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板块一按10、8、7、6赋分,不写0分。二、7分,每写对1字得0.5分衬衫 威武 模型 秘密 智慧 蘑菇 负责板块二三、共6分 每句2分(1)一位乡亲激动地说,看到两会期间国家通过的一系列民生政策,他觉得他们村庄往后的日子要有盼头了。只要是合适的拟声词即可 (3)略3分 酌情赋分4分 酌情赋分板块三共20分,1-5题各2分,6题10分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6.①⑥、③⑧、④②、⑦⑩、⑤⑨板块四七、阅读一:1.8分 风从林梢穿过,好像有人在捉迷藏、吹笛子;树木沿着河流、铁路线的两旁排列到远方;火车从交织着树荫的轨道上开过来;树木迎风伫立,守护着大地。2.6分 前四个空,每空1分,“好处”2分 比喻 枝柯和绿叶 云朵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枝叶繁茂、绿意盎然的样子,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树长大后枝叶的形态之美 。3.3分4.4分阅读二:3分 农夫和狮子(答案不唯一,符合文意即可)3分 狮子费了好大劲才逃出来、猎人马上就要追到它了。4分 这种情况指的是狮子在农夫院子里横冲直撞,咬死了好几只羊。3分 A板块五一类文25--21分,二类文20--16分,三类文15分以下《课程标准》阶段性达标测试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题 次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板块五 总 分得 分深厚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无穷的想象力,而想象力能带领我们超越过往……现在,让我们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放飞奇妙想象,踏上展示成果的旅程吧!【板块一:根植传统文化,做文化传承人】(17分)一、默写《绝句》(迟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10分)二、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根据拼音写字词。(7分)穿着chèn shān 的小男孩wēi wǔ 地展示机器人 móxíng ,眼神中藏着科技的mì mì ;雨后森林里,zhìhuì 的探险者继续寻找mó gū ,fù zé记录自然的奥秘。【板块二:多彩传统文化,体验句子之“韵”】(13分)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一位乡亲激动地说:“看到两会期间国家通过的一系列民生政策,我觉得咱们村往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改为转述句)(2分)(2)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照样子,补充下面的句子,使句子更生动)(2分)生鸡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掉到了地上,碎了。(3)根据提供的“开头”续写句子----介绍事物的特点。(2分)你可知道,元宵节灯会上的花灯有多么丰富吗 四、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自己的观察与思考。(3分)例:清晨,太阳跳出地平线,像一个红苹果似的挂在天空。到了正午,太阳刺眼的光芒却让人难以睁开双眼。为什么不同时间的太阳差距这么大 五、昨天(7月1日)下午放学后,三(1)班的王明不小心把他绿色的水杯落在了操场上,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吧。(4分)【板块三:多彩传统文化,体验诗词之“韵”】(20分)六、根据情境写诗句。1.清明时节,天空中下着细雨,杜牧走在路上,看到行人都沉浸在哀伤之中,写下: 。2.王维独自在他乡做客,每到佳节,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他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抒发了这样的情感:3.我们要向优秀的人学习,有了过错就要及时改正,《周易》中说:4.小明总是和调皮捣蛋的同学一起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老师用 这句谚语劝他要和优秀的同学交往。5.春天到了,城市里的花朵大多已经凋谢,游客小张去山区游玩,却发现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他不禁感叹道:“ 。”6.下面的诗句被打乱了,请你按原诗重新配对。(10分)①白云还自散 ②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长江悲已滞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天阶夜色凉如水⑥明月落谁家 ⑦日暮诗成天又雪 ⑧万里念将归 ⑨卧看牵牛织女星 ⑩与梅并作十分春、 、 、 、【板块四:多彩传统文化,体验篇章之“韵”】(35分)七、读短文,完成阅读任务。(一)我梦见我种的树①我梦见我种的树,长大了。②我梦见它们从一棵棵小小的幼苗,开始拔节似的往上长,先是高过我们的头顶,再攀上教室的窗户,慢慢地,它们已经长得很高很高,已经高过我们学校的屋檐,长得比烟囱还高。上面张开的枝柯和绿叶,交织在一起,好像一团团绿色的云朵。③白云从蓝天中飞过。小鸟盘旋着嬉戏,忍不住地赞叹:“瞧,这树长得多么高!”风吹着,从高高的林梢,从那交织在一起的绿色的林梢穿过,好像有什么人在绿叶间捉迷藏,好像有什么人在树枝间吹着笛子……④我梦见我种的树,长大了。⑤我梦见它们排成长长的队伍,从我们学校门口,一棵一棵地,沿着村庄的河流,又沿着铁路线的两旁,和高高的电线杆并排着,一直向前排列,到很远的地方……⑥我梦见我种的树,长大了。⑦从远远的山冈后面,升起一道松散的灰黑的烟柱,铁轨的震动声越来越近——原来是火车开来了,火车从交织着树荫的轨道上开过来了……⑧我梦见它们在很远的地方迎风伫立,阻挡着沙尘肆虐,抵御着暴风雪的袭击,无论风吹雨打,无论四季更迭,它们永远那样坚强地站在那里,守护着大地,给荒野和戈壁带来无限生机……⑨我梦见我种的树,长大了。1.文章围绕“我梦见我种的树,长大了”,写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请借助关键句补充思维导图。(8分)2.读句子,回答问题。上面张开的枝柯和绿叶,交织在一起,好像一团团绿色的云朵。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风从高高的、绿色的林梢穿过,还像什么呢 请仿照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风吹着,从高高的林梢,从那交织在一起的绿色的林梢穿过,好像 ,好像 。4.如果这棵树闯入你的梦里,你会梦见什么奇妙的事呢 发挥想象,写一写吧!(4分)①有一天,百兽之王狮子不小心中了猎人的圈套,它好不容易才挣脱出来。猎人发现后立刻追了上来,很快就要追到了。狮子慌不择路,逃进了一个农夫的家里。②猎人到处找不到狮子,只好回家了。惊魂未定的狮子正想离开农夫家,没想到农夫竟然跑过去,把大门关上了。原来,他想活捉狮子。③狮子一看,发怒了,它在农夫的院子里横冲直撞。它首先闯进了羊圈,咬死了好几只羊,然后又冲向了牛栏,把牛栏里的牛吓得到处乱窜。看到这种情况,农夫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制止狮子,他感到自身难保,于是立刻打开门,把狮子放了出去。④这下子,暴躁的狮子终于走了。农夫看着满院子的死羊,悲叹不已。这时,农夫的妻子回来了,她看到家里这种景象,便询问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对丈夫说:“唉,对于那可怕的狮子,人们躲避都来不及,你却想要活捉它。你真是自讨苦吃啊!”1.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3分)2.短文中加点的词语“好不容易”说明了 ,“慌不择路”的原因是 。(4分)3.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这种情况”指的是什么 (4分)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3分)A.激怒比自己更强大的人,必然会自讨苦吃。B.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抛弃自己特有的长处。C.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真理,要确认自己的目标。D.要学会分辨,不要轻信敌人的话。【板块五:多彩传统文化,体验创作之“韵”】(25分)八、在五彩斑斓的童年画卷里,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人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有的人谦虚善良,乐于助人;有的人能歌善舞,是舞台上的“小明星”……让我们来夸夸身边这些了不起的同学吧!习作要求:1.通过一两件事突出他(她)的主要特征。 2.字体工整,不少于300字。学校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开展了“铭记历史爱中华,缅怀英烈诉初心”的主题活动。 任务一: 瞻红色圣地, 缅怀英烈 一新题型·综合题活动开始,老师先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9分) 天安门广场yì lì( )着一座 xióng wěi( )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人民 zhèng fǔ( )为纪念1840年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中zhuàng liè( )牺牲的先烈而兴建的。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huì jí( )了全国著名的文史学家、建筑学家和技高一筹的工匠。碑身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1.根据拼音补全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5分) 2.“建”和“垂”这两个字容易写错,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建” 字应先写“聿”。 B. “垂”字是独体结构。 C. “建” 字的第四笔是“一”。 D. “垂” 字的第三笔是 “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筹”与文段中“技高一筹”的“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典典制作的竹节人,比其他同学略胜一筹。 B.经过周密筹划,开国大典如期举行。 C.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妈妈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D.制订发展计划时,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二老师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日游击战》浮雕。(14分) 浮雕刻画了军民团结一心,准备抗击敌人的场景。前面是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拿着枪,弯着腰穿过茂密的青纱帐。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他正在 ① 。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 好像在说: “ ② ”。 1.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填序号)。(10分) ①热血 ( ) ( ) ②全神( ) ( ) ③自( ) 自( ) ④别出 ( ) ( ) ⑤汹涌 ( ) ( ) ⑥壮烈( ) ( ) 我 地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这幅浮雕,内心就像大海一样 。我不由得想起《狼牙山五壮士》中令人 的战斗场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 的英雄赞歌。2.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补全讲解内容。(4分) ① ② 参加活动的典典心潮澎湃,即兴作了个演讲。(12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的典典,今天我给大家作个演讲。 中国文化的内涵博大、丰富。 那一花一草, 一树一石, 皆能表现。 那一轮月,是中国文化的情感。 “野旷天低树, ”, 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和愁闷;“ ,清风半夜鸣蝉”,此月是辛弃疾夏夜月下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那一汪水,是中国文化的性格。 “红军不怕远征难, ”, 那水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 一往无前的勇气…… 那一群人,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他们是陆游“ ” 的忧国精神,是李纲“祖宗疆土, , ” 的豪迈誓言,是曹植“捐躯赴国难, ”的英雄气概。他们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德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样有内涵的文化,需要我们薪火相传,更需要我们代代守护! 谢谢大家! 1.在演讲稿的横线上补全名句。(7分) 2.演讲稿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1分) 他们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德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 3.为了让典典的演讲更精彩,下列建议不适合的一项是( ) (2分) A.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调整内容。 B.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C.演讲时不用太关注语速、语调和内容。 D.演讲时观点要鲜明,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说明观点。 4.若在演讲稿中再引用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下面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 (2分) A.在戏曲社团中了解脸谱色彩的秘密。 B.在积累的古诗中,发现诗中“柳”字意象。 C.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壮烈牺牲。 D.学习《穷人》,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善良。任务二: 讲红色故事, 铭记历史 四活动设置了“听我讲红色人物”环节,同学们踊跃分享。(17分) 1.典典分享了“蔡和森”的资料。(10分) 【人物名片】 中文名蔡和森生卒年1895—1931民族汉籍贯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主要作品《蔡和森文集》主要成就1920年, 蔡和森提出了“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他是“中国共产党”名称提出第一人, 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人物经历】 蔡和森同志在双峰高小求学时,南京政府发出剪辫子的号召。蔡和森觉得应该用实际行动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长辫子剪掉了。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剪了辫子,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 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蔡和森与毛泽东成了志同道合的学友。 1919年,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7月,蔡和森与工学世界社成员开会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同年,蔡和森在法国发起了建党活动,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任总支书记。1921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 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蔡和森在香港被捕,随即被港英当局引渡到广州。1931年8月,蔡和森在广州英勇就义。 【后世纪念】 蔡和森纪念馆,位于双峰县复兴路与书院路交会处。1987年建成开馆,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馆前为蔡和森广场,中央矗立着9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 开放时间: 每天8: 30—17: 00 【人物评价】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邓小平于1979年为他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1)从资料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1931年, 蔡和森牺牲。 B.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创始人。 C.蔡和森在法国英勇就义。 D.蔡和森于1931 年在广州被捕。 (2)明明正在观看关于建党的电影,下列哪个人物最不可能在电影中出现 ( )(2分) A.周恩来 B.蔡和森 C.毛泽东 D.张桂梅 9(3)建党103周年之际,六年级(1)班的白老师想带全班50名同学进行革命教育社会实践,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2分) A.组织全班同学一起阅读《蔡和森文集》。 B.组织全班同学周末早上集合,8点准时进入蔡和森纪念馆参观。 C.给全班同学布置搜集其他名人对蔡和森的评价的任务,在课堂上交流分享。 D.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有关蔡和森的影视作品,感受人物魅力。 (4)蔡和森一首词中有:“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结合上述资料,谈谈你对这两句词的理解,并说说这两句给你的启示。(4分) 2.聪聪分享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7分)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给选文拟写一个小标题: 。(1分) (2)五位战士身陷绝境,但是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原因是 。(2分) (3)下面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2分) A. “这声音”指的是五位战士跳崖时的口号声。 B.这两句话赞扬了五位战士的壮举,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C.这两句话感人至深,充分显示了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选文在描写战士们跳崖时,先写了马宝玉,又写了战士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任务三: 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 五学科素养·文化自信活动中,学校还开展了“学习红色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5分) 1.在学校的“长征精神”展览馆中,有同学们亲手绘制的长征路线图,有同学们收集的有关长征的10图文资料及诗文作品,下面是其中的一幅作品。 这幅书法作品中的诗题是《 》,诗中最能概括红军精神的诗句是:“ , 。” (3分) 2.学校号召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同学推荐“红色经典”阅读书目,以下合适的书目有( )(多选)(2分) A.《小英雄雨来》 B.《红岩》 C.《童年》 D.《爱的教育》 六下面是“红色经典好书推荐”活动中典典推荐的一个故事片段,请完成练习。(13分) 无名英雄 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了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这列火车被征用了!”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拒绝说: “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 “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却瞪着他:“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 ”他不敢瞅她,也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③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重伤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有的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有的伤员匍匐着爬到车厢门口掉下了火车,还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着,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向了战火纷飞的前线。// 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他跳下火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莱枯枝。 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都死啦!炸死啦!美军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玛尼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大伯留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1.短文用“//”将小说分成了五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情节补充完整。(3分) 接受任务→( ) →( )→( ) →留下遗言 2.读第③段,对于此处环境描写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写出了当时天气的寒冷。 B.突出了当时战况的紧急。 C.反映了大伯是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 D.暗示了女军人和重伤员牺牲的结局。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加点词的意思,再完成练习。(3分) A.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 B.一位朝鲜阿玛尼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1)句A 中大伯“左右为难”,是因为如果征用火车, ;如果不征用火车, 。 (2) 句B中的“噩耗”指 。 4.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完成练习。(2分) (1)从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夏天光是一个 的人。 (2)从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大伯是一个 的人。 5.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链接材料】 青山忠骨,英雄归来。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接运回国。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任务四: 写强国梦, 诉少年初心 七在这次活动中,你深有感悟。(共30分) 新时代强国的“长征路”和人生的“长征路”,在这两条路上,你会留下怎样的精彩故事 请展开想象,以“我的强国梦”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有条理,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学校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开展了“铭记历史爱中华,缅怀英烈诉初心”的主题活动。 任务一: 瞻红色圣地, 缅怀英烈 一新题型·综合题活动开始,老师先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9分) 天安门广场yì lì( )着一座 xióng wěi( )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人民 zhèng fǔ( )为纪念1840年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中zhuàng liè( )牺牲的先烈而兴建的。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huì jí( )了全国著名的文史学家、建筑学家和技高一筹的工匠。碑身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1.根据拼音补全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5分) 2.“建”和“垂”这两个字容易写错,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建” 字应先写“聿”。 B. “垂”字是独体结构。 C. “建” 字的第四笔是“一”。 D. “垂” 字的第三笔是 “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筹”与文段中“技高一筹”的“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典典制作的竹节人,比其他同学略胜一筹。 B.经过周密筹划,开国大典如期举行。 C.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妈妈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D.制订发展计划时,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二老师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日游击战》浮雕。(14分) 浮雕刻画了军民团结一心,准备抗击敌人的场景。前面是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拿着枪,弯着腰穿过茂密的青纱帐。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他正在 ① 。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 好像在说: “ ② ”。 1.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填序号)。(10分) ①热血 ( ) ( ) ②全神( ) ( ) ③自( ) 自( ) ④别出 ( ) ( ) ⑤汹涌 ( ) ( ) ⑥壮烈( ) ( ) 我 地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这幅浮雕,内心就像大海一样 。我不由得想起《狼牙山五壮士》中令人 的战斗场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 的英雄赞歌。2.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补全讲解内容。(4分) ① ② 参加活动的典典心潮澎湃,即兴作了个演讲。(12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的典典,今天我给大家作个演讲。 中国文化的内涵博大、丰富。 那一花一草, 一树一石, 皆能表现。 那一轮月,是中国文化的情感。 “野旷天低树, ”, 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和愁闷;“ ,清风半夜鸣蝉”,此月是辛弃疾夏夜月下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那一汪水,是中国文化的性格。 “红军不怕远征难, ”, 那水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 一往无前的勇气…… 那一群人,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他们是陆游“ ” 的忧国精神,是李纲“祖宗疆土, , ” 的豪迈誓言,是曹植“捐躯赴国难, ”的英雄气概。他们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德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样有内涵的文化,需要我们薪火相传,更需要我们代代守护! 谢谢大家! 1.在演讲稿的横线上补全名句。(7分) 2.演讲稿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1分) 他们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德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 3.为了让典典的演讲更精彩,下列建议不适合的一项是( ) (2分) A.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调整内容。 B.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C.演讲时不用太关注语速、语调和内容。 D.演讲时观点要鲜明,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说明观点。 4.若在演讲稿中再引用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下面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 (2分) A.在戏曲社团中了解脸谱色彩的秘密。 B.在积累的古诗中,发现诗中“柳”字意象。 C.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壮烈牺牲。 D.学习《穷人》,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善良。任务二: 讲红色故事, 铭记历史 四活动设置了“听我讲红色人物”环节,同学们踊跃分享。(17分) 1.典典分享了“蔡和森”的资料。(10分) 【人物名片】 中文名蔡和森生卒年1895—1931民族汉籍贯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主要作品《蔡和森文集》主要成就1920年, 蔡和森提出了“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他是“中国共产党”名称提出第一人, 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人物经历】 蔡和森同志在双峰高小求学时,南京政府发出剪辫子的号召。蔡和森觉得应该用实际行动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长辫子剪掉了。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剪了辫子,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 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蔡和森与毛泽东成了志同道合的学友。 1919年,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7月,蔡和森与工学世界社成员开会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同年,蔡和森在法国发起了建党活动,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任总支书记。1921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 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蔡和森在香港被捕,随即被港英当局引渡到广州。1931年8月,蔡和森在广州英勇就义。 【后世纪念】 蔡和森纪念馆,位于双峰县复兴路与书院路交会处。1987年建成开馆,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馆前为蔡和森广场,中央矗立着9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 开放时间: 每天8: 30—17: 00 【人物评价】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邓小平于1979年为他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1)从资料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1931年, 蔡和森牺牲。 B.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创始人。 C.蔡和森在法国英勇就义。 D.蔡和森于1931 年在广州被捕。 (2)明明正在观看关于建党的电影,下列哪个人物最不可能在电影中出现 ( )(2分) A.周恩来 B.蔡和森 C.毛泽东 D.张桂梅 9(3)建党103周年之际,六年级(1)班的白老师想带全班50名同学进行革命教育社会实践,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2分) A.组织全班同学一起阅读《蔡和森文集》。 B.组织全班同学周末早上集合,8点准时进入蔡和森纪念馆参观。 C.给全班同学布置搜集其他名人对蔡和森的评价的任务,在课堂上交流分享。 D.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有关蔡和森的影视作品,感受人物魅力。 (4)蔡和森一首词中有:“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结合上述资料,谈谈你对这两句词的理解,并说说这两句给你的启示。(4分) 2.聪聪分享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7分)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给选文拟写一个小标题: 。(1分) (2)五位战士身陷绝境,但是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原因是 。(2分) (3)下面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2分) A. “这声音”指的是五位战士跳崖时的口号声。 B.这两句话赞扬了五位战士的壮举,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C.这两句话感人至深,充分显示了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选文在描写战士们跳崖时,先写了马宝玉,又写了战士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任务三: 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 五学科素养·文化自信活动中,学校还开展了“学习红色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5分) 1.在学校的“长征精神”展览馆中,有同学们亲手绘制的长征路线图,有同学们收集的有关长征的10图文资料及诗文作品,下面是其中的一幅作品。 这幅书法作品中的诗题是《 》,诗中最能概括红军精神的诗句是:“ , 。” (3分) 2.学校号召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同学推荐“红色经典”阅读书目,以下合适的书目有( )(多选)(2分) A.《小英雄雨来》 B.《红岩》 C.《童年》 D.《爱的教育》 六下面是“红色经典好书推荐”活动中典典推荐的一个故事片段,请完成练习。(13分) 无名英雄 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了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这列火车被征用了!”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拒绝说: “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 “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却瞪着他:“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 ”他不敢瞅她,也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③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重伤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有的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有的伤员匍匐着爬到车厢门口掉下了火车,还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着,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向了战火纷飞的前线。// 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他跳下火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莱枯枝。 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都死啦!炸死啦!美军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玛尼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大伯留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1.短文用“//”将小说分成了五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情节补充完整。(3分) 接受任务→( ) →( )→( ) →留下遗言 2.读第③段,对于此处环境描写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写出了当时天气的寒冷。 B.突出了当时战况的紧急。 C.反映了大伯是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 D.暗示了女军人和重伤员牺牲的结局。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加点词的意思,再完成练习。(3分) A.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 B.一位朝鲜阿玛尼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1)句A 中大伯“左右为难”,是因为如果征用火车, ;如果不征用火车, 。 (2) 句B中的“噩耗”指 。 4.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完成练习。(2分) (1)从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夏天光是一个 的人。 (2)从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大伯是一个 的人。 5.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链接材料】 青山忠骨,英雄归来。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接运回国。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任务四: 写强国梦, 诉少年初心 七在这次活动中,你深有感悟。(共30分) 新时代强国的“长征路”和人生的“长征路”,在这两条路上,你会留下怎样的精彩故事 请展开想象,以“我的强国梦”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有条理,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学校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开展了“铭记历史爱中华,缅怀英烈诉初心”的主题活动。 任务一: 瞻红色圣地, 缅怀英烈 一新题型·综合题活动开始,老师先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9分) 天安门广场yì lì( )着一座 xióng wěi( )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人民 zhèng fǔ( )为纪念1840年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中zhuàng liè( )牺牲的先烈而兴建的。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huì jí( )了全国著名的文史学家、建筑学家和技高一筹的工匠。碑身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1.根据拼音补全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5分) 2.“建”和“垂”这两个字容易写错,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建” 字应先写“聿”。 B. “垂”字是独体结构。 C. “建” 字的第四笔是“一”。 D. “垂” 字的第三笔是 “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筹”与文段中“技高一筹”的“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典典制作的竹节人,比其他同学略胜一筹。 B.经过周密筹划,开国大典如期举行。 C.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妈妈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D.制订发展计划时,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二老师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日游击战》浮雕。(14分) 浮雕刻画了军民团结一心,准备抗击敌人的场景。前面是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拿着枪,弯着腰穿过茂密的青纱帐。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他正在 ① 。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 好像在说: “ ② ”。 1.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填序号)。(10分) ①热血 ( ) ( ) ②全神( ) ( ) ③自( ) 自( ) ④别出 ( ) ( ) ⑤汹涌 ( ) ( ) ⑥壮烈( ) ( ) 我 地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这幅浮雕,内心就像大海一样 。我不由得想起《狼牙山五壮士》中令人 的战斗场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 的英雄赞歌。2.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补全讲解内容。(4分) ① ② 参加活动的典典心潮澎湃,即兴作了个演讲。(12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的典典,今天我给大家作个演讲。 中国文化的内涵博大、丰富。 那一花一草, 一树一石, 皆能表现。 那一轮月,是中国文化的情感。 “野旷天低树, ”, 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和愁闷;“ ,清风半夜鸣蝉”,此月是辛弃疾夏夜月下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那一汪水,是中国文化的性格。 “红军不怕远征难, ”, 那水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 一往无前的勇气…… 那一群人,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他们是陆游“ ” 的忧国精神,是李纲“祖宗疆土, , ” 的豪迈誓言,是曹植“捐躯赴国难, ”的英雄气概。他们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德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样有内涵的文化,需要我们薪火相传,更需要我们代代守护! 谢谢大家! 1.在演讲稿的横线上补全名句。(7分) 2.演讲稿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1分) 他们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德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 3.为了让典典的演讲更精彩,下列建议不适合的一项是( ) (2分) A.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调整内容。 B.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C.演讲时不用太关注语速、语调和内容。 D.演讲时观点要鲜明,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说明观点。 4.若在演讲稿中再引用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下面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 (2分) A.在戏曲社团中了解脸谱色彩的秘密。 B.在积累的古诗中,发现诗中“柳”字意象。 C.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壮烈牺牲。 D.学习《穷人》,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善良。任务二: 讲红色故事, 铭记历史 四活动设置了“听我讲红色人物”环节,同学们踊跃分享。(17分) 1.典典分享了“蔡和森”的资料。(10分) 【人物名片】 中文名蔡和森生卒年1895—1931民族汉籍贯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主要作品《蔡和森文集》主要成就1920年, 蔡和森提出了“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他是“中国共产党”名称提出第一人, 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人物经历】 蔡和森同志在双峰高小求学时,南京政府发出剪辫子的号召。蔡和森觉得应该用实际行动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长辫子剪掉了。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剪了辫子,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 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蔡和森与毛泽东成了志同道合的学友。 1919年,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7月,蔡和森与工学世界社成员开会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同年,蔡和森在法国发起了建党活动,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任总支书记。1921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 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蔡和森在香港被捕,随即被港英当局引渡到广州。1931年8月,蔡和森在广州英勇就义。 【后世纪念】 蔡和森纪念馆,位于双峰县复兴路与书院路交会处。1987年建成开馆,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馆前为蔡和森广场,中央矗立着9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 开放时间: 每天8: 30—17: 00 【人物评价】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邓小平于1979年为他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1)从资料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1931年, 蔡和森牺牲。 B.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创始人。 C.蔡和森在法国英勇就义。 D.蔡和森于1931 年在广州被捕。 (2)明明正在观看关于建党的电影,下列哪个人物最不可能在电影中出现 ( )(2分) A.周恩来 B.蔡和森 C.毛泽东 D.张桂梅 9(3)建党103周年之际,六年级(1)班的白老师想带全班50名同学进行革命教育社会实践,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2分) A.组织全班同学一起阅读《蔡和森文集》。 B.组织全班同学周末早上集合,8点准时进入蔡和森纪念馆参观。 C.给全班同学布置搜集其他名人对蔡和森的评价的任务,在课堂上交流分享。 D.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有关蔡和森的影视作品,感受人物魅力。 (4)蔡和森一首词中有:“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结合上述资料,谈谈你对这两句词的理解,并说说这两句给你的启示。(4分) 2.聪聪分享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7分)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给选文拟写一个小标题: 。(1分) (2)五位战士身陷绝境,但是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原因是 。(2分) (3)下面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2分) A. “这声音”指的是五位战士跳崖时的口号声。 B.这两句话赞扬了五位战士的壮举,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C.这两句话感人至深,充分显示了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选文在描写战士们跳崖时,先写了马宝玉,又写了战士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任务三: 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 五学科素养·文化自信活动中,学校还开展了“学习红色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5分) 1.在学校的“长征精神”展览馆中,有同学们亲手绘制的长征路线图,有同学们收集的有关长征的10图文资料及诗文作品,下面是其中的一幅作品。 这幅书法作品中的诗题是《 》,诗中最能概括红军精神的诗句是:“ , 。” (3分) 2.学校号召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同学推荐“红色经典”阅读书目,以下合适的书目有( )(多选)(2分) A.《小英雄雨来》 B.《红岩》 C.《童年》 D.《爱的教育》 六下面是“红色经典好书推荐”活动中典典推荐的一个故事片段,请完成练习。(13分) 无名英雄 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了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这列火车被征用了!”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拒绝说: “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 “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却瞪着他:“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 ”他不敢瞅她,也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③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重伤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有的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有的伤员匍匐着爬到车厢门口掉下了火车,还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着,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向了战火纷飞的前线。// 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他跳下火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莱枯枝。 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都死啦!炸死啦!美军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玛尼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大伯留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1.短文用“//”将小说分成了五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情节补充完整。(3分) 接受任务→( ) →( )→( ) →留下遗言 2.读第③段,对于此处环境描写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写出了当时天气的寒冷。 B.突出了当时战况的紧急。 C.反映了大伯是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 D.暗示了女军人和重伤员牺牲的结局。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加点词的意思,再完成练习。(3分) A.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 B.一位朝鲜阿玛尼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1)句A 中大伯“左右为难”,是因为如果征用火车, ;如果不征用火车, 。 (2) 句B中的“噩耗”指 。 4.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完成练习。(2分) (1)从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夏天光是一个 的人。 (2)从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大伯是一个 的人。 5.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链接材料】 青山忠骨,英雄归来。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接运回国。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任务四: 写强国梦, 诉少年初心 七在这次活动中,你深有感悟。(共30分) 新时代强国的“长征路”和人生的“长征路”,在这两条路上,你会留下怎样的精彩故事 请展开想象,以“我的强国梦”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有条理,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答案.docx (教研室提供)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