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万宁市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运用(共24分)班级举行“读书分享”主题活动,邀请你参与。【活动一 选标语明确读书要义】1.从下面书法作品中选用草书作品作为这次读书交流活动的标语。你的选项是 ( ) (2分)2.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 、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活动二 随文字游览万里山河】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任务 (8分)书是知识的源泉。通过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我热爱读书。徜徉在书中,黄土高原粗犷豪放、刚劲雄浑的腰鼓令我陶醉;壶口大气磅礴、震耳欲聋的瀑声令我震撼;大自然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语言令我陶醉;勃朗峰色彩斑澜、白云缭绕的景观令我目眩神迷……正如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所说:“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1)语段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粗犷 (kuàng) B. 刚劲(jìng) C. 草长(zhǎng) 莺飞 D. 目眩(xuàn) 神迷(2)语段中画横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大气磅礴 B.震耳欲聋 C. 色彩斑澜D. 白云缭绕(3)语段第一段画波浪线句子存在语病,请进行修改。(2分)(4)语段画横线句子语序混乱,重新排列后,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③①【活动三 诵诗词感悟文人情怀】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8分)文人墨客历经时代沧桑,往往会将所见所思诉诸文字。王勃送别友人,感慨道“ ① , 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即使知心好友远在天涯海角,只要心灵相通便近在咫尺;古代先贤描绘理想社会图景,“③ , ④ ”(《大道之行也》), 当德才兼备之人被选拔任用,人们秉持诚信、追求和睦,社会便会呈现和谐美好的面貌;杜甫身居寒舍,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⑤ ”忧国忧民的呐喊; 白居易揭露社会残酷现实,“ ⑥ ,⑦ ”(《卖炭翁》),描写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展现卖炭翁的悲惨处境;苏轼表达心声,“拣尽寒枝不肯栖,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看似写“孤鸿”对居所挑剔, 实则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守。【活动四 绘海报宣传活动主题】5.为了更好地宣传此次“读书分享”主题活动,望海学校准备在6月 22日举办“邀游书海,你我同行”海报设计大赛,下面是学校团委拟写的海报设计征稿启事。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修改。(4分)征稿启事 各位同学: 为宣传“读书分享”活动,学校将于6月22 日举办“遨游书海,你我同行”海报设计大赛,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海报设计作品。具体事项如下: 1.主题:体现读书分享,内容积极向上,形式不限。 2.要求:原创,手绘或电子版。 3.提交方式:将作品提交到学校团委办公室。 4.奖项设置:设一、二、三等奖若干,获奖作品将在校园宣传栏展示并颁发证书。 2025年 6月5日 望海学校团委(1) (2分)格式上一处错误,修改意见:(2) (2分)内容上一处不完整, 需要添加,修改意见:二.阅读鉴赏(46分)(一)古诗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回答6-7题。(5分)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全诗以“暮一夜一夜久一天明”的时间为序, 其中略写了老妇人的致词。B.“暮投石壕村”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投”字暗示出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头,所以一个赶路人急于找住宿的地方。C. “吏呼”“妇啼”两句运用对比手法, 写出了官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也表现了老妇的凄苦。D.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7.“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8—11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乙】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 给馈饷,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节选自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注释】①子房:张良,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8.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才美不外见” 中的“见”通“现”, 是“显现”的意思。B.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尽”是“吃完”的意思, 同“食之不能尽其材” 中的“尽”意思不同。C. “绝”有“断”“穷尽”“极”“全然”等义项, 根据语境推测,“不绝粮道”中的“绝”是“穷尽”的意思。D. “取”有“拿”“取得”“招致”“选取”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中的“取”是“取得”的意思。9.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此三者, 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10.选文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概括。(2分)11.统治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 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4分)(三)名著阅读(共6分)12.根据《经典常谈》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积累,思考下面的问题。(1)阅读《经典常谈》后,你准备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策略,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在下表的横线上。(2分,每空1分)浏览目录 《经典常谈》共有13篇内容,每篇内容介绍一种或一类经典选择性阅读 依据兴趣:如果你对汉字文化感兴趣,你可以选择阅读《<说文解字>第一》。根据目的: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司马迁的相关事迹,你可以选择阅读( ),组合性阅读 通过阅读《<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你可以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有较为完整的了解。通过阅读《》《文第十三》,你可能会对战国时期的说客有更多的了解。备选项:①《四书第七》②《<史记><汉书>第九》③《<周易>第二》④《<战国策>第八》(2)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坚强的意志与伟大的精神,一定是经历了许多磨难才炼成的,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保尔的经历进行简要分析。(4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13———15题 (12分)雨中明月山梁衡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璧中之玉, 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做考察之游。②头一日,走人工栈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 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 更不为所动。 当晚, 人走一半。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做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 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 ”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拨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 “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绿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 伏于石间, 如夜间火光之一闪。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 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13.【理清“所至”】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4分)所至 所见 所感山门 (1) 精神振奋山谷 深山秋景图 赞美、兴趣盎然(2) 江河奔流图 赞叹石室 静坐品茶图 (3)14.【关注“所见”】作者写明月山所见之景,遣词造句,值得品味。请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4分)(1)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从句式角度)(2分)(2)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从修辞角度)(2分)15.【体悟“所感”】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结尾是如何体现“有‘我’”的。(4分)【链接材料】游记散文最不能无“我”。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风景、人情、世态甚至乱相,但唯独无“我”,缺乏由作家眼里、心中透射出来的思想和生命之光。(五)实用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9题(11分)材料一:鹧鸪茶,海南特产,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属绿茶。主产于“世界长寿之乡”海南万宁各山区、丘陵、沿海一带,具体为300-800米地带。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常年云雾缭绕,为鹧鸪茶树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此外,这些茶树通常扎根于火山岩风化的红壤中,土质松软且富含矿物,雨水冲刷形成的天然排水层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从而减少了人工施肥的需求。老茶树往往与野生鹧鸪鸟的栖息地相邻,这也是鹧鸪茶得名的原因之一。其茶质醇厚,品之其味,甘辛、香温、散发出浓郁的零陵香气。千年来,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茶品中的“灵芝草”,是海南各地方人们日常生活,四季常饮和接待宾客的绿色养生健康饮品。《本草求原卷一》云:“鹧鸪茶,甘辛,香温,主咳嗽,痰火内伤,散热毒瘤痢;理蛇要药。根, 治牙痛,疳积。”现代文献则有记载“干后有零陵香气” 。材料二: 六 大 茶 类 冲 泡 技 巧茶种 绿茶 白茶 黄茶 乌龙茶 红茶 黑茶代表茶 西湖龙井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寿眉 白牡丹 白毫银针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沩山毛尖 凤凰单枞 东方美人 武夷岩茶 金骏眉 川红工夫 祁门红茶 茯砖 青砖 普洱熟茶茶具茶水比 1g:50ml 1g:35ml 1g:50ml 1g:25ml 1g:50ml 1g:30ml水温 80-85℃ 90-100℃; 80-85℃ 100℃ 90-100℃ 100℃出汤 时间 第1--2泡 20-30s 第3-5泡 30-35s 第1泡 30-40s 第2-5泡 20-30s 第1-2泡 20-30s 第3-5泡 30-35s 第1--3泡 10-30s 第4-8泡 逐泡 第1泡 15-20s 第2-4泡 10-15s 第1-3泡 30s 第4-6泡 40-50s材料三:老爸茶, 即大众茶。 因先前这些大众茶几毛钱一壶茶, 配些小点心, 经济实惠,老人们借此聊天解闷,是上年纪的人休闲消遣的好方式。海南民间把上年纪的人称作“老爸”,故这种大众茶就称作老爸茶。海南老爸茶有在室内的,有在室外的,也有在路边的,座无虚席,生意红火。海南民间常喝的茶种有鹧鸪茶、海南绿茶、水满茶、苦丁茶、香兰茶等。近年来,老爸茶也在不断创新,吸引着更多年轻人参与, 出现了 ‘新派老爸茶’的潮流”。2024年,“海南老爸茶”这一独具特色的习俗被正式纳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以下内容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 )(3分)A.鹧鸪茶因与野生鹧鸪鸟栖息地相邻而得名,且仅生长在海南万宁300-800米的火山岩红壤地区。B.鹧鸪茶生长的火山岩风化的红壤富含矿物质,天然排水层减少了人工施肥需求。C. 六大茶类中, 白茶与鹧鸪茶的冲泡茶水比均为1g:35ml。D. “海南老爸茶”在2024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导同学泡好一杯鹧鸪茶。(2分)18.你班的一位北方转学生小北问:“为何鹧鸪茶口味如此独特 ”请结合材料一中鹧鸪茶的地理环境信息,用“因为……所以……”句式写一段文字,回答鹧鸪茶口味独特的原因。要求逻辑严谨、关键词准确。(3分)19.三则材料在表达上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 请结合内容,各举一例具体分析。(3分)三.写作表达(50分)阅读下面材料,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一:有些温暖的话,或许有“时差”,可能你暂时没听到,但入耳的瞬间,你会开心地说:“期待这句话很久了。”上面的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联想、触动和思考 请以“这样的表扬好温暖”为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题二: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2025年央视春晚,机器人上台和真人演员一起扭秧歌。2月 27 日《人民日报》报道,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4月29日,世界首场北京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21位身怀绝技的机器人挑战21公里半程马拉松,决出冠亚军。2025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落地汽车工厂、 家庭服务等场景。相信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真人版“仿真”机器人很快就会来到我们身边。请想象一下,你会以什么情景和仿真机器人相遇 你和它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答案1.B2.腹有诗书气自华3.(1)A(2)C(3)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4)C4.①海内存知己 ②天涯若比邻 ③选贤与能 ④讲信修睦 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可怜身上衣正单 ⑦心忧炭贱愿天寒 ⑧寂寞沙洲冷5.(1)落款处署名和日期顺序颠倒,应将“望海学校团委”写在上面,“2025年6月5日”写在下面(2)缺少截稿日期,应添加“截稿日期:6月20日”6.A7.“独”字写出了经过一夜的变故,只剩下老翁一人的情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悲惨遭遇。8.C9.(1)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2)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10.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之情。11.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甲文指出千里马被埋没是因为食马者不识马,强调了识别人才的重要性;乙文汉高祖认为自己能取得天下是因为善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体现了重用人才的重要性。12.(1)② ④(2)保尔经历了战场上的重伤、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等磨难。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仍坚持写作,用文字继续战斗,凭借坚强的意志,将自己炼成了像钢一样坚韧的人,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13.(1)新竹拔地接天(2)石壁前(3)闲适、不舍14.(1)运用四字短语,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生动描绘出谷间竹、树、石、水交织的美景,富有画面感。(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湿云浓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气的浓重和迅猛,突出了瀑布周围环境的奇幻。15.本文结尾“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直接抒发了“我”对明月山的喜爱和留恋之情,体现了“有‘我’”,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命体验。16.B17.选用绿茶茶具,茶水比为1g:50ml,水温控制在80-85℃,第1-2泡出汤时间为20-30s,第3-5泡为30-35s。18.因为鹧鸪茶生长在海南万宁300-800米地带,这里高温高湿、常年云雾缭绕,且扎根于火山岩风化的富含矿物的红壤中,有天然排水层,生长环境独特,所以口味独特。19.材料一“主产于‘世界长寿之乡’海南万宁各山区、丘陵、沿海一带,具体为300-800米地带”中“主产于”“具体为”等词语,准确说明了鹧鸪茶的主要产地和生长海拔;材料二“第1--2泡20-30s”中“20-30s”准确说明了绿茶的出汤时间范围;材料三“2024年,‘海南老爸茶’这一独具特色的习俗被正式纳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正式”准确说明了纳入的严肃性和规范性。20.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