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a 23 O 16 Cl 35.5 N 14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 B. 钠与水反应C. 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 D. 甲烷燃烧反应2. 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 用冰箱冷藏以保鲜食物 B. 酸浸时先将矿石粉碎C. 食盐中添加碘酸钾预防缺碘 D. 适当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3. 下列保存食物的方法体现了“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干燥保存 B. 加盐腌制 C. 置于冰箱 D. 真空密封4.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做饮用水处理剂 B. 热的祛除油污C. 硅胶做食品干燥剂 D. 做漂白剂5. 中国诗词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这一诗句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雪融成水的 B. 雪融成水的C. 水成冰的 D. 水成冰的6. 下列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的是A.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B. 石灰石受热分解C. 常温下,晶体研细后与晶体反应D. 加热石灰石生成生石灰7. 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 升高温度可以使反应速率减小 D. 增大的浓度能使完全转化8. 下列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强电解质 NaHCO3 NH4Cl NaCl溶液 H2SO4弱电解质 HF CO2 BaSO4非电解质 Cu NH3 乙醇 H2OA. A B. B C. C D. D9. 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5mol L-1 s-1 B. v(B)=0.3mol L-1 s-1C. v(C)=4.8mol L-1 min-1 D. v(D)=1mol L-1 s-110.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将猪肉放入冰箱中冷藏B 打开可乐瓶盖立即有气泡冒出C. 工业上合成温度控制在400~500℃D. 溶液中加少量固体,促进分解11.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O2,重新达到平衡,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的值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1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盐类的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 NaOH B. CH3COOH C. NaHCO3 D. NH313.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A2(g)+2B2(g)2AB2(g) ΔH<0,升高温度,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4.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该溶液的溶质可能是A. B. C. D.15. 可逆反应在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B.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16.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B. 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增大C. 恒容下,再充入一定量的H2O(g),平衡不移动D. 恒容下,再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17. 断开气态物质中1mol某种共价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则反应的能量变化为1mol气态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4 200.3 369.8A. 吸收266.9kJ B. 放出266.9kJ C. 放出102.9kJ D. 吸收102.9kJ18. 吡啶(C5H5N)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C5H5NHCl)。下列关于0.01mol/LC5H5NHCl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溶液的pH<7B. 加水稀释,pH降低C. 水溶液中:c(Cl-)=c(C5H5NH+)+c(H+)D. 水溶液中:c(Cl-)<c(C5H5NH+)<c(H+)19.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 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20.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K2C2O4与KHC2O4的性质(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已知:、、。实验1:向0.1mol/LKHC2O4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实验2:向0.1mol/L K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2mol/LC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实验3: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0.1mol/L KHC2O4溶液至溶液紫红色恰好褪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1mol/LKHC2O4溶液中:B. 实验1所得溶液中:C. 实验2过滤后所得清液中:D. 实验3所得溶液中: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 I.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O(1)=H2(g)+O2(g) ΔH1=+285.8 kJ mol 1②C(s)+O2(g)=CO(g) ΔH2= 110.5 kJ mol 1③H2O(g)=H2(g)+O2(g) ΔH3=+241.8 kJ mol 1(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2)已知反应C(s)+O2(g)=CO2(g)的反应热是△H4,则ΔH2___________ΔH4(填“>”、“=”或“<”)。(3)若反应③使用催化剂,那么ΔH3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反应C(s)+H2O(g)=CO(g)+H2(g)的ΔH=___________kJ mol 1。Ⅱ.以、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5)图中的两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ΔH=___________ kJ mol 1 (用Ea1、Ea2、Ea3或Ea4表示)。(6)根据上述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过程___________(填“第一步反应”或“第二步反应”)为决速步。(7)根据图象写出以、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热用Ea1、Ea2、Ea3或Ea4表示)。22.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1)可逆反应 ,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则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0(填“>”、“<”或“=”)(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若正反应吸热,则___________ (填“>”、“<”或“=”),对于a、b、c三点:的平衡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的平衡转化率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3)对于化学反应,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则___________,E点___________(填“>”、“<”或“=”)2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 2CO(g) 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平衡及指定物质的浓度如何变化?(1)增加C(s),平衡_______(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或“不移动”,下同)。(2)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密闭容器容积,则平衡_______。(3)保持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______(4)保持密闭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______。(5)保持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24. 电解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NaHCO3溶液中共存在_______种离子,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_______。(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六种溶液①NH4NO3②NaCl③Na2CO3④H2SO4⑤NaOH⑥CH3COONa,pH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3)常温下,CH3COONa的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解析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 B. 钠与水反应C. 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 D. 甲烷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生石灰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a(OH)2,同时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同时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和CO2,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符合题意;D.甲烷的燃烧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 用冰箱冷藏以保鲜食物 B. 酸浸时先将矿石粉碎C. 食盐中添加碘酸钾预防缺碘 D. 适当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答案】C【解析】【详解】A.低温可以减缓食物的变质速率,延长保鲜时间,A不选;B.矿石粉碎可以增大与酸反应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B不选;C.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能有效的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预防人体缺碘,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C选;D.适当温度下,使用加酶相当于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D不选;故选C。3. 下列保存食物的方法体现了“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干燥保存 B. 加盐腌制 C. 置于冰箱 D. 真空密封【答案】C【解析】【详解】A.干燥保存,是通过控制湿度,干燥食物,达到阻止霉菌、发酵菌和细菌生长,达到保存的目的,与温度无关,A错误;B.加盐腌制,可使细菌的细胞脱水,从而其他杀菌作用,有利于食物的保存,与温度无关,B错误;C.置于冰箱,可降低食物温度,使微生物的酶活性降低,从而起到长期保存作用,体现温度对速率的影响,C正确;D.真空密封可隔绝氧气,使微生物没有生存条件,达到长期保存作用,D错误;故选C。4.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做饮用水处理剂 B. 热的祛除油污C. 硅胶做食品干燥剂 D. 做漂白剂【答案】C【解析】【详解】A.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做饮用水处理剂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涉及了化学反应,A正确;B.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涉及了化学反应,B正确;C.硅胶具有吸水性,所以做食品干燥剂,该过程未涉及化学反应,C错误;D.与有色物质结合从而实现漂白,涉及了化学反应,D正确;故选C。5. 中国诗词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这一诗句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雪融成水的 B. 雪融成水的C. 水成冰的 D. 水成冰的【答案】D【解析】【详解】A.雪融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A错误;B.雪融成水的过程中固体转化为液体,体系混乱度增大,,B错误;C.水成冰的过程中放出热量,,C错误;D.水成冰的过程中液体转化为固体,体系混乱度减小,,D正确;故选D。6. 下列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的是A.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B. 石灰石受热分解C. 常温下,晶体研细后与晶体反应D. 加热石灰石生成生石灰【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因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详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与图象符合,A正确;B.石灰石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与图象不吻合,B错误;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象不吻合,C错误;D.加热石灰石生成生石灰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象不吻合,D错误;故答案选A。7. 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 升高温度可以使反应速率减小 D. 增大的浓度能使完全转化【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错误;B.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确;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D.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增大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但不能使完全转化,D错误;答案选B。8. 下列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强电解质 NaHCO3 NH4Cl NaCl溶液 H2SO4弱电解质 HF CO2 BaSO4非电解质 Cu NH3 乙醇 H2O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Cu是单质,所以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NH4Cl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NH3属于非电解质,故B正确;C.NaCl溶液是混合物,所以NaCl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BaSO4水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水不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9. 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5mol L-1 s-1 B. v(B)=0.3mol L-1 s-1C. v(C)=4.8mol L-1 min-1 D. v(D)=1mol L-1 s-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且单位相同进行比较。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详解】A.v(B)=0.25mol L-1 s-1;B.v(B)=0.3mol L-1 s-1C.v(B)≈0.0267mol L-1 s-1D.v(B)=0.25mol L-1 s-1故答案选B10.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将猪肉放入冰箱中冷藏B. 打开可乐瓶盖立即有气泡冒出C. 工业上合成温度控制在400~500℃D. 溶液中加少量固体,促进分解【答案】B【解析】【详解】A.将猪肉放入冰箱中冷藏,降低温度使反应速率降低,与平衡移动无关,A项不选;B.可乐中存在平衡,打开可乐瓶盖,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选;C.工业上合成是放热反应,高温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温度控制在400~500℃是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高,C项不选;D.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无关,D项不选;答案选B。11.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O2,重新达到平衡,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的值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K不变;故选C。1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盐类的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 NaOH B. CH3COOH C. NaHCO3 D. NH3【答案】C【解析】【详解】A.NaOH为强碱,电离使溶液显碱性,A不符合题意;B.CH3COOH为弱酸,电离使溶液显酸性,B不符合题意;C.NaHCO3为强碱弱酸盐,弱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C符合题意;D.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为弱碱,电离使溶液显碱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A2(g)+2B2(g)2AB2(g) ΔH<0,升高温度,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详解】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选C。14.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该溶液的溶质可能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1mol/L,说明溶液中的溶质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详解】A.中Fe3+能发生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故A错误;B.对水的电离不产生影响,故B错误;C.属于碱,会对水电离起到抑制作用,故C正确;D.中碳酸根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故D错误;故选C。【点睛】酸、碱以及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酸式根,会抑制水的电离;弱碱阳离子、弱酸阴离子以及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的酸式根,会促进水的电离。15. 可逆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B.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没有说明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无法据此判断平衡状态,B错误;C.该反应中只有二氧化氮有色,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该反应中气体总质量、容器容积为定值,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C。16.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B. 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增大C. 恒容下,再充入一定量的H2O(g),平衡不移动D. 恒容下,再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B.加入催化剂速率加快,不会影响平衡,平衡时的浓度不变,B错误;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H2O(g)浓度增大,导致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D.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导致平衡正向移动,但是CH2=CH2(g)自身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正确;故选D。17. 断开气态物质中1mol某种共价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则反应的能量变化为1mol气态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4 200.3 369.8A. 吸收266.9kJ B. 放出266.9kJ C. 放出102.9kJ D. 吸收102.9kJ【答案】C【解析】【详解】由键能计算焓变的公式为,△H=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生成物的键能总和)=kJ/mol。故答案选C。18. 吡啶(C5H5N)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C5H5NHCl)。下列关于0.01mol/LC5H5NHCl水溶液叙述正确的是A. 水溶液的pH<7B. 加水稀释,pH降低C. 水溶液中:c(Cl-)=c(C5H5NH+)+c(H+)D. 水溶液中:c(Cl-)<c(C5H5NH+)<c(H+)【答案】A【解析】【详解】A.吡啶(C5H5N)是一种有机弱碱,则C5H5NHCl是强酸弱碱盐,弱碱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水溶液的pH<7,故A正确;B.加水稀释促进水解,但其水解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稀释后的溶液中c(H+)减小,溶液的pH值增大,故B错误;C.溶液中还存在阴离子OH-,该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c(OH-)=c(C5H5NH+)+c(H+),所以c(Cl-)<c(C5H5NH+)+c(H+),故C错误;D.C5H5NH+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c(H+)>c(OH-),但其水解程度较小,Cl-不水解,所以溶液中存在c(Cl-)>c(C5H5NH+)>c(H+),故D错误;故选:A。19.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 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答案】A【解析】【详解】①NaOH固体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减少生成氢气的总量,①不符合题意;②加H2O可减少盐酸的浓度,从而减慢反应速率,但H+的物质的量不变,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②符合题意;③加入的NH4Cl固体与盐酸不反应,不能减缓反应速率,③不符合题意;④CH3COONa固体与盐酸反应,从而减少c(H+),减缓反应速率,但生成CH3COOH仍能与铁反应,不影响最终生成氢气的总量,④符合题意;⑤NaNO3固体加入盐酸中,与铁反应不生成氢气,⑤不符合题意;⑥KCl溶液加入盐酸中,稀释盐酸,从而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影响H+的物质的量,也就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⑥符合题意;综合以上分析,②④⑥符合题意,故选A。20.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K2C2O4与KHC2O4的性质(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已知:、、。实验1:向0.1mol/LKHC2O4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实验2:向0.1mol/L K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2mol/LC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实验3: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0.1mol/L KHC2O4溶液至溶液紫红色恰好褪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1mol/LKHC2O4溶液中:B. 实验1所得溶液中:C. 实验2过滤后所得清液中:D. 实验3所得溶液中:【答案】C【解析】【详解】A.由题干数据、可知,Kh2==<Ka2,说明的电离大于水解,故0.1mol/LKHC2O4溶液中:,A正确;B.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实验1所得溶液中有:,B正确;C.实验2即向0.1mol/L K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2mol/LCaCl2溶液,过滤后所得清液中,c(Ca2+)==0.05mol/L,故,C错误;D.实验3即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0.1mol/L KHC2O4溶液至溶液紫红色恰好褪去,根据反应方程式:4KMnO4+10KHC2O4+11H2SO4=7K2SO4+4MnSO4+20CO2↑+16H2O,则所得溶液中:,D正确;故答案为:C。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 I.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O(1)=H2(g)+O2(g) ΔH1=+285.8 kJ mol 1②C(s)+O2(g)=CO(g) ΔH2= 110.5 kJ mol 1③H2O(g)=H2(g)+O2(g) ΔH3=+241.8 kJ mol 1(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2)已知反应C(s)+O2(g)=CO2(g)的反应热是△H4,则ΔH2___________ΔH4(填“>”、“=”或“<”)。(3)若反应③使用催化剂,那么ΔH3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反应C(s)+H2O(g)=CO(g)+H2(g)的ΔH=___________kJ mol 1。Ⅱ.以、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5)图中的两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ΔH=___________ kJ mol 1 (用Ea1、Ea2、Ea3或Ea4表示)。(6)根据上述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过程___________(填“第一步反应”或“第二步反应”)为决速步。(7)根据图象写出以、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热用Ea1、Ea2、Ea3或Ea4表示)。【答案】(1)② (2)>(3)不变 (4)+131.3(5)Ea1- Ea2(6)第二步反应 (7)2NH3(g)+CO2(g)= CO(NH2)2(s)+H2O(g) ΔH=( Ea1- Ea2+ Ea3- Ea4) kJ mol 1【解析】【小问1详解】ΔH<0属于放热反应,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②;【小问2详解】反应C(s)+O2(g)=CO2(g)完全燃烧,放热更多,但ΔH<0,故反应热ΔH2>ΔH4;【小问3详解】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故ΔH3不变;【小问4详解】反应C(s)+H2O(g)=CO(g)+H2(g)为②+③,故ΔH= 110.5 kJ mol 1+241.8 kJ mol 1=+131.3kJ mol 1;【小问5详解】图中的两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第一步,ΔH= (Ea1- Ea2) kJ mol 1;【小问6详解】活化能大的反应为决速步,根据上述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第二步反应为决速步;【小问7详解】如图所示,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 CO(NH2)2(s)+H2O(g) ΔH=( Ea1- Ea2+ Ea3- Ea4) kJ mol 122.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1)可逆反应 ,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则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0(填“>”、“<”或“=”)(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若正反应吸热,则___________ (填“>”、“<”或“=”),对于a、b、c三点:的平衡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的平衡转化率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3)对于化学反应,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则___________,E点___________(填“>”、“<”或“=”)【答案】(1) ①. > ②. < ③. <(2) ①. < ②. b>a>c ③. c>b>a(3) ①. < ②. >【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乙可知,增大压强使正反应速率变化更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此可知a+b>c+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越短,由图甲可知T1【小问2详解】若反应正向吸热,则升高温度平衡将正向移动,生成物AB3的平衡体积分数将增大,因此T1a>c;对于多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增大其中某一组分的浓度,平衡将正向移动,使得其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的转化率将减小,因此的平衡转化率由大到小为c>b>a。【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增大压强,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增大压强使平衡逆向移动,而增大压强将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m+n。2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 2CO(g) 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平衡及指定物质的浓度如何变化?(1)增加C(s),平衡_______(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或“不移动”,下同)。(2)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密闭容器容积,则平衡_______。(3)保持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______。(4)保持密闭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______。(5)保持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答案】(1)不移动 (2)逆向移动(3)不移动 (4)正向移动(5)正向移动【解析】小问1详解】C为固体,增大C的量,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小问2详解】CO2(g)+C(s) 2CO(g)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小问3详解】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小问4详解】保持反应容器的压强和温度不变,通入N2,体系中各组分的分压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小问5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正反应为一个吸热反应,故保持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24. 电解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NaHCO3溶液中共存在_______种离子,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_______。(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六种溶液①NH4NO3②NaCl③Na2CO3④H2SO4⑤NaOH⑥CH3COONa,pH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3)常温下,CH3COONa的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1) ①. 5 ②. c(Na+)+c(H+)=2c() +c()+c(OH-)(2)⑤>③>⑥>②>①>④(3) ①. 碱 ②. CH3COO-+H2O CH3COOH+OH-(4)Al3++3=Al (OH)3↓+3CO2↑【解析】【小问1详解】NaHCO3完全电离出Na+和,存在部分电离得到H+和,部分发生水解反应得到H2CO3和OH-,水能电离出和OH-,碳酸氢钠溶液中共存在Na+、H+、、OH-、共5种离子,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c(Na+)+c(H+)=2c() +c()+c(OH-);【小问2详解】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六种溶液中,④H2SO4为强酸,c(H+)=0.2mol/L,pH=2,①NH4NO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但酸性比H2SO4弱,pH大于2,②NaCl为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pH=7,⑤NaOH为强碱,c(OH-)=0.1mol/L,常温下c(H+)==10-13mol/L,溶液pH=13,③Na2CO3、⑥CH3COONa为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水解产生的c(OH-)远少于NaOH电离产生的c(OH-),碱性比NaOH弱,由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Na2CO3溶液碱性比CH3COONa的强,所以其pH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⑤>③>⑥>②>①>④;【小问3详解】常温下,CH3COONa的水溶液中存在水解反应:CH3COO-+H2O CH3COOH+OH-,导致c(OH-)>c(H+),溶液呈碱性;【小问4详解】泡沫灭火器的反应物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反应中Al3+与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 (OH)3↓+3C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