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专题四 密度的特殊测量 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专题四 密度的特殊测量 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 专题四 密度的特殊测量
针压法或坠沉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典例1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b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e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a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球的质量m= 17.0 g,塑料球的体积V= 20 cm3,则塑料球的密度 ρ= 0.85×103 kg/m3.
(3)实验中,步骤 B (填字母)是可以略去的.
变式1 [科学探究]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量筒、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实验方法: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 游码 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右”或“左”)调节,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
(2)小亮调节好天平后,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18.6 g;
②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浸没,如图丁所示,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30 c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为 0.62 g/cm3;
④实验中,小亮在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时,由于不小心小木块滑落进了水中,并溅出了一些水,则小亮的密度测量值将比实际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可直接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密度比水小的物质,可采用“针压法”或“坠沉法”辅助“排水法”测量其体积.若物体吸水,先让物体吸足够的水(前提是吸水后物体自身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再采取“排水法”测体积.
测易溶于水的物质的密度
典例2 小刚同学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图甲),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2)小刚将天平调平后,将适量小颗粒放入天平左盘,往右盘中放砝码,当将最小的5 g砝码放到右盘后,发现指针再次如图甲所示,下一步应该 向右移动游码 直到天平重新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颗粒的质量是 146.6 g.
(3)因小颗粒易溶于水,小刚在测量其体积时,在量筒A中装适量的、很细的铁砂,反复摇动后抹平表面,读出细铁砂的体积(图丙a),然后将称量的小颗粒装入量筒B(图丙b),再将量筒A中细铁砂全部倒进量筒B中,反复摇动后抹平表面(图丙c),则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60 cm3.
(4)该物质的密度是 2.4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变式2 (2024·深圳模拟)小黎从家里带了一些冰糖到实验室,想跟小红一起测量冰糖的密度.实验前,她们进行了一些问题的讨论:
(1)【实验设计】
①她们拿到的天平,左盘缺损了一个小角,你认为这台天平 能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使用;
②小黎想用排水法测冰糖的体积,小红忙阻止,原因是 冰糖会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
(2)【进行测量】
经过讨论,她们用天平测量冰糖的质量(图甲),然后用图乙的方式测量冰糖的体积.则冰糖的密度是 1.8 g/cm3.
(3)【评估交流】
①如果步骤C中有部分芝麻洒出,则测得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值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小红觉得还可以再改进一下实验:用细盐替代芝麻,你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 细盐之间的缝隙更小,可以减少测冰糖体积时的误差 .
【解析】(1)①天平左盘缺损了一个小角,在使用天平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这台天平还能继续使用.
(3)①如果步骤C中,有部分芝麻洒出,测得冰糖与芝麻的总体积偏小,从而冰糖的体积偏小,由ρ=可知,测得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值偏大.
 测量易溶于水的物质的体积时,一般用面粉、细沙、细盐、白砂糖代替水进行实验.
缺少量筒时用替代法测密度
典例3 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指针静止后偏向分度盘左边,如图甲所示,测量质量前,还应该完成的操作是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
甲 乙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结果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132.6 g.
(3)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 g.
(4)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且水没有溢出,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
(5)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 g.
(6)已知ρ水=1.0×103 kg/m3,算出鹅卵石的密度约为 2.6×103 kg/m3.
变式3 小明测量樱桃酒密度的实验过程如下:
(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 g.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其放在天平上,测出质量为128 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80 cm3.(ρ水=1.0×103 kg/m3)
(3)将水倒出,并擦干烧杯内壁,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 116.0 g.
(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 0.85×103 kg/m3.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用替代的方法(满杯法、标记法、溢水法都属于此类)测量物体的体积.常用水的体积来替代被测物体的体积,即运用V物=V水=计算出.
缺少砝码时用替代法测密度
典例4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芳发现托盘天平没有砝码,她思考后找来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和两只量筒进行实验.
(1)小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
(2)天平平衡后,小芳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用量筒取了40 mL的水倒入右盘的烧杯中,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至天平重新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再将左盘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所测液体的体积是 50 cm3.
(3)小芳按照以上方法测得的待测液体的密度是 0.8×103 kg/m3.(ρ水=1.0×103 kg/m3)
变式4 小林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时,不小心把油撒在了天平的砝码上,导致砝码无法正常使用,于是小林找来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滴管,配合天平(无砝码)、量筒测出了合金块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甲 乙 丙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③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
④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乙所示;
⑤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乙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为V2,如图丙所示;
⑥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则合金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合金= (表达式用操作步骤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按小林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测得合金块的密度值比真实密度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解析】依题意得,合金块的质量m合金=m水=ρ水V1,合金块的体积V合金=V2-V1,合金块的密度ρ合金==.按小林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由于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部分水会残留在烧杯上,使水的体积偏小,水的质量偏小,导致测得的合金块的质量偏小,由ρ=得,测得合金块的密度值比真实密度值偏小.
 当不能直接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可以用“水+量筒”辅助测量,如典例4,先测出水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它等效为物体的质量;再通过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第六章 专题四 密度的特殊测量
针压法或坠沉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典例1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b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e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a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则塑料球的密度 ρ= kg/m3.
(3)实验中,步骤 (填字母)是可以略去的.
变式1 [科学探究]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量筒、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实验方法: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 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节,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
(2)小亮调节好天平后,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g;
②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浸没,如图丁所示,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为 g/cm3;
④实验中,小亮在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时,由于不小心小木块滑落进了水中,并溅出了一些水,则小亮的密度测量值将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可直接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密度比水小的物质,可采用“针压法”或“坠沉法”辅助“排水法”测量其体积.若物体吸水,先让物体吸足够的水(前提是吸水后物体自身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再采取“排水法”测体积.
测易溶于水的物质的密度
典例2 小刚同学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图甲),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2)小刚将天平调平后,将适量小颗粒放入天平左盘,往右盘中放砝码,当将最小的5 g砝码放到右盘后,发现指针再次如图甲所示,下一步应该 直到天平重新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颗粒的质量是 g.
(3)因小颗粒易溶于水,小刚在测量其体积时,在量筒A中装适量的、很细的铁砂,反复摇动后抹平表面,读出细铁砂的体积(图丙a),然后将称量的小颗粒装入量筒B(图丙b),再将量筒A中细铁砂全部倒进量筒B中,反复摇动后抹平表面(图丙c),则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4)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变式2  小黎从家里带了一些冰糖到实验室,想跟小红一起测量冰糖的密度.实验前,她们进行了一些问题的讨论:
(1)【实验设计】
①她们拿到的天平,左盘缺损了一个小角,你认为这台天平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使用;
②小黎想用排水法测冰糖的体积,小红忙阻止,原因是 .
(2)【进行测量】
经过讨论,她们用天平测量冰糖的质量(图甲),然后用图乙的方式测量冰糖的体积.则冰糖的密度是 g/cm3.
(3)【评估交流】
①如果步骤C中有部分芝麻洒出,则测得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小红觉得还可以再改进一下实验:用细盐替代芝麻,你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 .
 测量易溶于水的物质的体积时,一般用面粉、细沙、细盐、白砂糖代替水进行实验.
缺少量筒时用替代法测密度
典例3 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指针静止后偏向分度盘左边,如图甲所示,测量质量前,还应该完成的操作是 .
甲 乙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结果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
(3)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 g.
(4)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且水没有溢出,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
(5)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 g.
(6)已知ρ水=1.0×103 kg/m3,算出鹅卵石的密度约为 kg/m3.
变式3 小明测量樱桃酒密度的实验过程如下:
(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 g.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其放在天平上,测出质量为128 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ρ水=1.0×103 kg/m3)
(3)将水倒出,并擦干烧杯内壁,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 g.
(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 kg/m3.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用替代的方法(满杯法、标记法、溢水法都属于此类)测量物体的体积.常用水的体积来替代被测物体的体积,即运用V物=V水=计算出.
缺少砝码时用替代法测密度
典例4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芳发现托盘天平没有砝码,她思考后找来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和两只量筒进行实验.
(1)小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天平平衡后,小芳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用量筒取了40 mL的水倒入右盘的烧杯中,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至天平重新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再将左盘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所测液体的体积是 cm3.
(3)小芳按照以上方法测得的待测液体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 kg/m3)
变式4 小林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时,不小心把油撒在了天平的砝码上,导致砝码无法正常使用,于是小林找来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滴管,配合天平(无砝码)、量筒测出了合金块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甲 乙 丙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③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
④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乙所示;
⑤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乙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为V2,如图丙所示;
⑥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则合金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合金= (表达式用操作步骤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按小林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测得合金块的密度值比真实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当不能直接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可以用“水+量筒”辅助测量,如典例4,先测出水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它等效为物体的质量;再通过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