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密度(第1课时) 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密度(第1课时) 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6.2 密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2022年版) 本节要点
1.2.3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重点) 2.知道密度的概念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会用密度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运算.(重点)
@集慧解惑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正方体状的铝块与铁块、刻度尺、天平、方格纸、铅笔等.
实验过程:用 分别测量铝块、铁块的 ,算出铝块、铁块的体积;再用 测量出铝块、铁块的质量,填入表格.
实验序号 被测物体 体积 V/cm3 质量 m/g 质量与体积之比 /(g·cm-3)
1 铝块1
2 铝块2
3 铝块3
4 铁块1
5 铁块2
6 铁块3
数据处理: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以体积为横坐标、质量为纵坐标,描点,连线,作出铝块、铁块的m-V 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 ,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
密度
1.阅读教材中“密度”的内容,分析密度表,完成下面填空.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 ,用符号 表示.
(2)公式: .变形公式:m= ;V=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密度的另一个单位的符号是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 g/cm3= kg/m3.
注意:密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在运用密度公式时,要注意两套单位的统一.
质量m 体积V 密度ρ
国际单位 m3 kg/m3
常用单位 cm3
2.水的密度是 kg/m3,物理意义是 .
3.对密度的理解
(1)公式ρ=是密度的定义式,它反映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但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为同一种物体,密度不变,质量增大时,随之增大的是体积,而不是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温度等有关.固体和液体在同一温度、相同物态下,密度是不变的.气体的密度更易受温度、气压影响,所以气温、气压变化了,气体的密度也会变化.
典例1 [物理观念]密度公式ρ=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关于该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D.这个是密度的定义式,实质上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密度的定义式ρ=与数学中的函数式是有区别的,定义式中的各个量除了数量关系外,更有特定的物理含义.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变式1 阅读表格的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常温、常压下固体、液体的密度,及0 ℃、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氧气 1.43
铁 7.9×103 纯水 1.0×103 空气 1.29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二氧化碳 1.98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氢气 0.09
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典例2 (2024·阳江期末)航天员在空间站喝的水是用密封袋装的,一袋水从地面运送到空间站,其质量 .如图是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喝水的画面,此过程中,袋内水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典例2图
变式2 图甲是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用毛笔书写时的情景.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书写并非易事.用钢笔书写,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有人设计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太空圆珠笔”.该笔笔管除笔尖钢珠处有开口外,其余部分是完好密闭的.书写过程中,管内氮气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变式2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对于固体、液体来说,相同条件是指:相同的物态、温度,即同种固体、液体,在同一物态、温度下,其密度不变.
(2)对于气体来说,相同条件是指:相同的温度、气压,即同种气体,在同一温度、气压下,其密度不变.
用密度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典例3 某实心金属块的质量为579 g,体积为30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多少?
  公式ρ=是密度的定义式,适用所有物体的密度计算;应用密度公式计算时,注意两套单位的对应.
变式3 [科学思维]超市出售的某品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 L”“净重4.6 kg”等字样,则该调和油的密度为 kg/m3,用去一半后,剩余调和油的密度为 g/cm3.将一桶调和油从超市带到家中,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慧化亮人
1.[物理观念]下列有关密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剩余水的密度变成原来的一半
B.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部分后,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
C.由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任何条件下物质的密度都不改变
2.(2024·揭阳一模)为了方便航天员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进食,一般把航天食品加工成一口大小,也就是所谓的“一口吃”食品.当地球上一块质量是40 g的航天食品,运送到太空后,跟原来比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把一块航天食品切成四块,则每一块与原来比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空工业经常要用钛合金作为材料,它的密度是4.5×103 kg/m3,若用钛合金制造某零件,其体积为1×10-3 m3,则质量为 kg.
3.(2024·乐山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ρ甲 ρ乙(选填“>”“<”或“=”),ρ丙= kg/m3.
4.[科学探究](2025·青岛期末改编)某小组在探究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体积V/cm3 10 15 25 35 45 60
质量m/g 4.9 7.4 12.6 17.4 22.6 30.1
(1)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图像.
(2)由图像你得出的结论是 .
(3)由这种物质组成的体积为1 m3的物体质量是 kg.
(4)学习过密度知识后,小明在杂志上看到“人口密度”的概念,它与密度定义方法相同,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广州市2024年人口密度约为2 551 (填合适的单位).
5.(2024·中山期末改编)中山市已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为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5 t,水罐容积为15 m3,洒水车装满水时,其总质量有多少吨?(ρ水=1.0×103 kg/m3)6.2 密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2022年版) 本节要点
1.2.3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重点) 2.知道密度的概念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会用密度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运算.(重点)
@集慧解惑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正方体状的铝块与铁块、刻度尺、天平、方格纸、铅笔等.
实验过程:用 刻度尺 分别测量铝块、铁块的 棱长 ,算出铝块、铁块的体积;再用 天平 测量出铝块、铁块的质量,填入表格.
实验序号 被测物体 体积 V/cm3 质量 m/g 质量与体积之比 /(g·cm-3)
1 铝块1
2 铝块2
3 铝块3
4 铁块1
5 铁块2
6 铁块3
数据处理: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以体积为横坐标、质量为纵坐标,描点,连线,作出铝块、铁块的m-V 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 正比 ,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密度
1.阅读教材中“密度”的内容,分析密度表,完成下面填空.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 密度 ,用符号 ρ 表示.
(2)公式: ρ= .变形公式:m= ρV ;V=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千克每立方米 ,符号是 kg/m3 .密度的另一个单位的符号是 g/cm3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 g/cm3= 1×103 kg/m3.
注意:密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在运用密度公式时,要注意两套单位的统一.
质量m 体积V 密度ρ
国际单位  kg  m3 kg/m3
常用单位  g  cm3  g/cm3 
2.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物理意义是 1 m3水的质量是1.0×103 kg .
3.对密度的理解
(1)公式ρ=是密度的定义式,它反映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但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为同一种物体,密度不变,质量增大时,随之增大的是体积,而不是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温度等有关.固体和液体在同一温度、相同物态下,密度是不变的.气体的密度更易受温度、气压影响,所以气温、气压变化了,气体的密度也会变化.
典例1 [物理观念]密度公式ρ=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关于该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D.这个是密度的定义式,实质上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密度的定义式ρ=与数学中的函数式是有区别的,定义式中的各个量除了数量关系外,更有特定的物理含义.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变式1 阅读表格的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C )
常温、常压下固体、液体的密度,及0 ℃、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氧气 1.43
铁 7.9×103 纯水 1.0×103 空气 1.29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二氧化碳 1.98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氢气 0.09
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典例2 (2024·阳江期末)航天员在空间站喝的水是用密封袋装的,一袋水从地面运送到空间站,其质量 不变 .如图是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喝水的画面,此过程中,袋内水的质量 变小 ,密度 不变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典例2图
变式2 图甲是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用毛笔书写时的情景.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书写并非易事.用钢笔书写,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有人设计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太空圆珠笔”.该笔笔管除笔尖钢珠处有开口外,其余部分是完好密闭的.书写过程中,管内氮气的质量 不变 ,密度 变小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变式2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对于固体、液体来说,相同条件是指:相同的物态、温度,即同种固体、液体,在同一物态、温度下,其密度不变.
(2)对于气体来说,相同条件是指:相同的温度、气压,即同种气体,在同一温度、气压下,其密度不变.
用密度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典例3 某实心金属块的质量为579 g,体积为30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多少?
解:质量m=579 g,体积V=30 cm3
密度ρ===19.3 g/cm3
答:该金属块的密度为19.3 g/cm3.
  公式ρ=是密度的定义式,适用所有物体的密度计算;应用密度公式计算时,注意两套单位的对应.
变式3 [科学思维]超市出售的某品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 L”“净重4.6 kg”等字样,则该调和油的密度为 0.92×103 kg/m3,用去一半后,剩余调和油的密度为 0.92 g/cm3.将一桶调和油从超市带到家中,其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慧化亮人
1.[物理观念]下列有关密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剩余水的密度变成原来的一半
B.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部分后,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
C.由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任何条件下物质的密度都不改变
2.(2024·揭阳一模)为了方便航天员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进食,一般把航天食品加工成一口大小,也就是所谓的“一口吃”食品.当地球上一块质量是40 g的航天食品,运送到太空后,跟原来比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把一块航天食品切成四块,则每一块与原来比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空工业经常要用钛合金作为材料,它的密度是4.5×103 kg/m3,若用钛合金制造某零件,其体积为1×10-3 m3,则质量为 4.5 kg.
3.(2024·乐山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ρ甲 > ρ乙(选填“>”“<”或“=”),ρ丙= 0.5×103 kg/m3.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甲、乙物质的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所以ρ甲>ρ乙;由图像可知,当丙的体积为20 cm3,其质量是10 g,则丙的密度ρ丙===0.5 g/cm3=0.5×103 kg/m3.
4.[科学探究](2025·青岛期末改编)某小组在探究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体积V/cm3 10 15 25 35 45 60
质量m/g 4.9 7.4 12.6 17.4 22.6 30.1
(1)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图像.
(2)由图像你得出的结论是 对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3)由这种物质组成的体积为1 m3的物体质量是 500 kg.
(4)学习过密度知识后,小明在杂志上看到“人口密度”的概念,它与密度定义方法相同,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广州市2024年人口密度约为2 551 人/km2 (填合适的单位).
5.(2024·中山期末改编)中山市已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为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5 t,水罐容积为15 m3,洒水车装满水时,其总质量有多少吨?(ρ水=1.0×103 kg/m3)
解:由ρ=可知,洒水车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 kg/m3×15 m3=1.5×104 kg=15 t
则洒水车装满水时,其总质量m总=m车+m水=5 t+15 t=20 t
答:洒水车装满水时,其总质量有20 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