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测试(A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 分得 分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12分)jīng yíng kāng kǎi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它无私的向人类提供着自zī yuán然。二、辨字组词。(10分)涯( ) 寺( ) 睹( ) 竭( ) 荞( )崖( ) 诗( ) 都( ) 渴( ) 桥(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16分)映入( )( ) 风雨( )( )( )( )可亲 相互( )( )山川( )( ) 不加( )( )一叶( )( ) 日月( )( )四、造句。(6分)奇迹: 三番五次:五、写出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土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 )3.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被踏地忽闪忽闪的。 ( )4.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操场上,春天在教室里。 ( )六、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6分)A.表示声音断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转换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2.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七、连一连。(3分)茅檐长扫净无苔 同到牵牛织女家如今直上银河去 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莺啼绿映红 花木成畦手自栽八、口语交际。(3分)针锋相对,补充完整对话甲:我认为小学生不能上网,因为小学生是非观念差,容易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视力。乙:九、阅读天地。(20分)(一)课内阅读。(10分)只有一个地球(节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2分)2.“不断再生”是 的意思,具体说说片段中的“不断再生”指的是 这些资源。(4分)3.关于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1分)①随意毁坏 ②滥用化学品 ③不加节制采用 ④生长缓慢4.这一段中“本来”的意思是 ,用在这里突出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3分)(二)课外阅读。(10分)热爱地球关爱自然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伐去原野上踏青,雾蔼缭绕着,白纱般的白云柔柔地飘浮在空中。吮吸着花草的芳香,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①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曾几何时,人们乱砍滥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使人类濒于困境。顾炎武曾经说过, 。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跨世纪一代的肩上。②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筑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1.写出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2分)① ②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2分)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你还知道哪些“曾几何时”的破坏现象 依照文中画“ ”句子简单写一下。(6 分)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 。十、妙笔生花。(20分)写一篇关于保护动物倡议书的作文。注意格式要正确。(自备作文纸)参考答案:一、晶莹 慷慨 资源二、天涯 山崖 寺院 古诗 目睹 首都 枯竭 口渴 荞麦木桥三、眼帘 同舟 和蔼 交错 共存 节制 扁舟 同辉四、奇迹:动物世界里有很多我们人类意想不到的奇迹。三番五次:妈妈三番五次叮嘱我,过马路要注意安全。五、1.比喻 2.拟人 3.夸张 3.设问六、1. B 2. C七、八、上网是新时代的工具,我们可以上网查资料,看作文,听音乐……使我们放松心情。九、(一)1.因为 不但 还2.可以不断地生产出来 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3.④4.原先,先前 被破坏的严重性(二)1.①比喻 ②排比2. B3.曾几何时:人们乱捕滥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十、作文答案不唯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