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电压(第2课时) (课件 17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节 电压(第2课时) (课件 17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电压(第2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B.实验得到的结论为串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C.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测L1的电压需将电压表正接线柱接a点,负接线柱接b点
2.小明按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3.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为3V)、电压表、
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甲 乙 丙
(1)实验开始前,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同组的小红发现连线中有一处不符合实验要求,所以只需改动一根导线的连接,就
可以顺利进行实验。请你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
正确的接线。
(3)开关闭合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你认为原因是: 。
(4)解决问题后进行试验,某小组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
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如图丙,其值为 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
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你认为实验的不足之处: 。
核心素养提升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5V;当S1闭合、S2断
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V;那么S1、S2都断开时,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
为(  )
A.2V和4.5V B.2.5V和4.5V C.2V和2.5V D.2.5V和2V
5.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只电
压表,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前提下,能测出灯L1和L2两端
电压的电路图,他们设计的电路图中图 是正确的。
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三只电表均完好。开关S闭合后,发现只有两个电
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灯L1 断路,电压表V1示数为零 B.灯L1短路,电压表V1示数为零
C.灯L2 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 D.灯L2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
7.飞机“黑匣子”的某一部件外壳上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
U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它的内部结构如图所,
示以下对各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U3=U2=U1 B.U1=U2+U3 C.I1=I2=I3 D.I1=I2+I3
创新素养应用
8.项目化小组开展“彩灯带设计”的活动,包括参数测定、灯带设计、改进优化三个环节。
(1)【参数测定】小组成员购买了一款彩灯泡,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5A;为测定该
彩灯泡正常工作所需电压,小组成员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
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在这个
实验中的作用是 。
(2)【灯带设计】小组成员打算先将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如图丙),再将短灯带连接
成长灯带,使长、短灯带均能在220V电压下安全工作,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
①为确保安全,灯泡的电压不能超过其正常工作的电压,一条短灯带中至少要串联
个彩灯泡。
②将短灯带连接成长灯带时,小组成员设计了Ⅰ、Ⅱ两种连接方案(如图丁),正
确的方案是方案 (选填“I”或“Ⅱ”)。
(3)【改进优化】小组成员欲利用闪泡代替彩灯泡,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
闪泡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戊所示,金属片2常温下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
变并与金属片1断开,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据图分析闪泡接入电路时,应选择a、
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D 2.8 2
3.(1)断开;(2)图:
(3)电压表的指针未调零;
(4)2.8;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核心素养提升
4.C 5.甲 6.B 7.C
创新素养应用
8.(1)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使得小灯泡正常发光;(2)①19;②方案Ⅱ(3)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电压(第2课时)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2 电磁相互作用。
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2.科学思维: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电压的特点。
3.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
4.态度责任: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学习科学、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材分析】关于电压的测量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知道了,教材中又设计了让学生分组实验来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的实验结论。 学生对于动手实验很感兴趣,我们要努力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有什么特点? 引入课题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建立猜想: 串联电路中,U1+U2 =U总 并联电路中,U1 = U2 =U总 进行实验: 1. 测量串联电路的电压。 (1) 按图3.3-9 连接好电路。 (2)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 L1和灯 L2两端的电压U1、U2及 L1、L2串联后的总电压 U。 U1= ____伏,U2= ____伏,U = ____ 伏。 为了避免电路中电压过大而损坏电压表,用大量程试触确定量程。一般实验中,由电源的电压估计待测电压,从而确定电压表的量程。 比较上面实验中的 3 个电压值,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2. 测量并联电路的电压。 (1) 按图3.3-10 连接好电路。 (2)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图中两盏电灯两端的电压 U1、U2及电源两端的电压 U。 U1= ____伏,U2= ____伏,U = ___ 伏。 比较 3 个电压值,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实验还需要改进吗? 应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 问题讨论 1. 右图是电压表,某次实验时的电压为 2.25 伏,请在图3.3-11上标出指针所指的位置和应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 2. 试解释 :为什么并联电路的支路两端电压与总电压相等? 参考:总电压为支路电流提供了动力,支路电流的动力就是支路两端的电压。 提出问题:你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①电压表指针偏转角过小:用了大量程。 ②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③电压表指针左右摆动:接触不良。 ④读数偏大或偏小:读数时没有正视表盘。 ⑤两盏灯都非常暗:电池可能没电。 ⑥灯一闪一闪的:接触不良。 ⑦断开电路后,指针没有指向“0”刻度的原因:电压表没有调零。 ⑧ 灯不亮、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的原因: 所测电压的灯断路。 提出问题:实验时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1.开关接入电路之前是断开状态的。 2.选择合适的电压表量程,用大量程试触,或由电源电压估计。 3.电压表读数时要正视表盘,以免产生视线误差。 4.每一次读数都要记录下来,养成随时记录的实验习惯。 5.电路不能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以免电源损耗。 6.实验结论要多次测量,出现不正常现象,要主动分析,或与同学讨论,或与老师讨论解决。 运用类比的方法,有利于理解电压的特点。 实验反思,有利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提高实验质量。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第3节 电压
(第2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上
创设情境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图
并联电路图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1=I2=I
I1+I2=I总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有什么特点?
探究实践
U1+U2 = U总

汇流
分流
U1 = U2= U


探究实践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测电压,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的关系。
干电池 2 节,小灯泡 2 个,开关 1 个,电压表 1 个,导线若干。
器材
目标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探究实践
过程
1. 测量串联电路的电压。
(1) 按图3.3-9 连接好电路。
(2)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 L1和灯 L2两端的电压U1、U2及 L1、L2串联后的总电压 U。
U1= ____伏,U2= ____伏,U = ____ 伏。
为了避免电路中电压过大而损坏电压表,用大量程试触确定量程。
一般实验中,由电源的电压估计待测电压,从而确定电压表的量程。
比较上面实验中的 3 个电压值,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U1+U2= U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探究实践
2. 测量并联电路的电压。
(1) 按图3.3-10 连接好电路。
(2)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图中两盏电灯两端的电压 U1、U2及电源两端的电压 U。
U1= ____伏,U2= ____伏,U = ___ 伏。
比较 3 个电压值,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1=U2= U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实验还需要改进吗?
应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
探究实践
问题讨论
1. 右图是电压表,某次实验时的电压为 2.25 伏,请在图3.3-11上标出指针所指的位置和应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
2. 试解释 :为什么并联电路的支路两端电压与总电压相等?
总电压为支路电流提供了动力,支路电流的动力就是支路两端的电压。
汇流
分流
探究实践
你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①电压表指针偏转角过小:
用了大量程。
②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⑤两盏灯都非常暗:
电池可能没电。
⑥灯一闪一闪的:
接触不良。
④读数偏大或偏小:
读数时没有正视表盘。
③电压表指针左右摆动:
接触不良。
⑧ 灯不亮、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的原因:
所测电压的灯断路。
⑦断开电路后,指针没有指向“0”刻度的原因:
电压表没有调零。
探究实践
实验注意事项:
6.实验结论要多次测量,出现不正常现象,要主动分析,或与同学讨论,或与老师讨论解决。
1.开关接入电路之前是断开状态的。
2.选择合适的电压表量程,用大量程试触,
3.电压表读数时要正视表盘,以免产生视线误差。
4.每一次读数都要记录下来,养成随时记录的实验习惯。
5.电路不能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以免电源损耗。
或由电源电压估计。
迁移应用
1.判断下列三图中电压表测的是什么电压
U总
U1
U2
迁移应用
2.下列电路中,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的是( )
D
迁移应用
3.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接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 V;开关S接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9 V
B.灯L1两端的电压为4 V
C.灯L2两端的电压为4 V
D.灯L1和灯L2两端的总电压为9 V
B
迁移应用
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正常发光,但灯L1比灯L2亮,则 (  )
A.电压表V1的示数大于电压表V2的示数
B.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
C.若一导线接在L1两端,则L1不亮,
L2仍正常发光
D.若一导线接在L1两端,则电源短路
D
迁移应用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测量的是    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为3 V,电压表选用适当的量程后,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L2两端的电压是    V。
灯L1
2.5
板书设计
第3节 电压(第2课时)
1.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表达式:U=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表达式:U=U1=U2。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