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生活中的透镜 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生活中的透镜 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2 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节要点
2.3.5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重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难点)
@集慧解惑
照相机
演示实验:制作简易照相机并探究其成像特点.
已知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 胶片 上,形成物体的像.
操作:用凸透镜、两个纸筒和半透明薄膜制作一个简易照相机模型(图甲).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较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直到薄膜上出现清晰的像.
甲   乙
A'
B'
分析:(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
(2)根据光路,请在图乙的括号中标出物体AB在胶片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
(3)分析光路可知,照相机成的像是 倒 立、 缩小 的 实 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 异 侧.
典例1 [物理观念]“一鞭晓色渡滹沱,芳草茸茸漫碧波”,滹沱河被誉为石家庄的“母亲河”.如图是某市民在游滹沱风景时的留影,手持手机拍照所成的像是 ( D )
典例1图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变式1 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 缩小 的 实 像.
变式1图
投影仪
演示实验:如图所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B'
A'
分析:(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
(2)根据光路,请在括号中标出投影片上图案AB在天花板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
(3)分析光路可知,投影仪成的像是 倒 立、 放大 的 实 像,像与投影片在透镜的 异 侧.
(4)我们在天花板上要看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正立的像,应该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置投影片.
典例2 (回归教材)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的示意图.
(1)根据光路,请在括号中标出投影片中的图案AB在屏幕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
(2)投影仪成的是 倒立 、 放大 的像.
(3)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路 .
B'
A'
典例2图
变式2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变式2图
A.为了使屏幕上成正立的物体,应将投影片倒插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像
D.投影仪中的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放大镜
学生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放大镜放在物体与眼睛之间,适当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甲 乙 丙
分析:(1)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 凸透镜 .
(2)通过观察现象可知,放大镜成的像是 正 立、 放大 的 虚 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 同 侧.
(3)调节:将放大镜稍稍远离物体,看到像变 大 ;将放大镜稍稍靠近物体,看到像变 小 .
拓展:生活中的“放大镜”.①从侧面看,球形鱼缸中的鱼变大了(图乙);②对体温计读数时看到水银柱变粗了(图丙).
典例3 如图是一种手机屏幕放大器,这种放大器实质就是一个 凸 透镜.把它放在手机前面,人们在放大器上看到的是 正 立、放大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
变式3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小华喝水时不小心在物理书上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书,他发现书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凸 (选填“凹”或“凸”)透镜,书上的文字经过水滴后形成 正立 、放大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
实像和虚像
阅读教材中“实像和虚像”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实像 虚像
成因 由 实际 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相交而成.
效果 光屏 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底片能记录、人眼能看到. 光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底片不能记录、人眼能看到.
实像 虚像
正倒 倒立 正立
举例 照相机、投影仪成像,小孔成像. 放大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成像.  
典例4 如图所示,夏天的清晨,草地或树木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时露珠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此时形成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
变式4 [物理观念]对下列现象的描述中,①平面镜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机照相、⑤在岸边看水中的鱼、⑥投影仪成像,正确的是( A )
A.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⑤
B.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③④⑤⑥
C.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②③④⑤
D.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②⑥
@慧化亮人
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人脸经摄像头成
倒立、缩小的像
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
成正立、等大的像
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
树是倒立、放大的像
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
正立、缩小的
2.如图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第2题图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要倒着插入
C.投影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成虚像
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
3.(回归教材)徐州市博物馆展出了一枚“彭城御丞”印章.为了方便观看印文细节,印章前放有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相当于 放大镜 ,能成 正立 、 放大 的 虚 像.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通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看到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 凸透 镜,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手表背面的不锈钢板打磨得平整光亮如镜,能清楚地照出人眼的像,此像的大小与人眼相比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由题知能清楚地看到日期信息,说明该凸透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则此时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正立、放大的虚像;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能清晰地照出人眼的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与人眼大小相同.
5.[科学思维]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将印有广州塔素描画的透明胶片 倒 立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广州塔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 漫 反射.5.2 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节要点
2.3.5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重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难点)
@集慧解惑
照相机
演示实验:制作简易照相机并探究其成像特点.
已知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 上,形成物体的像.
操作:用凸透镜、两个纸筒和半透明薄膜制作一个简易照相机模型(图甲).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较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直到薄膜上出现清晰的像.
甲   乙
分析:(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
(2)根据光路,请在图乙的括号中标出物体AB在胶片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
(3)分析光路可知,照相机成的像是 立、 的 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 侧.
典例1 [物理观念]“一鞭晓色渡滹沱,芳草茸茸漫碧波”,滹沱河被誉为石家庄的“母亲河”.如图是某市民在游滹沱风景时的留影,手持手机拍照所成的像是 (   )
典例1图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变式1 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 的 像.
变式1图
投影仪
演示实验:如图所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分析:(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2)根据光路,请在括号中标出投影片上图案AB在天花板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
(3)分析光路可知,投影仪成的像是 立、 的 像,像与投影片在透镜的 侧.
(4)我们在天花板上要看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正立的像,应该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置投影片.
典例2 (回归教材)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的示意图.
(1)根据光路,请在括号中标出投影片中的图案AB在屏幕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
(2)投影仪成的是 、 的像.
(3)平面镜的作用是 .
典例2图
变式2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变式2图
A.为了使屏幕上成正立的物体,应将投影片倒插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像
D.投影仪中的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放大镜
学生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放大镜放在物体与眼睛之间,适当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甲 乙 丙
分析:(1)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 .
(2)通过观察现象可知,放大镜成的像是 立、 的 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 侧.
(3)调节:将放大镜稍稍远离物体,看到像变 ;将放大镜稍稍靠近物体,看到像变 .
拓展:生活中的“放大镜”.①从侧面看,球形鱼缸中的鱼变大了(图乙);②对体温计读数时看到水银柱变粗了(图丙).
典例3 如图是一种手机屏幕放大器,这种放大器实质就是一个 透镜.把它放在手机前面,人们在放大器上看到的是 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变式3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小华喝水时不小心在物理书上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书,他发现书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凹”或“凸”)透镜,书上的文字经过水滴后形成 、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实像和虚像
阅读教材中“实像和虚像”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实像 虚像
成因 由 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 相交而成.
效果 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底片能记录、人眼能看到. 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底片不能记录、人眼能看到.
实像 虚像
正倒 倒立 正立
举例 照相机、投影仪成像,小孔成像. 放大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成像.  
典例4 如图所示,夏天的清晨,草地或树木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时露珠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此时形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变式4 [物理观念]对下列现象的描述中,①平面镜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机照相、⑤在岸边看水中的鱼、⑥投影仪成像,正确的是(   )
A.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⑤
B.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③④⑤⑥
C.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②③④⑤
D.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②⑥
@慧化亮人
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脸经摄像头成
倒立、缩小的像
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
成正立、等大的像
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
树是倒立、放大的像
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
正立、缩小的
2.如图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2题图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要倒着插入
C.投影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成虚像
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
3.(回归教材)徐州市博物馆展出了一枚“彭城御丞”印章.为了方便观看印文细节,印章前放有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相当于 ,能成 、 的 像.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通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看到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 镜,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 (选填“实”或“虚”)像.手表背面的不锈钢板打磨得平整光亮如镜,能清楚地照出人眼的像,此像的大小与人眼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科学思维]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将印有广州塔素描画的透明胶片 立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广州塔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 反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