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章 内能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水中放糖后变甜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相互渗透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2、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 B.空气流动形成风C.盐放入水中水变咸 D.树叶落下3、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5、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自来水,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A.6×104 J? B.6×105 J? C.6×106 J? D.6×107 J?6、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7、如图所示,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50 mL的水,再注入50 mL的酒精.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总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8、咸鸭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鸭蛋变咸是一种扩散现象B.鸭蛋变咸是因为内部产生了盐C.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会变成咸鸭蛋D.鸭蛋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了鸭蛋里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都是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理想情况,无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B.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不相等C.物质甲的比热容为2.1×103J/(kg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下列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热 B.钢锯锯断木头,钢锯变热C.两手相互摩擦,手掌变热 D.太阳照射沙子,沙子变热11、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这一现象说明了水的( )A.分子运动很快 B.分子数量很多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12、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13、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固成冰C.一块铁分成两半 D.的水变成的水14、物体的内能是指( )A. 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B. 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C. 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5、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C.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用真空泵收纳羽绒服时其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16、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较大B.在相同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较多C.若让质量相等的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物质的温度升高的少D.2min后,甲的温度升高了30℃二、填空题。17、夏日荷花飘香,这是分子_____的结果。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18、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19、如图所示,甲图中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水煮沸后把活塞推开,这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_________能;乙图中活塞向下压,玻璃筒中的硝化棉燃烧起来,丙图是人用暖气片取暖,丁图是太阳能热水器在接收光能,则乙、丙、丁图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___.20、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水与热水的质量之比是_____,冷水吸收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之比是_____.21、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22、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要吸收热量,这说明质量相等的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冰的内能比水的________;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从微观角度看,取决于分子的________和动能,从宏观角度看,取决于物体的________和温度。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________。23、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 4.2×103 铝 0.88×103煤油 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沙石 0.92×103 铜 0.39×10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一桶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杯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块温度的变化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相等”)铝块温度的变化;在受太阳光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___________(填“慢”或“快”)。24、某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三、实验题。25、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_______(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_______(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 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26、如图1所示,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根据实验情况(不计热量损失)(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2)实验时,应该控制两个玻璃杯中装的水和煤油 相同(填“质量”或“体积”)。(3)根据图2的温度﹣时间图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填“水”或“煤油”)。(4)加热了2min后,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你的判断依据是: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 。(5)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如果烧杯中的水质量是100g,根据图2的温度﹣时间图线,吸收的热量是 J。四、计算题。27、淬火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是指把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在水、油或空气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现将一质量为1.5 kg的金属块加热到420 ℃,然后放在室温为20 ℃的空气中自然冷却。问:(1)金属块在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35 ℃、1 kg的水吸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高多少摄氏度 【已知该金属的比热容为0.49×103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28、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9、一质量为2kg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kg,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c水=4.2×103J/(kg ℃)]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容?第13章 内能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水中放糖后变甜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相互渗透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答案】B2、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 B.空气流动形成风C.盐放入水中水变咸 D.树叶落下【答案】C3、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答案】B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答案】C5、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自来水,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A.6×104 J? B.6×105 J? C.6×106 J? D.6×107 J?【答案】B6、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答案】D7、如图所示,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50 mL的水,再注入50 mL的酒精.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总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答案】A8、咸鸭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鸭蛋变咸是一种扩散现象B.鸭蛋变咸是因为内部产生了盐C.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会变成咸鸭蛋D.鸭蛋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了鸭蛋里【答案】A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都是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理想情况,无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B.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不相等C.物质甲的比热容为2.1×103J/(kg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10、下列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热 B.钢锯锯断木头,钢锯变热C.两手相互摩擦,手掌变热 D.太阳照射沙子,沙子变热【答案】D11、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这一现象说明了水的( )A.分子运动很快 B.分子数量很多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D12、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答案】D13、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固成冰C.一块铁分成两半 D.的水变成的水【答案】B14、物体的内能是指( )A. 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B. 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C. 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答案】D15、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C.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用真空泵收纳羽绒服时其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答案】C 16、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较大B.在相同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较多C.若让质量相等的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物质的温度升高的少D.2min后,甲的温度升高了30℃【答案】C二、填空题。17、夏日荷花飘香,这是分子_____的结果。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答案】无规则运动 原子 斥力18、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答案】温度越高 快19、如图所示,甲图中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水煮沸后把活塞推开,这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_________能;乙图中活塞向下压,玻璃筒中的硝化棉燃烧起来,丙图是人用暖气片取暖,丁图是太阳能热水器在接收光能,则乙、丙、丁图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___.【答案】机械 乙20、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水与热水的质量之比是_____,冷水吸收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之比是_____.【答案】2∶1 1∶121、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增大 做功22、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要吸收热量,这说明质量相等的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冰的内能比水的________;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从微观角度看,取决于分子的________和动能,从宏观角度看,取决于物体的________和温度。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________。【答案】小 势能 状态 高23、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 4.2×103 铝 0.88×103煤油 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沙石 0.92×103 铜 0.39×10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一桶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杯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块温度的变化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相等”)铝块温度的变化;在受太阳光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___________(填“慢”或“快”)。【答案】有关 等于 大于 快24、某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答案】比热容 吸热三、实验题。25、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_______(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_______(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 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答案】(1)逐渐减小 (2)不能 (3)能26、如图1所示,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根据实验情况(不计热量损失)(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2)实验时,应该控制两个玻璃杯中装的水和煤油 相同(填“质量”或“体积”)。(3)根据图2的温度﹣时间图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填“水”或“煤油”)。(4)加热了2min后,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你的判断依据是: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 。(5)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如果烧杯中的水质量是100g,根据图2的温度﹣时间图线,吸收的热量是 J。【答案】(1)秒表 天平; (2)质量(3)水; (4)相等 放出的热量相同(5)提示:Q吸=cmΔt=cm(t﹣t0)四、计算题。27、淬火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是指把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在水、油或空气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现将一质量为1.5 kg的金属块加热到420 ℃,然后放在室温为20 ℃的空气中自然冷却。问:(1)金属块在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35 ℃、1 kg的水吸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高多少摄氏度 【已知该金属的比热容为0.49×103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答案】(1)金属块放出的热量2.94×105 J(2)水升高的温度为100 ℃-35 ℃=65 ℃。28、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29、一质量为2kg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kg,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c水=4.2×103J/(kg ℃)]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容?【答案】(1)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2J;(2)金属块的比热容为0.3×103J/(kg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