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 全国)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出发向右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
A.物体在t3时刻回到了出发点
B.物体在t2时刻离出发点最远
C.物体在0~t2时间内向右运动,在t2~t3时间内向左运动
D.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2.(2025 江都区校级学业考试)火车的速度为8m/s,关闭发动机后前进70m时速度减为6m/s.若再经过50s,火车又前进的距离为(  )
A.50m B.90m C.120m D.160m
3.(2025 海南)一攀岩者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声音的传播时间可忽略),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0m B.30m C.50m D.70m
4.(2025 海南)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
A.10m B.20m C.25m D.50m
5.(2025 铁力市校级期末)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6.(2025 珠晖区校级学业考试)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4:3 D.3:1
7.(2025 甲卷)长为l的高速列车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速率为v0,要通过前方一长为L的隧道,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v<v0)。已知列车加速和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和2a,则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v0所用时间至少为(  )
A. B.
C. D.
8.(2025 城固县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物体(  )
A.初速度为0
B.2s末的速度大小为3m/s
C.5s内的位移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5m/s2
二.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9.(2025 山西二模)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
D.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1+v2)
(多选)10.(2025 广东)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A. B.
C. D.
(多选)11.(2008 海南)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多选)12.(2025 海南)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2025 大庆模拟)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在t=0s时,甲的位移是   
②乙    s后开始运动
③在0~10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在10~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⑤两物体在    s时相距最远
⑥两物体在    s时相遇.
14.(2025 巴宜区校级期末)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     运动,加速度为     m/s2,在AB段作     运动,加速度是     m/s2.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     m/s.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     m.
15.(2025 秦都区校级期中)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则第3s 末的速度是    m/s,5s末的速度是    m/s.
16.(2025 嘉峪关校级期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以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x,则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时所发生的位移是    .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5 平潭县学业考试)一石块从45m高的楼顶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石块下落所需的时间
(2)落地时石块的速度为多大
(3)石块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18.(2025 江西校级模拟)春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甲=20m/s和v乙=34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的速度恰好为6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19.(2025 娄底期中)在平直路面上以72km/h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s末的速度为36km/h,求:
(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
(2)刹车后汽车6s末的速度大小;
(3)刹车后汽车10s内的位移大小。
20.(2025 谷城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热气球以2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离地105m高处,落下一物体。物体落下后,热气球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上升。(g=10m/s2)
(1)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物体从气球上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3)物体落下后5s时,热气球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 全国)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出发向右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
A.物体在t3时刻回到了出发点
B.物体在t2时刻离出发点最远
C.物体在0~t2时间内向右运动,在t2~t3时间内向左运动
D.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考点】根据v﹣t图像的物理意义对比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比较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象专题.
【答案】D
【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此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ABC、在0﹣t3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物体一直向右运动,物体t3在时刻离出发点最远,故ABC错误。
D、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知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
2.(2025 江都区校级学业考试)火车的速度为8m/s,关闭发动机后前进70m时速度减为6m/s.若再经过50s,火车又前进的距离为(  )
A.50m B.90m C.120m D.16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B
【分析】要求再经过50s火车通过的距离,必需知道火车的加速度,而刹车问题必需求出刹车的时间,从而确定火车实际运动的时间,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求火车前进的距离.
【解答】解:设火车的加速度为a,根据
可得am/s2
故从速度为6m/s到停止所需要的时间
t30s。
故再经过50s火车前进的距离实际为火车前进30s前进的距离
s90m
故选:B。
【点评】刹车问题是我们常见的问题,求刹车位移一定要先求出刹车时间从而确定实际刹车时间.
3.(2025 海南)一攀岩者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声音的传播时间可忽略),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0m B.30m C.50m D.70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专题】定量思想;估算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C
【分析】石头下落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gt2,不需要考虑声音传播的时间,即可求解下落的距离。
【解答】解:石块下落的高度:hgt2=45m。
该过程中,攀岩者向上上升的高度:x=vt=1×3=3m
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H=h+x=45+3=48m≈50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4.(2025 海南)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
A.10m B.20m C.25m D.5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刹车的初速度和刹车的加速度,由推导公式v2=2ax可得汽车运动的距离。
【解答】解:由题意知,车速v=20m/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最后末速度减为0,由推导公式v2=2ax可得:x=25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末速度为0隐含条件,找到题干告诉的已知量初速度和加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解。
5.(2025 铁力市校级期末)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考点】根据v﹣t图像的物理意义对比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象专题.
【答案】B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乙的初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B正确。
C、在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在0~t1时间内,乙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则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和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6.(2025 珠晖区校级学业考试)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4:3 D.3:1
【考点】提前停止类问题.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B
【分析】汽车刹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再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从而得出位移之比。
【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2s
所以刹车在2s内的位移:m=30m。
4s<6s,所以在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m=40m。
所以x1:x2=3:4.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关键要注意汽车刹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需求出刹车到停止的时间。
7.(2025 甲卷)长为l的高速列车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速率为v0,要通过前方一长为L的隧道,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v<v0)。已知列车加速和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和2a,则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v0所用时间至少为(  )
A. B.
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C
【分析】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v<v0),可知列车进入隧道前需减速至v,然后匀速通过隧道,全部出隧道后需加速到v0,分别求出列车的减速运动时间、匀速运动时间和加速运动时间即可求出总时间。
【解答】解: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v<v0),可知列车进入隧道前需减速至v,然后匀速通过隧道,全部出隧道后需加速到v0,则
减速时间:t1,
匀速时间:t2,
加速时间:t3,
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v0所用时间至少为
t=t1+t2+t3
解得:t,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解题关键要分析清楚列车运动情况,注意列车通过隧道的位移。
8.(2025 城固县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物体(  )
A.初速度为0
B.2s末的速度大小为3m/s
C.5s内的位移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5m/s2
【考点】根据v﹣t图像的物理意义对比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象专题.
【答案】B
【分析】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情况,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图中直接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即可.
【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5m/s,2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得:x=s5×5=12.5m,故C错误;
D、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得:a1m/s2,加速度大小为1m/s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要结合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来进行分析.
二.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9.(2025 山西二模)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
D.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1+v2)
【考点】根据v﹣t图像的物理意义对比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BD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解答】解: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斜率越来越小,故加速度不恒定;空降兵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故B正确;
C、因空降兵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等于;故C错误;
D、用直线将t1~t2的速度连接起来,由图可知,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而由图可知,图中图象围成的面积小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面积,故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注意从图象中找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及位移;并且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公式。
(多选)10.(2025 广东)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A. B.
C. D.
【考点】复杂的运动学图像问题.
【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象专题;理解能力.
【答案】BD
【分析】在速度﹣时间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面积比较两者的位移关系,判断是否会出现船头并齐;在位移﹣时间图线中,图线对应的纵坐标表示位移,通过两图线是否有交点判断在途中是否会出现船头并齐。
【解答】解:A、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在到达终点前,甲图线围成的面积始终大于乙图线围成的面积,则龙舟甲与龙舟乙在途中不会出现船头并齐的现象,故A错误;
B、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在两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前,丙的位移比甲大,即丙在前,在交点对应的时刻后有一个时刻,两图线围成的面积相等,即位移相等,可知龙舟甲和龙舟乙在途中会出现船头并齐,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在到达终点前,两图线没有交点,即不会出现位移相同,则龙舟甲和龙舟乙在途中不会出现船头并齐,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在到达终点前,两图线有交点,即位移相同,可知龙舟甲和龙舟戊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图线和位移﹣时间图线的综合运用,知道图线的物理含义,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位移﹣时间图线对应的纵坐标表示位移。
(多选)11.(2008 海南)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考点】利用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求物体的位移;利用v﹣t图像的斜率求解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根据v﹣t图像的物理意义对比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象专题.
【答案】BC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
【解答】解:A、在第1小时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
B、在第2小时末,甲的位移大小x甲30×2km=30km,乙的位移大小x乙30×2km=30km,此时两车相距Δx=70﹣30﹣30=10(km)。故B正确。
C、在前4小时内,乙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始终大于甲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则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大。故C正确。
D、在第4小时末,甲车的位移x甲60×4km=120km,乙车的位移x乙30×2km60×2km=30km,因x甲>x乙+70km,可知甲乙两车未相遇。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多选)12.(2025 海南)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考点】复杂的运动学图像问题.
【答案】BC
【分析】(1)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2)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3)判断恒力做功的正负,可以通过力与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断。夹角为锐角或零度,做正功,夹角为直角不做功,夹角为钝角或平角做负功。
【解答】解:A.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A错误;
B.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5﹣6s的位移s2=﹣5m,总路程为:40m,故B正确;
C.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s=30m,平度速度为:v7.5m/s 故C正确;
D.由图象知5~6s过程物体做匀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及做功正负的判断,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属于基础题。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2025 大庆模拟)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在t=0s时,甲的位移是 20m 
②乙 10  s后开始运动
③在0~10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在10~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⑤两物体在 10  s时相距最远
⑥两物体在 25  s时相遇.
【考点】根据x﹣t图像的物理意义对比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图读出甲乙出发时的位移和时间.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比较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根据速度和位置关系分析两者距离的变化.
【解答】解:①根据图象可知,在t=0s时,甲的位移是20m,
②根据图象可知,乙10s后开始运动,
③在0~10s这段时间内,乙静止在原点,甲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④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则知在10~25s这段时间内,甲的运动速率小于乙的运动速率,甲在乙的前方,则两者距离逐渐减小,
⑤⑥由上分析知,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当t=25s时,两个物体到达同一位置相遇.
故答案为:①20m;②10;③增大;④减小;⑤10;⑥25
【点评】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问题,关键要直接读出质点开始运动的时刻和位置,明确斜率表示质点的速度大小.
14.(2025 巴宜区校级期末)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  匀加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为  1  m/s2,在AB段作  匀减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是  ﹣2  m/s2.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  2  m/s.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  12  m.
【考点】根据v﹣t图像的物理意义对比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1)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在AB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2)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2m/s.
(3)物体在6s时位移最大,x.
故答案为:(1)匀加速直线,1,匀减速直线,﹣2,(2)2,(3)12.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15.(2025 秦都区校级期中)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则第3s 末的速度是 2.3  m/s,5s末的速度是 2.5  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v=v0+at得:
(1)第3s 末的速度:v=2+0.1×3=2.3m/s.
(2)5s末的速度:v=2+0.1×5=2.5m/s.
故答案为:2.3m/s,2.5m/s
【点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直接应用,直接应用公式求解即可,是一个很基础的题目.
16.(2025 嘉峪关校级期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以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x,则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时所发生的位移是 4x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去求物体发生的位移.
【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速度从v增加到2v时有 (2v)2﹣v2=2ax
速度从2v增加到4v时有 (4v)2﹣(2v)2=2ax′
联立两式得,x′=4x
故答案为:4x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5 平潭县学业考试)一石块从45m高的楼顶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石块下落所需的时间
(2)落地时石块的速度为多大
(3)石块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可求出时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可求落地速度,第2s内的位移为前两2s内的位移减去第1s内的位移
【解答】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公式,
得:t3s
(2)落地速度为:
v=gt=10×3=30m/s
(3)第2s内的位移为前两2s内的位移减去第1s内的位移,即:
15m
答:(1)石块下落所需的时间为3s;
(2)落地时石块的速度为30m/s;
(3)石块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15m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遵守匀变速运动的普遍规律,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8.(2025 江西校级模拟)春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甲=20m/s和v乙=34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的速度恰好为6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变速物体追匀速物体问题.
【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甲车速度减为6m/s时的位移,从而得出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刹车的最小距离。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通过不相撞的临界速度,结合位移公式进行求解。
【解答】解:(1)对甲车速度由20m/s减速至6m/s的位移为:
x1m=91m
x2=x0+x1=100m
即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100m处开始刹车
(2)设甲、乙两车速度相同时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
v乙﹣a乙(t﹣t0)=v甲﹣a甲t
代入数据解得:t=8s
相同速度v=v甲﹣a甲t=4m/s<6m/s,
二者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二者速度减小到4m/s时恰好不相撞。
如果二者速度减为4m/s时不相撞,那么它们减到6m/s时一定不会相撞。因为题目要求二者的速度不能超过6m/s,所以为避免二者不相撞,二者开始的最小距离都按减到6m/s时计算
乙车从开始以34m/s减速至6m/s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解得:x3=157m,
乙车所用的时间,
甲车速度达到6m/s所需的时间,
当甲车减速到6m/s时,甲车已经进入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此时乙车速度大于6m/s,没有进入收费站窗口前9m处,故两车不会相撞,
此时甲车的位移x1=91m,
所以要满足条件甲、乙的距离为:
x=x3﹣x1=157﹣91m=66m
答:(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100m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2)甲、乙两车至少相距66m。
【点评】本题考查多过程的运动学问题,注意各个运动过程的时间和位移关系,选择合适公式进行求解。
19.(2025 娄底期中)在平直路面上以72km/h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s末的速度为36km/h,求:
(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
(2)刹车后汽车6s末的速度大小;
(3)刹车后汽车10s内的位移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刹车后的加速度;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刹车6s末的速度;
(3)求出汽车速度减为0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求解位移。
【解答】解:(1)速度v1=72km/h=20m/s,v2=36km/h=10m/s,
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a2.5,汽车的加速度为﹣2.5m/s2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
(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6s末的速度大小为:
v=v1+at2=5m/s;
(3)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v=v1+at,其中v=0
解得:t=8s。
即汽车运动时间为8s,10s时,汽车已经停止运动,所以10s内的位移即为运动停止时经过的位移
答:(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为﹣2.5;
(2)刹车后汽车6s末的速度大小为5m/s;
(3)刹车后汽车10s内的位移大小为80m
【点评】本题是运动学中刹车问题,是一道易错题,很多同学不考虑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
20.(2025 谷城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热气球以2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离地105m高处,落下一物体。物体落下后,热气球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上升。(g=10m/s2)
(1)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物体从气球上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3)物体落下后5s时,热气球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1)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是50m/s;
(2)物体从气球上掉下后,经7s落回地面;
(3)物体落下后5s时,热气球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125m。
【分析】(1)物体离开气球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地时间;
(3)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下落5s时,气球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1)规定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gh
代入数据有:v2﹣(﹣20)2=2×10×105
解得:v=50m/s
(2)根据速度—时间规律可得总时间:t7s
(3)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下落t=5s后,物体的位移为:x5=v0t20×5m25m。
气球的位移:x5′=v0t=﹣20×5m=﹣100m,“﹣”表示方向向上。
气球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为:Δx=x5﹣x5′=25m﹣(﹣100m)=125m。
答:(1)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是50m/s;
(2)物体从气球上掉下后,经7s落回地面;
(3)物体落下后5s时,热气球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125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对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用整体法和分段法求解,本题是用整体法求解,相对简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