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6课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
1.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 个人利益最大化
B. 为人民服务
C. 追求职业地位
D. 遵守行业规则
2. 下列行为中,最能体现职业道德修养的是( )
A. 被动完成工作任务
B. 主动反思职业行为
C. 忽视客户需求
D. 拒绝团队合作
3. 职业精神的本质是( )
A. 追求高薪酬
B. 爱岗与敬业的统一
C. 强调个人自由
D. 注重短期效益
4.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
A. 理论学习
B. 社会实践
C. 模仿他人
D. 参加考试
5. 下列属于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是( )
A.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B.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C.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D.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6. 职业活动中“办事公道”的要求是( )
A. 优先照顾熟人
B. 按领导指示办事
C. 公平公正、不徇私情
D.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7.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关键是( )
A.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B.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C. 获得领导认可
D. 积累工作经验
8. 下列行为中,违背职业道德的是( )
A. 医生如实告知患者病情
B. 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C. 会计伪造财务报表
D. 律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9.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于( )
A. 职业道德具有强制性
B. 法律依靠舆论约束
C. 职业道德调整职业关系
D.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
10. 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 培养享乐主义
B. 强化奉献精神
C. 鼓励投机取巧
D. 追求个人利益
二、多选题
1. 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 )
A. 学习职业道德知识
B. 参加职业实践活动
C. 反思职业行为
D. 接受他人监督
2. 职业精神的具体表现有( )
A.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B. 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C. 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
D. 团队协作的合作意识
3. 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
A. 职业性
B. 自律性
C. 稳定性
D. 多样性
4.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意义在于( )
A. 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B. 维护行业形象
C. 推动社会进步
D. 提高经济收入
5. 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是( )
A. 职业道德是职业能力的基础
B. 职业能力是职业道德的保障
C. 两者相互促进
D. 两者互不相关
三、填空题
1. 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是养成良好的__________和职业习惯。
2. 职业精神的核心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统一。
3.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爱岗敬业、__________、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需要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结合。
5. 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强调__________、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判断题
1.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次性完成的,无需持续提升。( )
2. 职业精神仅适用于技术型职业,与服务型职业无关。( )
3.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
4. 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无关,只受行业规则约束。( )
5.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 )
五、简答题
1. 简述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及重要性。
2. 职业精神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3. 如何在职业活动中做到“服务群众”?
4. 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 职业道德与法律在调整职业关系中有何区别?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某中职毕业生小李在一家汽修厂工作,他发现部分同事为降低成本,经常使用劣质配件。小李坚持向客户说明真实情况,并主动学习新技术提升维修质量。最终,他因诚信服务被评为“优秀员工”,并带动团队形成了规范操作的风气。
问题:小李的行为体现了哪些职业道德品质?中职生应如何在学习中培养这些品质?
B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B 5. B 6. B 7. B 8. C 9. A 10. A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D 3. ABC 4. ABCD 5. AD
三、填空题
1. 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2. 责任意识、奉献精神
3. 爱岗敬业
4. 个人修养、社会实践
5. 工匠精神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五、简答题(要点)
1. 职业精神是爱岗与敬业的统一,是推动职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力量。
2. 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参加职业实践、反思职业行为、接受他人监督。
3. 立足岗位贡献力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护集体利益。
4. 强调创新、责任、奉献与法治,注重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5. 区别:职业道德调整职业关系,家庭美德调整家庭关系;联系:都属于道德范畴,相互影响。
六、材料分析题(要点)
体现品质:敬业奉献、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
培养方法:① 认真完成实训任务;② 积极参与班级劳动;③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④ 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