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甲、乙、丙表示三种细胞,A、B、C代表细胞生活的三种液体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细胞通过A、B、C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B中含有气体,乙细胞不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C.C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D.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2.运动员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等酸性物质,但运动员血浆的pH却维持在7.35~7.45。这与血浆中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A.Cl B.H PO C.CO3- D.HCO3 3.如图为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中,甲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甲进入乙的量小于甲进入丙的量C.饥饿时,肝糖原从肝细胞进入甲D.肝细胞内Cl 含量低于乙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淋巴管堵塞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说明内环境处于稳态D.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pH稳态与内环境中的某些离子有关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维持相对稳定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就可以保持稳态D.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调节无关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及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决定血浆渗透压的是蛋白质和NaCl,血糖分子与此无关C.运动员长跑时血浆的pH会因乳酸含量增加而下降,但仍处于正常范围D.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一免疫调节下,各个系统和器官协调的结果7.当人遇到突发情况时,心跳加快、瞳孔扩张,此时神经调控情况应该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B.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受到抑制C.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增强以促进营养吸收而应对紧张状况D.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减缓空气刺激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脑干是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C.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入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9.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胞体B.图中的⑤是树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D.轴突外包有髓鞘构成神经纤维10.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如果手无意识碰触到一个发烫的物体,我们往往来不及思索就会迅速缩回手臂。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碰触到发烫物体的神经细胞对的通透性会增大B.上述过程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望梅止渴”和上述反射的类型是不一样的D.不能通过反复刺激建立更多数量的非条件反射11.下列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感受器,其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B.②若受损,针刺指尖可能不能形成痛觉C.⑤为效应器,刺激③也可以发生反射D.③为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中12.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可作用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体细胞B.在反射弧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C.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条件刺激的强化13.熊朝忠,优秀拳击运动员,是我们云南的骄傲。若在一次比赛中,对手为了提高成绩,违规服用兴奋剂。下列关于兴奋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剂具有增强人的兴奋程度、一定时间内提高运动速度等作用B.可卡因通过阻止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分解,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C.可卡因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D.应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14.针刺手指,人会快速抬手避开,并有刺痛感,下图①~⑤表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神经元可接受和释放神经递质B.刺痛感先于抬手动作发生C.电激④处会引起抬手并产生疼痛感D.完成此抬手动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5.下图为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机体内,反射弧中兴奋只能从e向a传导B.d处产生的兴奋可依次传导到c和b处C.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Ⅱ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16.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内脏活动的调控存在着分级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是脑与躯干以及内脏之间的联络通路B.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C.没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也能进行D.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控制1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脑干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B.膀胱的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D.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1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的B.在学习紧张时,多食富含磷脂的食物有利于加强记忆C.大多数人主要负责形象思维的区域是在大脑右半球D.感觉性记忆即为短时记忆19.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人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可能是H区受损所致B.高位截瘫可能使大脑皮层无法对脊髓进行调控C.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饮酒过量会使人语无伦次,对应受影响的区域是大脑皮层20.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C.缩手反射需要将兴奋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后才能发生D.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可能为大脑皮层或脊髓等二、解答题21.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原因和机制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的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1)交感神经属于 系统,该系统还包括 ;当人体处于 (填“兴奋”或“安静”)状态时,其活动占优势,使机体心跳加快。(2)研究发现,肾实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受损能刺激位于肾脏的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使其产生 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并到达下丘脑。下丘脑能够发出神经信号提高交感神经的活性,一方面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增加,另一方面可减少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摄取,可能导致血管 (填“收缩”或“舒张”),血压 (填“升高”或“降低”)。2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 (填序号)组成。(2)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中⑤的通透性增大, (填序号)增多,导致水肿。(3)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序号)。(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将三者的关系表示出来: 。(5)④中存在 ,它们对于维持pH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当人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生的乳酸会与其中的 结合,从而使pH回升稳定。23.图中甲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乙表示是脑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甲中反射弧至少包含 个该单位。(2)图甲中的效应器是由 组成。(3)中枢神经系统除图乙所示结构外还有 ,能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图乙中的 (填标号)。除中枢神经系统外,神经系统还包括 系统。(4)某人喝醉后,走路摇摇晃晃,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 。24.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共同控制。平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膀胱储存的尿液不致外流。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排尿的低级反射的中枢位于 。颈椎损伤的病人 (填“有”或“没有”)排尿反射。(2)若在图中b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a处 (填“有”或“没有”)电位变化,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 。(3)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其原因是 。成年人对排尿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 调节。25.图1中的甲是反射弧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乙是神经纤维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多巴胺有传递兴奋、愉悦心情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 (填“非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图中①为 。③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2)图1乙中A、B、C三处,属于兴奋区的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内侧局部电流 。(3)图2中,轴突末端释放多巴胺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的特点,在多巴胺释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器有 ,该过程完成的信号转换是 。(4)图2中的a是 ,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其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请据此并结合图2分析,吸食可卡因会导致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参考答案1.C2.D3.D4.B5.A6.C7.B8.D9.B10.A11.C12.A13.B14.A15.B16.B17.C18.D19.C20.D21.(1) 自主神经 副交感神经 兴奋(2) 电 收缩 升高22.(1)①④⑥(2)⑥(3)④⑥(4) (5) 缓冲物质NaHCO323.(1) 神经元 3(2)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3) 脊髓 ③ 外周神经(4)小脑24.(1) 脊髓 有(2) 没有 大脑皮层(3) 婴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 分级25.(1) 非条件反射 感受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 B 相同(3) 流动性 线粒体、高尔基体 电信号→化学信号(4) 多巴胺受体 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使多巴胺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