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复习课件(共38张PPT)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复习课件(共38张PPT)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章末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科版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体系架构
1
运动与能量
运动
微观运动
机械运动
物质的结构
分子运动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运动
相对静止
参照物
运动的快慢
等时间比路程
等路程比时间
速度
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能量
常见形式的能量
不同形式的能量间相互转化
相同形式的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利用
基础知识过关
2
认识运动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各种形式的能量
1
2
3
4
基础知识过关
2
一、认识运动——宏观世界的运动
1.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像机械运动。
2.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向的变化。
距离变化
方向变化
基础知识过关
2
3.机械运动的分类:
①直线运动: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②曲线运动:经过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基础知识过关
2
4. 机械运动的普遍性
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基础知识过关
2
知识点拨
【例】北碚区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为重庆人民的“后花园”。下列关于北碚的描述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暖花开,缙云山的草木蓬勃生长
B.烈日炎炎,嘉陵江的鲤鱼跃出水面
C.金秋十月,道路旁的银杏树叶变黄
D.寒冬腊月,静观镇的腊梅香飘十里
解析:
A.草木蓬勃生长,是植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运动,不是机械运动,故A不合题意;
B.鲤鱼跃出水面,鲤鱼的位置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银杏树叶变黄,是树叶的颜色发生变化,不是机械运动,故C不合题意;
D.腊梅香飘十里,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不是机械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B
基础知识过关
2
1.分子运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运动
电子运动
电磁运动
分子、原子、电磁运动及生命运动都不是机械运动。
二、认识运动——微观世界的运动
基础知识过关
2
2.物质的三种状态
分子的不同运动情况,与物质呈现的固态、液态和气态有关。
有一定的体积
有一定的形状
有一定的体积
无固定的形状
固态
液态
气态
有一定的体积,
无固定的形状,运动剧烈
基础知识过关
2
3.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比较
分类 机械运动 分子运动
研究对象 宏观物体 大量分子
运动规律 有规律可循 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律可循
运动情况 静止或运动 运动永不停息
是否肉眼可见 一般肉眼可直接观察 肉眼不能直接观察
基础知识过关
2
4.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的探索
科学研究发现,分于是由原于组成的。在原于的内部,还存在复察的结构和运动。1911年,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理想化物理模型: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
基础知识过关
2
三、运动的描述
1. 参照物
①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②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a. 确定研究对象;
b. 选定参照物;
c. 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基础知识过关
2
③参照物的选取标准
a.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但要根据需要方便而定,应有利于问题研究。
b. 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当作是静止的;
c. 一般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建筑物作为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
d. 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物体的运动情况描述不同。
基础知识过关
2
2.运动静止的相对性
①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不动。
②相对静止的条件
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基础知识过关
2
知识点拨
【例】在阅兵式上,“轰油-6”伸出输油管准备与“歼-10B”对接,演示空中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轰油-6”是静止的
B.对接后,“轰油-6”相对“歼-10B”是静止的
C.对接后,“歼-10B”相对输油管是运动的
D.以“歼-10B”为参照物,地面的观众是静止的
解析:
A.“轰油-6”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轰油-6”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对接后,“轰油-6”相对于“歼-10B”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轰油-6”相对“歼-10B”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对接后,“歼-10B”相对输油管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歼-10B”相对输油管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地面的观众相对于“歼-10B”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B
基础知识过关
2
四、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运动的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该如何比较呢
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基础知识过关
2
2. 速度
②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①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物体的速度。
基础知识过关
2
③国际单位:米/秒(m/s)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读作:千米每小时
换算关系
1m/s = _____km/h
3.6
1m/s =
1m
1s
=
1
1000
km
1
3600
h
=
3.6km/h
基础知识过关
2
知识点拨
【例】据悉我国高速铁路中,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5秒行驶了400米,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解析:
由题意,高铁的速度为:v=s/t=400m/5s=80m/s;
轻轨的速度为:v=132km/h=132/3.6 m/s=110/3m/s≈36.7m/s。
则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铁、动车、轻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D
基础知识过关
2
④速度估测
蜗牛爬行速度1.5×10-5m/s
人步行速度1.1m/s
骑自行车速度15m/s
子弹出膛速度1000m/s
喷气式客机速度约250m/s
基础知识过关
2
知识点拨
【例】下列对长度和速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
B.学校区域对汽车的限速约为36km/h
C.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km/h
D.短跑运动员跑步时速度可达72km/h
解析:
A.人步行的速度为1.1m/s,所以A选项错误;
B.学校区域对汽车的限速一般都是30km/h,所以B选项错误;
C.复兴号高铁列出运行速度可达350km/h,所以C选项正确;
D.72km/h等于20m/s,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一般不到10m/s,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C
基础知识过关
2
3. 平均速度
①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相同),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s-t图象:过原点的直线
v-t图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基础知识过关
2
②平均速度
a.概念: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b.平均速度的测量:测得总路程和总时间两个物理量,带入速度公式即可。
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②总时间是指从出发到结束所用的时间,中途不管你做了什么事,一律计入所用的时间;
③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注意】
基础知识过关
2
知识点拨
【例】如图所示,这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拍摄的照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在30~40s内通过的路程为1200m
C.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其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30m/s
D.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m/s
解析:
A、由图可知,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故汽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汽车在30~40s内通过的路程为1200m-750m=450m,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汽车在做加速运动,即速度越来越大,其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
v=s/t=1200m/40s=30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C
基础知识过关
2
五、各种形式的能量
1.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物质运动对应不同形式的能量。
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机械运动 机械能
分子运动 内能
地面开动的坦克
电子运动 电能
电线输送电能
烧红的铁
基础知识过关
2
2. 各种形式的能量
①机械能: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即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马拉松比赛
运动员打篮球
流动的水
基础知识过关
2
②光能: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
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能源。
灿烂的阳光
③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泛指与电相联系的所有能量。
手机充电消耗电能
基础知识过关
2
④内能:物体内一切微粒(如分子做热运动)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热气腾腾的包子
能量巨大的地热能
基础知识过关
2
⑤化学能: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
电池储存着化学能
燃料储存着化学能
⑥核能: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者聚变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核电站核能发电
基础知识过关
2
3.能量可以转化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
内能
转化
钻木取火
水力发电
机械能
电能
转化
电风扇通电后扇叶转动
电能
机械能
转化
基础知识过关
2
4.能量可以转化
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电暖器的内能转移到动物身上
动物取暖
电能转移
基础知识过关
2
知识点拨
【例】关于运动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子滑滑梯时屁股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电风扇通电以后转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马的奔跑是机械运动
D.花香扑鼻是分子运动
解析:
A、小孩子滑滑梯时屁股与滑梯摩擦做功,屁股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电风扇通电转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机械能,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马的奔跑是马在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属于机械运动,故C正确;
D、花香扑鼻是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运动,故D正确。
故选:B。
B
能力提升
3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味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过些日子一开箱就闻到樟脑的气味
C.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D.在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
D
能力提升
3
2.甲、乙两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骑行在滨河大道上,分别以乙同学、大道两旁的房屋为参照物,甲同学的状态(  )
A.都是运动的
B.都是静止的
C.运动、静止
D.静止、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D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力提升
3
3.小明一家去德州游玩,在十字路口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那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德州最快还需要______h。
【交通标志牌、速度仪盘表】
标志牌显示此地到德州的路程s=60km,限速v=40km/h,根据t=s/v计算到达德州最快需要的时间。
1.5
能力提升
3
4.崇左南站到南宁站的动车行程是121km,如表所示是D9642次列车的运行信息。关于D9642次列车运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崇左南→南宁:运行52min
B.崇左南→吴圩机场:运行20min
C.崇左南→南宁:平均速度约为140km/h
D.崇左南→扶绥南:平均速度约为250km/h
【列车时刻表】
A.由表可知,列车10: 45从崇左南发出,11: 37到达南宁,运行52min,故A正确;
B.由表可知,列车10: 45从崇左南发出,11: 19到达吴圩机场,运行34min,故B错误;
C.崇左南站到南宁站的动车行程是121km,运行时间为52min,平均速度约为
D.崇左南至扶绥南路程未知,因此无法得到该路段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C。
故C正确;
AC
能力提升
3
5.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坡的坡度较______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小车运动AB段路程sAB=______cm,
vAB=0.2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由于________,故判断
小车是在做______(填“匀速”或“变速”)。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变速
40.0

vAB<vBC
能力提升
3
【s-t图像与v-t图像 】
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①甲车运动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②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③甲、乙两车都以2m/s匀速运动
④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