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按10、8、7、6赋分,不写0分。
6分,每字0.5分 觉察 眨眼 花蕊 清脆 书籍 寂寞
共14分,1.略 6分 2.B 4分 3. B 4分
10分,每句1分,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读书须用意 其一人专心致志
苟日新 日日新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五、共40分
(一)17分
3分 借故拒绝 送苹果 让罗杰斯刷墙
6分 其中情节2分,原因4分 汤姆刷墙时看见罗杰斯走过来,特意刷得灵巧,目的是吸引罗杰斯的注意,激发他想要刷墙的兴趣,这样的情节真实而又引人入胜。
3分 ABD
3.5分 我认为汤姆是一个机智、顽皮、善于揣摩别人心理的孩子。刷墙时,他特意刷得灵巧,吸引罗杰斯,激发他的兴趣;当罗杰斯请求刷墙时,汤姆故意拒绝,更加激发罗杰斯想刷墙的兴趣,还让罗杰斯以苹果相送。
(二)23分
1.3分 这株柳树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并且长得枝繁叶茂。
2.3分对这棵柳树的敬畏 3.D 3分
4.2加4分 对比 通过把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与作者家乡水边的柳树进行比较,突出了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顽强、有超乎想象的毅力、坚韧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2加6分 在生长环境恶劣的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存活的可能性极低。 (示例)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要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都要以顽强的毅力同命运作斗争,活出自己的精彩。
六、作文30分
一类文30--25分;二类文24--20分,三类文19---15分,四类文14分以下。(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课程标准》阶段性达标测试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说明:试卷共6页,6道题,满分11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现在请你搭乘“时光号”成长列车,从“小学站”出发,驶向“新征程”。列车沿途设有多个“成长车厢”,每个车厢都藏着不同的任务——整理启程的“行李”,欣赏窗外的“风景”,记录旅途的“感悟”。请带上你的语文素养行囊,完成任务,让这趟旅程成为你六年成长的最美印记!
(

)一、古诗站台---王维曾于渭城驿亭送友人,写下千古传诵的佳作。请完整默写《送元二使安西》,横写竖写都可以,要求字体美观,行款整齐。(10分)
二、行李安检---根据拼音和语境将词语补充完整。(6分)
时光在我们没有juéchá( )的时候zhǎyǎn( )而过。校园里,huāruǐ( )初绽的绝美,同学们qīngcuì( )的读书声,运动场上响彻云霄的喝彩......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留恋。我忘不了图书馆的shūjí( )让我们开阔眼界;忘不了同学们的欢笑帮我赶走jìmò( );更忘不了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
三、车厢广播---句子魔法师。(14分)
1.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兴奋,请根据这样的心情描写
来站台时路上的景物。(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业在即,六年级同学制作手抄报,写下祝福。下面不适合的一句是( )。(4分)
A.给母校的赠言: 在这里,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学习做人的真谛,孕育远大的理想。
B.给恩师的赠言: 同窗数载凝成无数美好瞬间,在我的记忆之中,无法抹去。
C.给同学的赠言: 不管未来有多遥远,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D.给自己的感言:自爱,自立,自强……这一切将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领先。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六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准备筹建“红色经典阅读馆”,其中推荐语表述不恰当的是( )。(4分)
A.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为了炸毁敌人的碉堡,他以身体做支架,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就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B.如果你想诵读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下的自述,一起阅读《灯光》吧。
C.《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父亲刻骨铭心的记忆,父亲的名字叫李大钊。
D.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的英雄壮举至今令人感动,请和我一起走进《狼牙山五壮士》。
四、车票核对---文化小侦探。(10分)
临近毕业,我想把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送给多年来润物无声、细心呵护我的老师。朋友要去外地读初中了,他觉得很伤心,担心以后找不到我们这样的好朋友,我用高适的诗句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后的道路中,我想告诉同学们,青春的底色要靠奋斗来擦亮,追梦途中,我们要有“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的专心,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日新”的恒心,要有“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信心。
五、沿途美景---阅读达人秀 。(40分)
短文一: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这倒是件新鲜事。于是本·罗杰斯停止了啃苹泉。汤姆灵巧地用刷子来回着,不时地停下来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在这补一刷,在那补一刷,然后再打量一下效果。罗杰斯仔细地观看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被吸引住了。后来他说:“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立刻又改变了主意:“不,不行,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墙可是非常挑剔。这可是当街的一面呀,不过要是屋后面的,你刷刷倒也无妨,姨妈也不会在乎。刷这墙一定得非常出色才行,我估计一千个孩子,哦,或许在两千个孩子里,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干得合她心意呢!”
“哦,是吗 ……嘿,来吧,汤姆,让我试试。只稍微一试,我一定能够刷好。”
“罗杰斯,我倒是愿意。可是,波莉阿姨--唉,吉姆想刷,可她不叫他刷;希德也想干,她也不让希德干。要是你来摆弄这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啊,没事,我会小心仔细的。还是让我来试试吧。我把苹果全给你。”
汤姆把刷子让给罗杰斯,脸上显示出不情愿,可心里已经乐翻了天。
当罗杰斯在阳光下午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而汤姆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举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街上不断有男孩经过,他们最初都想来开开玩笑,但最后都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刷墙。罗杰斯过后是比利,然后又换了约翰尼,一个接着一个,他们都是用自己心爱的玩具来换取这难得的干活机会。等到下午快过了一半的时候,早上还是个贫困潦倒的穷小子,现在一下子变成腰缠万贯的富翁了。
1.选文记叙罗杰斯和汤姆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根据情节的发展,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喜欢哪一处情节及其理由。 (9分)
罗杰斯 1.啃苹果 3.请求刷墙 5._________ 7.如愿回到座位
汤姆 2.灵巧刷墙 4.__________ 6.___________ 8.吃苹果
我喜欢_____处情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杰斯请求刷墙,汤姆编了哪些理由拒绝 ( )(多选)(3分)
A.吉姆想刷,波莉姨妈不叫他刷。 B.波莉姨妈从一两千孩子中没挑中一个。
C.罗杰斯也想刷,波莉姨妈不叫他刷。D.希德也想干,波莉姨妈也不让他干。
3.你认为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结合相关内容,简述其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 青海高原一株柳
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③青海高原有着广袤无垠的原野,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面对这景象,我的心头总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土地,根本看不到其他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成为高原上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人合抱那么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树枝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然屹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⑥我家乡的灞(bà)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作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每每我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家乡水边的柳树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会发芽、生长,两三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竟然相差这么远!
⑦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儿生存下来,终于成为高原上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⑧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1.作者说“这是一颗神奇的柳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第②自然段中,通过“望而生畏”一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3.作者在第④自然段中对高原的环境进行了描写,下列对这部分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部分内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原的简洁、开阔、苍茫。
B.这部分内容是多余的,仅仅写出了高原的特点,对于体现文中这株柳树的特点没有任何意义。
C.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文中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表明了这株柳树成为壮观的风景得益于良好的环境。
D.这部分内容表现出了文中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之恶劣,突出了这株柳树的生命力之顽强。
4.第⑥自然段中,作者写家乡水边的柳树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九十九条死亡之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中,我们获得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六.终点站留言---看我的“文采”。(30分)
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小学六年的学习画卷即将合上。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请自定题目,选择记忆中难忘的的人或事,写一篇习作。要写出真情实感,有条理表述,内容具体,字体工整,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