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2.1地形-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2.1地形-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地形
【区域认知】
1.阅读我国地形图,准确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熟知我国地形的空间布局。
2.阅读地图,归纳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明确各类地形在全国面积中的占比情况,构建中国地形结构的整体概念 。
【综合思维】
1.结合板块运动、内外力作用等知识,分析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的形成原因,理解地形演变的动态过程。
2.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等角度,探讨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交通等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建立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思维体系。
【地理实践力】
1.学会阅读和使用等高线地形图,能通过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识别山谷、山脊等地形部位,计算相对高度和坡度,提升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
2.开展实地考察,观察家乡或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描述地形地貌特点,并分析其对当地经济活动、居民生活的影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人地协调观】
1.认识到不同地形条件下人类活动应因地制宜,如山区发展林业、旅游业,平原发展耕作业等,理解人类与地形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关注因不合理人类活动对地形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读图,完成1-3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地形具备的特点是( )
①地形平坦广阔 ②地形类型单一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形类型多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左图中山脉①是指( )
A.秦岭 B.昆仑山 C.横断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3.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区面积广大,利于林业、采矿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B.阶梯交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西高东低的地势使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D.复杂的地形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读图,完成4-6题。
4.与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最接近的是( )
A.7000米 B.4000米 C.2000米 D.500米
5.我国位于亚洲东部,长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条河流的流向均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6.在青藏高原能看到的景观是( )
① B.② C.③ D.④
读“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36°N)”,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位于第一级阶梯
B.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向海洋倾斜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8.这一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中西部的降水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B.许多河流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地势低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地区地势较高,为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9.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
A.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分界线
B.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如图为我国四条重要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山脉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大兴安岭 B.②是天山山脉
C.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D.祁连山脉是东西走向
11.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黄土高原 B.乙为塔里木盆地
C.丙为东南丘陵 D.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1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不属于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部门是( )
A.林业 B.牧业 C.采矿业 D.种植业
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如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甲山脉的名称和走向分别是( )
A.太行山 东北一西南走向 B.阴山 东西走向
C.大兴安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 D.贺兰山 南北走向
14.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其中阶梯A为我国____级阶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5.下列选项中,描述字母A所在阶梯地表景观的是( )
A.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黑土面积广大,起伏和缓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治蟺书》记载:“蝗乃旱虫……殊不知其萌孽则多由于水,水维以旱,其患成矣”,即水旱交替背景下极易发生蝗灾。读图完成1-3题。
1.东亚飞蝗主要分布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2.推测某地区最有可能发生过严重蝗灾的年份是( )
A.1964年前后 B.1975年前后
C.1990年前后 D.1997年前后
3.《甲骨文诂林》认为“秋”字最初为蝗虫之形,有学者认为演变后的秋字示意秋季灭蝗。从字形上推测这种灭蝗方法是( )
A.人工诱捕 B.天敌捕食
C.用水冲淹 D.点火焚烧
读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表,完成4-6题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所占比例 33% 26% 12% 19% l0%
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
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高原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崩塌 B.滑坡 C.泥石流 D.内涝
地理课上同学们自主探究“中国地形特征”。图1为中国地形图,图2为中国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地形特征是( )
A.高原、平原、盆地分布在东部
B.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大
C.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地势起伏较大,中部高、四周低
8.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①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②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③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大江大河向东奔流入海,沟通东西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图所示景观图反映我国四大高原的突出特征是( )
①黄土高原——起伏和缓,宽广辽阔
B.②内蒙古高原——地表崎岖,峰岭起伏
C.③云贵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④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烟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我国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探讨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的原因______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的原因__________。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2)探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秦岭——淮河以南以北河流水量的对比是怎样的__________?
【尝试探究】
植被对河流的影响
(3)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__________(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__________(大或小)。
【归纳总结】
(4)河流的水文特点,可以从水量、水位、______(至少填写两种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分析。试举例概括分析河流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__________
2.探究学习: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如图右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左图是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一2020年)》指出的14个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如表为中国主要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比统计表。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占比/% 33 26 19 12 10
(1)读图,说出地形区A、B的名称。
(2)读表,归纳我国地形主要特点。
(3)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主要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4)简要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降水的影响。
(5)根据贫困地区的地形特点,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面临的共性问题最可能是什么?为了帮助脱贫,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路。请你给扶贫攻坚区提出至少两条“精准扶贫”的可行性措施。(至少答两点)
参考答案
核心巩固:
D 2.D 3.D 4.B 5.A 6.B 7.D 8.B 9.C 10.D 11.B 12.D 13.C 14.A 15.B
素养提升
B 2.A 3.D 4.D 5.C 6.D 7.C 8.C 9.D
自我超越:
1.(1)地势西高东低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水量小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2)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湿润区(3)小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4)沙量低。地势陡峭处河流流速快;降水多的地区河流水量大;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
2.(1)A是青藏高原;B是东北平原(2)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3)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4)对河流的影响:使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5)交通不便。①发展旅游业;②发展特色农业;③发展农产品深加工;④政策支持,鼓励回乡创业;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⑥改善交通,加强道路建设等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