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平原
2.在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感受到的是( )
A.直线距离 B.海拔 C.相对高度 D.平均高度
3.小迪同学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下图)。图书馆位于教学楼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4.手机导航地图成了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放大或缩小手机地图,可以使屏幕中的地图呈现范围时大时小。放大或缩小地图,实际上是在改变地图的(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图名
5.图幅相同的宿迁市地图和世界地图,选用比例尺的情况应是( )
A.宿迁市地图的比例尺大于世界地图
B.两幅地图比例尺相同
C.宿迁市地图的比例尺小于世界地图
D.无法确定
6.比较图幅相同的湖南政区图和常德政区图时发现,常德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 )
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C.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 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7.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先找比例尺,然后定方向
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8.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等高距最小的是( )
A. B.
C. D.
9.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选图不正确的是( )
A.看新闻,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我想知道乌克兰在哪,选用世界政区图
B.了解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干湿状况,选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C.某军队要进行实战演习,选用战地地形图
D.到石家庄龙泉古镇游玩,到达后要确定古镇游览线路,选用龙泉古镇导游图
10.某校文化长廊中有一组图幅大小相同的“热爱家乡,胸怀天下”的地图集,分别由龙岩地图、福建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组成,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龙岩地图 B.福建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11.在分层设色地图中,平原用什么颜色表示( )
A.白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12.下列示意图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13.某地理教室里挂有四幅图幅大小相同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 C.辽宁地图 D.盘锦地图
14.现今最先进、最方便的地图是( )
A.陶片地图 B.电子地图 C.卫星图像 D.纸质地图
15.下列关于学会解开地理之“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地理仅仅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就够了
B.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种地理结论提出疑问
C.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探究地理事物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D.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16.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17.确定地图的三要素是绘制地图的前提,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
A.图例 B.比例尺 C.地图 D.方向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经常读图、用图的好习惯,下列选择地图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去勘察地形用交通图 B.去野外露营用政区图
C.在面积大的公园游览用导游图 D.确定国际时事发生地用人口分布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19.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路线。
(3)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4)图中丙处河流的大体流向是 。
20.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山区野外实习。图为该“山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C所在地的海拔不高于 米。
(2)写出地形部位名称:A ,B ,C 。
(3)记录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 (填①或③或⑤);同学们在考察②、③所示河段时,发现②河段的水流速度比③河段慢,原因是 。
(4)甲村所在虚线内区域的地形类型为 。若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该区域,则虚线内区域应描绘成 。(填颜色)
21.我国某山区开展了一次攀岩运动,小梁同学前往观看了比赛。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请把图中的数字比例尺转化为文字比例尺: ;图中区域A地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小梁前往观看攀岩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中字母所标注的 地,判断的理由是 。
(3)看完比赛后,小梁打算攀登E山峰,该山峰的海拔范围为 米。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建议小梁选择D—E路线还是C—E路线 ?理由是什么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A C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B B A A C C
19.(1) 663 鞍部
(2)甲
(3)3
(4)自北向南
20.(1) 100 800
(2) 陡崖 山谷 山顶
(3) ① ②河段等高线稀疏,坡缓,水流速度慢;
(4) 平原 绿色
21.(1)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山谷
(2) B B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形,攀岩运动通常在陡崖处进行。
(3) 700~800米 C—E C—E路线等高线相对较稀疏,坡度缓,攀登时相对更省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