例
6.某动物的皮毛有长毛、短毛、无毛三种,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的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b1、b2、b3控制。且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b1、b2纯合时存在胚胎致死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群体中由复等位基因b1、b2、b3组成的基因型有5种
B.长毛个体与短毛个体交配,后代出现短毛个体的概率可能为1/4
C.若后代出现无毛个体,则双亲中肯定有一方表现为无毛
D.基因b1、b2、b3的碱基对序列不同,但蕴藏的遗传信息相同
7.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瓣颜色的遗传机制如图所示,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合成开紫花,均不合成开白花。已知D和d基因不位于A、a和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花色遗传中涉及到3种色素和2种酶
B.3对等位基因既独立遗传又相互影响
C.只有纯合植株自交后代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紫色植株基因型种类有4种
8.竹鼠的毛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尾的长短由等位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以灰毛短尾竹鼠、棕毛长尾竹鼠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亲本中表型和性别相同的竹鼠基因型也相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子代数量足够多,不考虑Ⅹ和Y染色体的同源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 子代
杂交1 灰毛短尾雌鼠×棕毛长尾雄鼠 灰毛短尾雌鼠:灰毛短尾雄鼠=1:1
杂交2 灰毛短尾雄鼠×棕毛长尾雌鼠 灰毛短尾雌鼠:棕毛短尾雄鼠=1:1
A.竹鼠的毛色中,显性性状是灰色
B.毛色和尾巴长短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毛色
C.杂交1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
D.杂交2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Y、bbXaXa
9.果蝇和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以及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鸡的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物种 性别决定类型 相对性状及基因所在位置
果蝇 XY型:XX(♀),XY(♂) 红眼(R),白眼(r),X染色体上
鸡 ZW型:ZZ(♂),ZW(♀) 芦花(B),非芦花(b),Z染色体上
A.♀白眼果蝇×♂红眼果蝇的子代,可根据眼睛颜色判断果蝇性别
B.♀芦花鸡×♂芦花鸡的子代,若出现非芦花鸡,则其性别一定为雌性
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的子代,雌雄群体中的表型比例不相同
D.♀非芦花鸡×♂芦花鸡的子代,雌雄可能都有芦花鸡
10.DNA复制过程中,尚未解开螺旋的亲代双链DNA同新合成的两条子代双链DNA的交界处,称为复制叉。复制过程中复制叉不断沿着亲代DNA链移动。下图为细胞中DNA复制模式图,其中DNA单链结合蛋白可与解旋的单链区结合,防止新形成的单链DNA重新配对形成双链DN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酶①为解旋酶,其移动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
B.酶②为DNA聚合酶,作用对象是两个游离的核苷酸
C.合成的DNA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端向3'端延伸
D.去除DNA单链结合蛋白不利于DNA复制的快速进行
11.我国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有两种蛋白质可以形成含铁的杆状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家鸽的视网膜细胞中共同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鸽的所有体细胞都含有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
B.这两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都有mRNA、tRNA、rRNA的参与
C.本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一对一地控制生物性状
D.可运用减法原理设计实验,分别验证这两个基因对家鸽行为的影响
12.科学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的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时可产生A和B两个细胞。其中,A细胞历经3次分裂后产生的C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后形成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类型的细胞。由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50h可完成,共产生1090个细胞,成体有959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秀丽隐杆线虫的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B.秀丽隐杆线虫的正常细胞在死亡之前,细胞核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将增大
C.秀丽隐杆线虫的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一些细胞会在固定时间和固定位置死亡
D.秀丽隐杆线虫的受精卵第一次卵裂产生的A、B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13.许多基因的前端有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富含CG重复序列)决定着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甲基化修饰不能遗传给后代
B.甲基化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C.富含CG重复序列的DNA,稳定性更强
D.基因的甲基化现象属于表观遗传
14.生物学的探索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选项中关于生物学探索过程中使用的科学方法相关内容中,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用“概念模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
B.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二、多选题
15.下图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段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段,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所特有的基因。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叶形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阔叶)对a(控制窄叶)为完全显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a基因位于Ⅰ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
B.让纯合阔叶雄株与窄叶雌株杂交,一次就能确定A、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C.若一株阔叶雄株与窄叶雌株杂交,子代阔叶雄株:窄叶雌株=1:1,则A、a基因位于Ⅰ区域
D.若一株阔叶雄株与窄叶雌株杂交,子代阔叶雌株:窄叶雄株=1:1,则A、a基因位于Ⅱ区域
三、解答题
16.如图1表示兔子(2n=44)的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图2表示某雌兔体内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时期对应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
(2)图1中GH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OP段核DNA数目的比值为 。图2中的乙细胞对应图1中的 段,丁细胞对应图1中的 段。
(3)若IJ段的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则原因可能是四分体中的 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4)兔毛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假设在一个繁殖期间,某杂合雄兔精巢中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共有10个黑色基因。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 个带白色基因的精子。
17.如图1、图2表示某动物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高等动物细胞内,图1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有 。
(2)在完善的中心法则中,图1和图2未呈现的过程有 。
(3)图2中,b的移动方向为 (填“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
(4)图2中,c的 (填“3′端”或“5′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其运载的氨基酸是 。(注:密码子CGU--精氨酸、密码子GCA-丙氨酸)
18.正常水稻是两性花,其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E/e控制,E对e完全显性,F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让水稻甲(雄性不育)与水稻乙(可育)杂交,杂交后代F1全部可育,让F1单株自交得F2,F2表现为可育:雄性不育=13:3。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可知雄性不育对雄性可育为 (显性/隐性)。
(2)水稻甲在杂交实验时作 (母本/父本),其基因型是 。
(3)F2的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不育植株的基因型是 。
(4)现有一些可育水稻种子(基因型相同)其自交后代会出现雄性不育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确定这批可育水稻种子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 。
19.下图是某家族关于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5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常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D和d表示,性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相关基因用H和h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遗传方式为 。
(2)Ⅲ—3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3)Ⅱ—5和Ⅱ—6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乙病的概率为 。
(4)某女性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也不患甲病,但其父亲患甲病,该女性与Ⅲ—4结婚,两人生育的男孩和女孩患病的概率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两人生育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为 。
(5)为了尽量减少后代再患甲病的风险,响应国家优生优育的号召,Ⅱ—5和Ⅱ—6在孕前做了遗传咨询,医生给他们的建议是最好生女孩,医生这样建议的依据是 。
四、实验题
20.继格里菲思和艾弗里之后,1952年遗传学家赫尔希和他的助手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合遗传物质发现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转化的物质”的结论。请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分析,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 。
(2)1952年,美国遗传学家赫尔希和他的助手蔡斯以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 技术,分别获得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用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分别追踪在侵染过程中 的位置变化,为艾弗里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该实验不选用15N对噬菌体进行标记的原因是 (答出1点)。
(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进而提出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的假说。若假说成立,则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三代,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5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A D B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D BCD
16.(1)有丝分裂
(2) 1:2 IJ CD和MN
(3)非姐妹染色单体
(4)10/十
17.(1)细胞核
(2)DNA复制、RNA复制、逆转录
(3)自左向右
(4) 3′端 丙氨酸
18.(1)隐性
(2) 母本 EEff
(3) 7 EEff、Eeff
(4)让这批水稻自交,统计子代育性及比例(或者让这批水稻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统计子代育性及比例)
19.(1)伴X隐性遗传
(2)1/3
(3)1/8
(4) 相等 1/4
(5)Ⅱ—5和Ⅱ—6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分别为XHY和XhXh,所生的男孩均患病,所生的女孩均正常(合理即可)
20.(1)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除去一种物质,观察在没有该物质的情况下,R型细菌是否发生转化(合理即可)
(2)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NA和蛋白质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中都含有N元素,无法将二者区分开(15N无放射性,不利于实验结果的观察)
(3)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