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注:螺蚌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读材料,完成1~2 题。
1. 据文推测,该地(  )
A. 地形平坦 B. 极度干旱 C. 人口众多 D. 古为水域
2. 造成文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 B. 人类活动 C. 海平面上升 D. 大陆漂移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 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完成3~4题。
3. 漫画反映的是(  )
A. 盖天说 B. 大陆漂移说 C. 浑天说 D. 日心说
4. 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5. 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根据大陆漂移说,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东经121.74°)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板块示意图,完成6~8题。
6. 全球主要划分为(  )
A. 五大板块 B. 六大板块 C. 七大板块 D. 八大板块
7. 台湾省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8.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正确的做法是(  )
乘坐电梯 B. 选择有承重墙的墙角 C. 待在床上 D. 高楼跳楼逃生
2023年10月,我国成功实施“巅峰使命”卓奥友峰科考,科考人员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图示意部分板块分布。读图,完成9~11题。
9. 卓奥友峰地处(  )
A.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0. 在卓奥友峰发现了鲨鱼化石,说明(  )
A. 卓奥友峰曾经是一片海洋 B. 由于火山喷发使地壳抬升,留下化石
C. 这里岩层很稳定,不会发生变化了 D. 人类活动使这里留下鲨鱼化石
11. 2.2亿年前此地的海洋生物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 B. 地壳运动
C. 填海造陆 D. 火山喷发
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大部分陆地是连在一起的,称之为“泛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泛大陆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读图,完成12~14题。
12. 魏格纳为证明大陆漂移说,搜集了大量证据,图中能够证明其假说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 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  )
A. 海平面上升 B. 海底地震
C. 板块张裂 D. 板块碰撞挤压
14. 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图为海洋变为陆地的结构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
A. ①—海平面上升 B. ②—地壳运动
C. ③—自然原因 D. ④—填海造陆
2023年,全球数十座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也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矿产等。图为板块分布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多火山、地震,其所处的火山地震带是(  )
16.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  )
A. 板块交界的地带 B. 大洲中心
C. 板块内部 D. 大洋中心地带
17. 火山喷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  )
A. 有害无利 B. 有利无害
C. 有害有利 D. 没有影响
18.下列事实可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  )
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杭州湾两岸架起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③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④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来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9.观察下图,天津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平原,它是几千年来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贝壳堤说明了天津的 (  )
A.聚落变化  B.海陆变迁 C.人口迁移  D.水土流失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20—21题。

20、漫画反映的是 (  )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21.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
22.下面三幅图表示地球演变过程中海陆分布的变化情况,根据大陆漂移说,由早到
晚的排列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3.通过下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你认为地中海的面积会 (  )

A.变大  B.缩小  C.不变  D.不可预测
24.两个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带,常形成 (  )
①裂谷  ②山脉  ③火山  ④海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二、非选择题
26、学习“海陆的变迁”一课时,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图为实验过程图。请你参与其中,回答问题。
实验过程:
实验一:如图一所示,用手挤压书本。
实验二:如图二所示,利用铝箔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制作模型,模拟板块运动。
实验过程:
实验一:如图一所示,用手挤压书本。
实验二:如图二所示,利用铝箔盒、海绵、蜡烛、水等
材料制作模型,模拟板块运动。
(1)实验一,用手按图一所示箭头方向挤压书本,书本发生的变化是 (隆起变形/断裂),模拟了板块 (张裂/碰撞挤压)运动。
(2)实验二,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加热区,铝箔盒中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将分别向左右两侧运动,模拟了板块的 (张裂/碰撞挤压)运动。
实验结论:
(3)实验二模拟的板块运动带来的现象有 。(多选)
A. 山脉的形成、增高
B. 海洋面积变大
C. 形成新的裂谷
D. 海洋面积变小
拓展应用:位于墨西哥城东南约72千米处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海拔超过5 400米,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2023年5月底,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高度活跃,多次喷出气体和火山灰。图为世界主要活火山分布图和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景象图。
(4)用板块知识解释“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2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质学家认为,21世纪以来,全球的地壳活动进入活跃期,尤其是近些年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2000—2010年间,印度尼西亚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多达12次。当年5月,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昔日繁华的城镇瞬间满目疮痍,更为严重的是地震中许多名胜古迹遭到严重破坏,留下永久的遗憾。
材料二 六大板块分布图。
(1)请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尼泊尔地处A板块和E板块交界处。如图上箭头所示,这两个板块在这里做  (填“碰撞”或“张裂”)运动,导致这里的地面不断    (填“升高”或“降低”),从而形成巨大山脉,这条山脉的名字是    山脉。
(3)尼泊尔地处         地带。
(4)板块B的周围环绕着      地带。
28、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序号   代表的山脉。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 洋。荷兰濒临图中B   洋。
(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   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   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   洲。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某一地质时期以前是   (“海洋”或“陆地”);
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某一地质时期以前是   (“海洋”或“陆地”)。
(4)材料一、二共同说明,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材料三说明    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全球大致划分为A     ,B     ,C非洲板块,D     ,E美洲板
块,F     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板块是     (填字母)。
(2)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易发生火山和   。喜马
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的面积不断   ,红海的面积不断   。(缩小或扩大)
(4)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中,不正确
的是   。
A.在教室,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地
撤离教学楼
B.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C.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墙脚、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柔软物体保护头部
答案
1-5DABDB 6-10BABCA 11-15BACBC 16-20ACDBB 21-25DBBDA
26.(1)隆起变形 碰撞挤压 (2)张裂 (3)BC (4)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位于环太平洋地带,地壳活跃,活动频繁。
27.(1)亚欧 太平洋 美洲 非洲 印度洋 南极洲
(2)碰撞 升高 喜马拉雅
(3)地中海—喜马拉雅
(4)环太平洋
28.(1)① 太平 大西
(2)亚欧(南亚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或印巴次大陆) 印度洋 亚
(3)海洋 陆地
(4)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29、(1)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B
(2)活跃 地震 印度洋
(3)缩小 扩大
(4)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