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葫芦岛市义务教育阶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共24小题 满分8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同学们正在考场进行物理考试,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现在考场内的气温约为48℃ B. 现在考场内的大气压约为C. 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0.75m D. 答题所用中性笔受到的重力约为500N2. 2025年春晚,我国自主研发的宇树机器人在舞台上表演了扭秧歌,惊艳世界。当机器人静止在水平舞台上时,它所受的重力( )A. 方向为垂直向下 B. 与它对舞台的压力的三要素相同C. 施力物体是舞台 D. 与舞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 如图,两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车和拉车,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200N,水平向右 B. 200N,水平向左C. 40N,水平向右 D. 40N,水平向左4. 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实验中( )A. 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B. 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减速直线运动C. 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大D. 通过实验现象就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5. 建昌县的白狼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奇峰异石著称,令人向往。周末,甲、乙两同学背着登山包去白狼山远足。他们同时从山脚出发,甲同学走的是路程较长的盘山主路,乙同学走的是路程较短的石梯小路,最后两人在山顶会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在某段水平路面行走时,他对登山包做了功B. 两人会合时,自身和登山包总重更大的同学做功多C. 若乙同学先登顶,则乙同学的功率大D. 若两人同时登顶,则甲同学的功率大6. 下列机械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天平 C. 钢丝钳 D. 船桨7. 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如图,加速上升的火箭( )A. 由于受到惯性继续向上运动 B. 相对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C. 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D. 搭载的航天员的动能不断增大8. 如图,用滑轮组将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此过程中( )A. 绳子自由端受到拉力是75NB. 拉力做的总功为240JC. 若物体提升得越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D. 若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9.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将一个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密度计静止时在杯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两杯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计在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B. 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C. 甲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D. 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 蹦床运动有“空中芭蕾”的美誉。运动员从高处落下,脚与蹦床床面接触后,________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向上的弹力,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________能。11. 为保持道路清洁,常用洒水车冲洗路面。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洒水作业时,它对路面的压强变________,洒水车的动能________。12. 如图(a),将钢尺放在桌面上,伸出桌边的部分较短,在钢尺上面紧压一张较大的白纸。用力快速向下击打伸出桌边的钢尺,钢尺几乎不动,这是由于白纸与桌面间的空气几乎被排尽,白纸上表面在________的作用下,将白纸压在桌子上;如图(b),在白纸的上方吹气,白纸会飘起来,这是由于白纸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_。13. 汉代画像砖上描绘了《史记》中“泗水捞鼎”的情景。如图,两边的人用绳子通过滑轮拉起掉落水中的鼎,使用这种滑轮可以________。鼎缓慢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变________。14. 如图,将自制气压计放在电梯中,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二十楼,细管中水柱的高度会逐渐________。若将自制气压计的玻璃瓶装满水,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15. 如图,向透明塑料管的一端倒水,另一端就有水上升,从结构上看塑料管是________;用它可检验墙上油画的下边框是否水平:将塑料管左端的水面对准下边框的左端,若下边框的右端与塑料管右端的水面________,则油画的下边框是水平的。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 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如图(a),返回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简化图(b)中画出返回舱受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17. 如图(a),踏碓(duì)是我国古代舂(chōng)米工具。使用时用脚踩踏木杠的一端,此时木杠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其简化图如图(b)所示。请在图(b)中画出:(1)动力的力臂;(2)杠杆B点所受的阻力。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18. 某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同一木块,使它沿材料相同的水平长木板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中实验可知:在材料和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_____;(3)图中_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可初步解释,电动汽车因额外增加电池包而需要安装专用耐磨轮胎的原因。(4)图(b)实验中,放在木块上的砝码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5)同学们交流,实验时很难使木块达到(1)的运动要求,且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改进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_。方案一: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下面长木板 方案二: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底部加了轮子的长木板 方案三: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直接拉动下面的长木板19. 某同学游泳时发现,在水中下潜越深压迫感越明显,在海水中这种感受更明显,于是同学们对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器材有: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刻度尺。【问题】根据体验,同学们猜想:①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证据】(1)实验前,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如图(a)所示,则软管内的气压比外界大气压________;取下软管重新安装后,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2)如图(b),把探头放进液体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3)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和方向,并换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 液体 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 水 3 朝上 2.62 水 6 朝上 5.43 水 9 朝上 8.24 水 9 朝下 8.25 水 9 朝左 8.26 水 9 朝右 827 盐水 9 朝右 9.0【解释】(1)对比1、2、3三次实验,得出结论:同种液体,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2)对比________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②;(3)分析实验数据,还能得出结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________。【交流】交流时,同学们发现将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下列措施能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更加明显的是________。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更小的20. 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a),把橡皮泥做成高6cm的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如图(b),将橡皮泥浸入水中,逐渐增大其浸入水中的深度,当橡皮泥分别静止在A、B、C、D、E五个位置时,记录橡皮泥浸入水中的深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析图中数据可知:①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②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③由图C、D、E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水中浸没的深度________。(3)根据图中数据求得橡皮泥的密度________。(水的密度为)(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橡皮泥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是________。A. B. C. D.(5)如图(c),将橡皮泥做成球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与图(b)的相关实验对比,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无关。21. 杆秤是我国古老的称量工具,映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现今的某些场合仍在使用。物理课上,同学们制作了简易杆秤并进行了以下实践学习。【结构认识】(1)如图(a),用一根长度约为40cm的木制筷子作为秤杆,把空小盆系在A点作为秤盘,在B点系一根线作为提纽;(2)用细线系一个20g的钩码作为秤砣,调节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秤砣细线在秤杆上的位置为秤的定盘星O,将此位置标记为0g。此时,秤杆相当于杠杆,B点是杠杆的________。【原理探究】(1)如图(a),在秤盘中逐个添加砝码并调节秤砣细线的位置,使秤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标记每次秤砣细线在秤杆上的位置C和对应的质量,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托盘和砝码总质量/g 36 56 76 96之间距离/cm 5 5 5 5秤砣的质量/g 20 20 20 20之间的距离/cm 9 14 19 ▲(2)参照图(b),把秤盘对秤杆施加的拉力记为动力,之间的距离记为,秤砣对秤杆施加的拉力记为,之间的距离记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当、、、满足________的关系时,秤杆平衡;②表格▲处应填入的数据是________。(3)实验时,调节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________。【刻度标注】给图(a)的杆秤标注刻度,使其称量的分度值为1g,做法如下:(1)确定杆秤的定盘星O;(2)在秤盘中放100g砝码,手提提纽,调节20g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平衡,标记秤砣细线在秤杆上的位置C,并记为100g。(3)在定盘星O到C之间均匀地画上________条刻度线,每一格就表示1g。【改进优化】同学们发现,标注刻度时,刻度线的间距太小。针对这一问题,在保证称量的分度值不变的情况下,请提出一个解决方案:________。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22.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某次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为,海水密度取,g取。求:(1)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2)航母受到的浮力;(3)距离海面5m深处舰身受到海水的压强p;(4)山东舰从渤海驶入黄海(),会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一些。23. 某同学重500N,他从1楼乘坐电梯匀速上升至12楼,用时22s。已知每层楼高3m,双脚与水平电梯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求:(1)他对电梯的压强p;(2)电梯对他做的功W;(3)电梯对他做功的功率P。24. 自行车以其节能、环保、方便等优势深受大众青睐。在跨学科实践课上,某小组开展了研究自行车的活动。【任务一】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自行车从发明到现在经过了多次改进。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了一种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前轮上装有车把和能转动的踏板,如图(a)所示。骑这种自行车在水平路面前行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的。现在的自行车由车架、车轮、车把、踏板、链条和刹车等部件组成。【任务二】研究自行车涉及的物理知识(1)自行车的很多部件由简单机械组成:例如,手闸在刹车时相当于杠杆;骑行时中轴上的踏板和齿盘相当于轮轴;如图(b),自行车起步时,脚踩在踏板的________(填字母)位置用力最小。(2)自行车的某些结构设计与摩擦有关: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①车把套紧套在车把上;②前、后轮都安装在滚动轴承上;③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④链条部分加润滑油;⑤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用力捏闸。(3)自行车的某些使用设计与压强有关:如车座做得较宽大、踏板做得扁而平,都是为了减小压强。某同学在水平地面上给轮胎充气,轮胎内气压越大,轮胎对地面的压强越________。【任务三】分析骑自行车运动的物理知识(1)如图(c),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骑自行车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骑车上坡前,往往用力快速蹬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B.骑车上坡时,走“S”形路线,相当于增加了斜面长,可以省力C.在水平路面匀速转弯时,人和自行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D.在水平路面停止蹬车,车会逐渐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某同学的家和学校间是一条水平直路,他设想:若将家和学校间的路挖成如图(d)所示的形状,上学时骑自行车从A点出发,下坡不捏闸、上坡不蹬车,自行车就能自动到达B点。他的设想在现实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实现。葫芦岛市义务教育阶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共24小题 满分8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D【8题答案】【答案】AD【9题答案】【答案】AC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题答案】【答案】 ①. 床面 ②. 弹性势【11题答案】【答案】 ①. 小 ②. 变小【12题答案】【答案】 ①. 大气压 ②. 小【13题答案】【答案】 ①. 改变力的方向 ②. 大【14题答案】【答案】 ①. 升高 ②. 形状【15题答案】【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相平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题答案】【答案】【17题答案】【答案】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18题答案】【答案】(1) ①. 匀速直线 ②. 二力平衡(2)越大 (3)(a)、(b)(4)0 (5)三【19题答案】【答案】 ①. 密度 ②. 大(高) ③. 深度 ④. 6、7 ⑤.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合理即可给分) ⑥. B【20题答案】【答案】 ①. 0.8 ②.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③. 无关 ④. ⑤. B ⑥. 形状【21题答案】【答案】 ①. 支点 ②. ③. 24 ④. 测量力臂 ⑤. 99 ⑥. 减小秤砣的质量##增大秤盘与提纽的距离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22题答案】【答案】(1)(2)(3)(4)上浮【23题答案】【答案】(1)1×104Pa(2)16500J (3)750W【24题答案】【答案】 ①. 前 ②. C ③. ②④ ④. 大 ⑤. B ⑥. 不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