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九江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 163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从实验中发现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它的质量跟质子差不多,这种粒子叫做______。
2. 学校物理实验室新进了一批实验器材需要搬运,于是王老师找来一辆手推车,如图所示是某次搬运过程中的情景。若将平放的手推车手柄一端抬起,为了抬起时更省力,手应该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柄端;搬运过程中为了避免货物倾倒,摆放货物时应该将较__________(选填“重”或“轻”)的物体放在下端。
3. 李老师参加了2023妈祖(湄洲岛)女子半程马拉松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以李老师为参照物,站在路旁的啦啦队员是______的,赛后成绩证书上显示其全程平均配速为6min40s/km,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 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如图甲所示)。手握管子突然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气球变大(如图乙所示),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水具有__________。
5. 系鞋带是每个人必备的生活基本技能。如图,将穿好的鞋带两端向两边拉扯,鞋帮就会收紧,达到省力的效果,这与简单机械中______(选填“杠杆”、“滑轮组”或“斜面”)的省力原理相同。鞋带打结时要拉紧,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增大鞋带之间的摩擦力,使鞋带不易松脱。
6. 一匙糖加入水中,糖溶化后杯中水面的高度却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__,此时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如图所示,环保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和ρ丙的检测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完全相同的工业废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工业废液在______试管溶液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工业废液的密度与______试管中溶液的密度相同。
8. 如图甲所示,重为4N的正方形铁块,被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匀速下滑,这时铁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如图乙),使该铁块匀速竖直向上运动,则F拉=__________N。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9.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某同学对自己身边一些事物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该同学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 该同学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C. 该同学百米赛跑冲刺时的速度约为15m/s
D. 该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10. 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在同一段路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
B. 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D. 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
11. 如图所示,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受到的重力是3N
B.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物体受到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水,一个小球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设想当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时,则图中的小球将(  )
A.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小球向上运动
B.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小球向下运动
C.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小球静止不动
D.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小球向下运动
13. 如图所示的情景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六桨客船”,划水的船桨可以省距离
B. “河池山锡”,水由高处流下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竹笆沉底”,船上装载的竹笆越多时,船受到的水的浮力越大
D. “没水采珠”,水面下的采珠人下潜的越深时受到水的压力越小
14.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几种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的力臂是L
B. 物体A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的受力分析
C.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D. 火车站台边,人必须站安全黄线外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 如图甲所示,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1m,在地球上时的重力为1.4×103N,图乙是月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像。问:(g地取10N/kg)
(1)月球车的质量是多少?
(2)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后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3)某举重运动员在地球上时,最多可举起136kg的杠铃。若该运动员登上月球,且运动员的最大举力不变。则该运动员在月球上最多可举起杠铃的质量是多少?
16. 如图所示,现有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桶,其质量为4kg,底面积为0.05m2,其中最长木板高0.3m,最短木板高0.2m,该木桶最多能装16L的水。求:(ρ水=1.0×103kg/m3,忽略圆桶侧壁和底部的厚度,g取10N/kg)
(1)该木桶中的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2)该木桶中的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
(3)该木桶中的水量达到最大值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p';
17. 如图甲,用轻质细线将一不吸水的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3N;如图乙,将该木块静置于平放的盛水容器中,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该木块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且静止。已知水的密度为,g取10N/kg,求:
(1)图乙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木块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4)图丙中F大小。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 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下列仪器吗?
(1)如图甲,是某弹簧测力计面板的部分图。此时所测力的大小为______N。细心的同学还发现测力计左边的刻度线显示重量6N时,没有对齐右边600g的刻度线。这说明测力计标刻度线时选用的g的大小为______(选填“10”或“9.8”)N/kg;
(2)如图乙,是某高精度液体密度计的部分刻度线(单位为g/cm3)。该密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g/cm3,此时的读数应为______g/cm3;
(3)如图丙所示是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看清______和分度值。使用中,测得桶重为G,则该桶中的水重为______G;
(4)如图丁所示,是装在灭火器上的压力表,仔细观察表盘可知,此时该表的示数为______。
19.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实验一: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甲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图中___________两图;
(2)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N,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实验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4)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浸没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甲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丙。
(5)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_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
①可能与深度有关;
②可能与方向有关;
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证据】(1)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从结构上来看,U形管压强计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在选择U形管压强计时,探头上橡皮膜应该用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
(2)比较图中_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3)如图丁所示,将水换成盐水,保持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
【解释】通过对比图丙和图丁,在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
【交流】(4)实验前,若发现U形管中液面不相平,则应该_______________
(5)小明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还与容器形状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戊所示实验,比较图丁和图戊发现,液体压强大小与容器形状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善于动手的小明改装了液体压强计,将U形管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内液面相平。接下来,小丽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的A、B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U形管的液面位置如图己所示,则ρ甲_________(选填“>”“<”或“=”)ρ乙。
21. 2024年亚洲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3:0战胜马来西亚队,获得冠军。“双减”实施以来,学校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其中打羽毛球就是同学们喜爱的课后活动之一。
【问题】某同学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经常打羽毛球,细心的他发现:如图所示,不同羽毛球拍上的线的粗细、松紧程度并不相同,这对羽毛球被击打后落点的准确性有什么影响呢?
猜想一:落点的准确性可能与球拍的弹性有关;
猜想二:落点的准确性可能与击球的______有关……
【证据】针对猜想,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专业羽毛球馆里,他准备了相同材质、羽毛球线粗细和拉线磅数(松紧)不同的羽毛球拍4副,羽毛球1只,______等器材;
利用发球机定向发球,他用大小相同的力,沿对面场地中线方向击打同一高度的羽毛球,观察羽毛球落点,测量并记录击球点与落点的距离、落点偏离中线的距离。
测试一数据:
次序 线的粗细(直径mm) 线的松紧(磅) 击球点与落点的距离(m) 落点偏离中线的距离(m)
1 0.66 22 13.2 1.8
2 0.68 22 12.1 1.2
3 0.70 22 11.3 0.8
4 0.72 22 10.5 0.4
测试二数据:
次序 线的粗细(直径mm) 线的松紧(磅) 击球点与落点的距离(m) 落点偏离中线的距离(m)
1 0.68 18 13.6 1.9
2 0.68 22 12.4 1.3
3 068 24 11.1 0.5
4 0.68 26 10.2 0.2
【解释】
(1)由测试一数据可知,在线松紧相同的情况下,线越细,球拍弹性越______(选填“好”或“差”),击球的准确性越低;
(2)由测试二数据可知,在线粗细相同的情况下,线越紧(磅数越大),球拍弹性越______(选填“好”或“差”),击球的准确性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交流】本实验中用______来表示球拍弹性的强弱,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之为______。
秘密★启用前
九江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题答案】
①. 托里拆利 ②. 中子
【2题答案】
①. 靠近 ②. 重
【3题答案】
①. 运动 ②. 2.5
【4题答案】
①. 向上 ②. 惯性
【5题答案】
①. 滑轮组 ②. 增大压力
【6题答案】
①. 间隙 ②. 变大
【7题答案】
①. 丙 ②. 乙
【8题答案】
①. 0 ②. 8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9题答案】
B
【10题答案】
A
【11题答案】
C
【12题答案】
D
【13题答案】
C
【14题答案】
BCD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题答案】
(1)140kg
(2)238N (3)800kg
【16题答案】
(1)2000Pa
(2)100N (3)4000Pa
【17题答案】
(1)3N;(2);(3);(4)2N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题答案】
①. 6.4 ②. 9.8 ③. 0.0005 ④. 0.8235 ⑤. 量程 ⑥. 0.2 ⑦. 0.014MPa
【19题答案】
(1)甲、丙 (2)物体接触了容器底
(3) ①. 0.5 ②.
(4)等于 (5) ①. 1.2 ②. 偏大
【20题答案】
①. 不是 ②. 薄 ③. 乙、丙 ④. 液体密度越大 ⑤. 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装 ⑥. 无关 ⑦. >
【21题答案】
①. 方向 ②. 刻度尺 ③. 好 ④. 差 ⑤. 高 ⑥. 击球点与落点距离 ⑦. 转换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