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题 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 第一节《位置与疆域》 课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 第2课时备课人 教材 粤教版初中地理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素养目标 1. 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地图,准确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明确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构建对我国疆域的整体认知。2.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气候、农业、交通、对外联系等多个角度,理解地理位置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 地理实践力:能够在地图上查找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4.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我国辽阔的疆域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多样的空间,树立热爱祖国、保护国土的意识,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开篇章节。教材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入手,介绍了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阐述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接着讲述我国辽阔的疆域,包括领土面积、四至点、濒临的海洋、岛屿、海峡,以及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教材内容以地图为载体,直观形象,为后续学习我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等内容奠定基础,具有开篇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位置概念和复杂的疆域知识,理解起来仍有一定难度。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定兴趣,好奇心较强,渴望了解更多关于祖国的地理知识。然而,部分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学习目标 运用中国政区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重难点 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新课导入 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我 国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行 政区划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我国宪法规定,国家 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学生们自主学习我国三级行政区划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 34个省级行政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各级行政区政府所在地称 为行政中心。 2、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23个省 省是中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地方最高行政区域名,源于古代省制。唐有三省六部,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路(行政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后简称为“省”,“省”由此发展而来。 5个自治区 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地方政府在内部事务方面会拥有比其他省级行政区更高的自主空间。 4个直辖市 直辖市,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市。直辖市往往有较大的建成区、较多的居住人口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2个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的行政区域。行政级别与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同。 顺 口 溜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二、探究活动 读图1-1-7和表1-1-1,思考下列问题。 1.40°N纬线、120°E经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我国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分别有哪些? 3.山东省、江西省、广东省的简称是怎么来的? 山东省(简称:鲁) 山东是古代齐鲁两国的核心区域(齐在东、鲁在西)。虽然齐国在历史上更强盛,但鲁国因是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文化影响力更深远,且“鲁”字在典籍中使用更广泛,故简称“鲁”。 江西省(简称:赣) 因省内最大河流赣江贯穿全境,而赣江名称源于古代“赣越”部族及地理标识(如赣县)。自唐代起,“赣”逐渐成为江西地区的代称,明清设江西省后,便以“赣”为简称。 广东省(简称:粤) “粤”是古代对南方沿海一带(尤其是岭南地区)的统称,早在《汉书》中就有“南粤”的记载,特指岭南百越族群的聚居地。明清时期,广东地区属“广东省”,因历史上“粤”长期作为这一区域的代称,故简称“粤”。 为什么有些省级行政区名称“成对”出现 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有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人们常用“两湖两广两河山”加以概括。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为什么会成对出现?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按相对地理位置命名是省级行政区命名的方法之一。湖南、湖北因分别位于洞庭湖以南、以北而得名,河南、河北因分别位于古黄河以南、以北而得名,山东、山西古时一般泛指太行山以东、以西的广大地区。广东、广西分别沿用了宋代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的简称。 读图,找出哪些省区有两个简称。 一省两简称的: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 取全名中的一个字的有: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新、港、台等 陕或秦 用本省区历史名称的:冀、豫、鲁、粤、琼、渝、 蜀、黔、滇、鄂、桂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江) 、赣(江) 、湘(江) 、皖(山) 三、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沿长江干流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沿黄河干流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找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份并说出其简称、行政中心。 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知多少?特殊省区 案例学习 三沙市成立于2012年7月24日,隶属海南省。三沙市下设西沙区、南 沙区,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市人民政 府驻地位于西沙区永兴岛,全市陆海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位置 最南、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 三沙市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我国开展贸易和生产活动 的重要场所。三沙市的 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加 强我国对西沙群岛、中 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 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 和开发建设,保护南海 海洋环境。 国家根据地理条件、经济联系、历史传统、地区差异等因素,进行行政区划,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请以家乡所在行政区为例,查找资料,简述其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观察地图,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运用地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观察案例地图,思考问题,运用所学地图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读图1-1-7和表1-1-1,思考下列问题。 1.40°N纬线、120°E经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2.我国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分别有哪些? 3.山东省、江西省、广东省的简称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有些省级行政区名称“成对”出现 读图,找出哪些省区有两个简称。 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沿长江干流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沿黄河干流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找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份并说出其简称、行政中心。 特殊省区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知识整合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地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深入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 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深对我国疆域的认识。 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环节三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内容重难点知识,加深印象。 出示本节知识结构框架,简要小结重难点知识。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A类作业 练习:《分层练》 B类作业 理解记忆:我国的行政区划课堂练习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造福人类到中国空间站开门纳客,中国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酒泉、文昌、西昌、太原所在省的简称分别是( ) A.陕、琼、川、晋 B.陇、琼、川、晋 C.甘、海、川、鲁 D.豫、琼、滇、冀 2.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A.三亚 B.大同 C.成都 D.敦煌 答案: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