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简单的行程问题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4秋 南沙区期末)甲乙两地相距700千米。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送货物,每小时行驶80千米,3小时后到达服务区休息。服务区的位置可能在( )点。A.① B.② C.③ D.④2.(2025春 高密市期中)小花每分钟步行约76米,小花家离学校大约900米,她13分钟( )家走到学校。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3.(2025春 锦江区期中)妈妈1小时行70千米,妈妈的出行方式是( )A.骑自行车 B.步行 C.乘汽车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4秋 成华区期末)送餐机器人能把食物按指定路线送到客人餐桌前:餐桌距离取餐口102米,送餐机器人2分钟能把食物送到,机器人的速度是 。5.(2024秋 槐荫区期末)小东去爬山,到达一个山顶后,对着远处的大山大吼一声,大约6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25℃)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6米/秒,小东和大山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米。6.(2025春 嘉祥县期中)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行了480km,甲地到乙地有360km,照这样的速度,全程需要 小时。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4秋 梁山县期末)动物园距科技馆30千米,小明觉得步行去科技馆只要30分钟就到了。 8.(2025春 威县期中)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9.(2023秋 老城区期末)乐乐去80千米外的外婆家,他最好步行去。 四.计算题(共1小题)10.(2021秋 镇巴县期末)五(3)班同学开展爬山活动,从山脚到山顶2.4km,同学们上山用了1.3h,沿原路下山用了1.1h.同学们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基础)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简单的行程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题号 1 2 3答案 B A C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4秋 南沙区期末)甲乙两地相距700千米。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送货物,每小时行驶80千米,3小时后到达服务区休息。服务区的位置可能在( )点。A.① B.② C.③ D.④【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根据速度和时间求出行驶的路程,再求出甲乙两地路程的一半,通过比较行驶路程和一半路程的大小来确定服务区的位置。【解答】解:80×3=240(千米)700÷2=350(千米)240千米<350千米答:服务区最有可能的位置是②。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运用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2025春 高密市期中)小花每分钟步行约76米,小花家离学校大约900米,她13分钟( )家走到学校。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用小花每分钟步行大约行走的路程乘13,先求出她13分钟行走的路程,再与900作比较,即可解答。【解答】解:13×76=988(米)900<988答:小花13分钟能家走到学校。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3.(2025春 锦江区期中)妈妈1小时行70千米,妈妈的出行方式是( )A.骑自行车 B.步行 C.乘汽车【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答案】C【分析】一般情况人步行每小时走不超过10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的速度为20千米,汽车每小时的速度不小于40千米,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得:妈妈1小时行70千米,妈妈的出行方式是乘汽车.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速度的意义,掌握常用交通工具的时速及应用.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4秋 成华区期末)送餐机器人能把食物按指定路线送到客人餐桌前:餐桌距离取餐口102米,送餐机器人2分钟能把食物送到,机器人的速度是 51米/分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51米/分。【分析】速度=路程÷时间,102米是餐桌距离取餐口的路程,2分钟是送餐机器人把食物送到的时间,代入数解答。【解答】解:102÷2=51(米/分)答:机器人的速度是51米/分。故答案为:51米/分。【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掌握速度=路程÷时间是解答关键。5.(2024秋 槐荫区期末)小东去爬山,到达一个山顶后,对着远处的大山大吼一声,大约6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25℃)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6米/秒,小东和大山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1038 米。【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1038。【分析】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6秒声音往返的路程,然后再除以2即可。【解答】解:346×6÷2=346×3=1038(米)答:小东和大山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38米。故答案为:1038。【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6.(2025春 嘉祥县期中)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行了480km,甲地到乙地有360km,照这样的速度,全程需要 4.5 小时。【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4.5。【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汽车的速度,再除360千米即可。【解答】解:360÷(480÷6)=360÷80=4.5(小时)答:全程需要4.5小时。故答案为:4.5。【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4秋 梁山县期末)动物园距科技馆30千米,小明觉得步行去科技馆只要30分钟就到了。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较长的路程用千米(km)作单位,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5千米,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动物园距科技馆30千米,骑自行车去还需要约2小时,步行不可能只要30分钟,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路程、速度和时间关系的认识。8.(2025春 威县期中)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推理能力.【答案】×【分析】每分钟行驶的路程,每秒行驶的路程也可以叫速度,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速度的定义,要熟练掌握。9.(2023秋 老城区期末)乐乐去80千米外的外婆家,他最好步行去。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文字题;推理能力.【答案】×【分析】较远的路程一般选择千米作单位,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解答】解:乐乐去80千米远的外婆家,他最好坐车,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用法。四.计算题(共1小题)10.(2021秋 镇巴县期末)五(3)班同学开展爬山活动,从山脚到山顶2.4km,同学们上山用了1.3h,沿原路下山用了1.1h.同学们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沿原路下山说明下山的路程也是2.4千米,把上山和下山的路程相加,求出总路程,再把上山和下山的时间相加求出总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解答】解:(2.4+2.4)+(1.3+1.1)=4.8÷2.4=2(千米/时)答:同学们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2千米/时.【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考点卡片1.简单的行程问题【知识点归纳】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相向而行:两地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问题=路程÷速度差同时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5千米,4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要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据题意,应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时间,列式解答即可.解:(63.5+56.5)×4=120×4=480(千米)答:A、B两地相距480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例2: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小时行了全程的,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分析:先依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再运用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4,,=1(千米),答:王华家离学校有1千米.点评: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例3: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距中点14千米的地方相遇,两车相遇时,它们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A、7 B、14 C、28 D、42分析:由题意可知: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因为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况.(培优)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简单的行程问题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5 通州区模拟)小力和爷爷绕一个圆形的操场散步锻炼身体,小力走完一圈需要9分钟,爷爷走完一圈需要12分钟。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出发,相背而行,走了15分钟以后,两人的位置是下面的第( )幅图。A. B.C. D.2.(2025春 漳州期末)小明10秒跑60米,小东1分跑300米,( )A.小明的速度快 B.小东的速度快C.两人的速度相同3.(2024秋 丰台区期末)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经过16小时后,甲船落后乙船72千米。要解决“甲船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个问题,还应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一个信息是( )A.A地到B地一共有1290千米。B.乙船每小时行驶34.5千米。C.乙船还剩138千米到达B地。D.甲船还剩4小时到达B地。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5春 冷水滩区校级期中)早上,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每分钟走50米,12分钟到学校,下午放学,小明只用了10分钟就回到了家里,平均每分钟走 米。5.(2024秋 黄岛区期末)王叔叔开大货车到青岛,路过一个里程牌(如图所示)。如果按70千米/时的速度继续行驶,王叔叔接着再开 小时能到达青岛。6.(2024秋 房山区期末)一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880千米,5小时飞行 千米。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5春 魏县期中)如图的标志表示小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最多是120米。 8.(2024秋 鹰手营子矿区期末)100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7秒,小强用了18秒,小强快一些。 9.(2024秋 通河县期末)小轿车每小时行80千米,即速度为80千米。 四.应用题(共1小题)10.(2025 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小王步行每小时走6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18千米,现在他从甲地到乙地骑车和步行的距离刚好相等,从乙地返回甲地时,骑车和步行的时间相等。已知返回时比去时少花了40分钟,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培优)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简单的行程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题号 1 2 3答案 B A B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5 通州区模拟)小力和爷爷绕一个圆形的操场散步锻炼身体,小力走完一圈需要9分钟,爷爷走完一圈需要12分钟。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出发,相背而行,走了15分钟以后,两人的位置是下面的第( )幅图。A. B.C. D.【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把圆形花坛的周长看作单位“1”,小力走完一圈需要9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圈,爷爷走完一圈需要12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圈,根据速度和×时间=总路程,据此求出15分钟时两人走了多少圈,进而确定两人的位置,据此解答。【解答】解:()×1515=2(圈)答:两人走了2圈,相距圈,由此可以确定两人的位置在图象B的位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关键是把圆形花坛的周长看作单位“1”。2.(2025春 漳州期末)小明10秒跑60米,小东1分跑300米,( )A.小明的速度快 B.小东的速度快C.两人的速度相同【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他们的速度,再比较即可。【解答】解:1分=60秒60÷10=6(米/秒)300÷60=5(米/秒)6>5答:小明的速度快。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3.(2024秋 丰台区期末)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经过16小时后,甲船落后乙船72千米。要解决“甲船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个问题,还应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一个信息是( )A.A地到B地一共有1290千米。B.乙船每小时行驶34.5千米。C.乙船还剩138千米到达B地。D.甲船还剩4小时到达B地。【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根据首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乙船16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再求出甲船16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然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甲船模型行驶多少千米。【解答】解: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经过16小时后,甲船落后乙船72千米。要解决“甲船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个问题,选择的信息是乙船每小时行驶34.5千米。(34.5×16﹣72)÷16=(552﹣72)÷16=480÷16=30(千米)答:甲船每小时行驶30千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5春 冷水滩区校级期中)早上,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每分钟走50米,12分钟到学校,下午放学,小明只用了10分钟就回到了家里,平均每分钟走 60 米。【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60。【分析】先用50乘12求出家到学校的距离,再除以返回时的时间即可。【解答】解:50×12÷10=600÷10=60(米)答:平均每分钟走60米。故答案为:60。【点评】解答此题要运用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5.(2024秋 黄岛区期末)王叔叔开大货车到青岛,路过一个里程牌(如图所示)。如果按70千米/时的速度继续行驶,王叔叔接着再开 5 小时能到达青岛。【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5。【分析】用王叔叔到青岛的距离250千米,除以货车的速度就是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350÷70=5(小时)答:王叔叔接着再开5小时能到达青岛。故答案为:5。【点评】解答此题要运用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6.(2024秋 房山区期末)一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880千米,5小时飞行 4400 千米。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路程=速度×时间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4400,路程=速度×时间。【分析】“平均每小时飞行880千米”为飞机飞行的速度,“5小时”为飞机飞行的时间,飞机飞行的速度与飞机飞行的时间相乘,可以计算出飞机飞行的路程;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880×5=4400(千米)所以5小时飞行4400千米,用到的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故答案为:4400,路程=速度×时间。【点评】考查的是简单的行程问题。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5春 魏县期中)如图的标志表示小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最多是120米。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判断即可。【解答】解:如图的标志表示小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最多是120千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度单位的认识。8.(2024秋 鹰手营子矿区期末)100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7秒,小强用了18秒,小强快一些。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由于二人跑的路程相同,所以用时少的人跑得速度快,据此解答。【解答】解:17<18答:小明快一些,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二人跑的路程相同,所以用时少的人跑得速度快的道理。9.(2024秋 通河县期末)小轿车每小时行80千米,即速度为80千米。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常表示为“距离/时间”的形式。例如,每小时行80千米,可以表示为80千米/时。【解答】解:题目中的描述是“小轿车每小时行80千米,即速度为80千米”,这种表示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速度应该表示为“距离/时间”的形式,而不是“距离”。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理解速度的表示方法是关键。四.应用题(共1小题)10.(2025 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小王步行每小时走6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18千米,现在他从甲地到乙地骑车和步行的距离刚好相等,从乙地返回甲地时,骑车和步行的时间相等。已知返回时比去时少花了40分钟,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24千米。【分析】1、去时:因路程相同,所以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关系,而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6:18=1:3,所以步行的时间:骑车的时间=3:1,所以从甲地到乙地用了4个步行时间;2、返回时:时间一定,所以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而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6:18=1:3,所以步行的路程:骑车的路程=1:3,所以从甲地到乙地行了4个步行路程;3、去时:步行2份路程,用3个时间;骑车2份路程,用1个时间;返回时:步行1份路程,用3÷2=1.5(个时间);骑车3份路程,用1.5个时间;4、去时一共用3+1=4(个时间),返回时一共用1.5+1.5=3(个时间),即返回时比去时少用4﹣3=1(个时间),而返回时比去时少用40分钟,即1个时间为40分钟;5、返回时,步行和骑车分别用了1.5个时间,即分别用了40×1.5=60(分钟)=1(小时);那么返回时的总路程(甲乙两地的路程)为1×6+1×18,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去时:步行与骑车的时间比=18:6=3:1,而所行路程相同,即步行了一半的路程用了3份时间,骑车了一半的路程用了1份时间;返回时:步行与骑车的路程比=6:18=1:3,即全程可看作是4份路程,那么步行占了其中的1份;而去时,步行了一半的路程即行了2份路程,而用了3份时间,那么返回时步行1份路程即用3÷2=1.5(份时间),那么骑车3份路程也用了1.5份的时间。所以返回时少用了:3+1﹣1.5﹣1.5=1(份时间),即1份时间为:40:1=40(分钟)1.5份时间为:40×1.5=60(分钟)=1(小时)返回时的路程:1×6+1×18=24(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4千米。【点评】本题是一道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解答本题时应用了正、反比例关系,即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关系;时间一定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然后再根据所行路程的份数差与所用时间的份数差之间的关系来具体解答。注意:求出1份的时间是解答本的关键,然后再根据甲乙两地所用的时间来求出其路程。考点卡片1.简单的行程问题【知识点归纳】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相向而行:两地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问题=路程÷速度差同时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5千米,4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要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据题意,应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时间,列式解答即可.解:(63.5+56.5)×4=120×4=480(千米)答:A、B两地相距480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例2: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小时行了全程的,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分析:先依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再运用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4,,=1(千米),答:王华家离学校有1千米.点评: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例3: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距中点14千米的地方相遇,两车相遇时,它们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A、7 B、14 C、28 D、42分析:由题意可知: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因为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况.(进阶)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简单的行程问题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4秋 禅城区期末)李老师要去相距270千米的城市出差,他下午1:00出发,须在下午5:00前到达。现有以下交通工具:①普通列车:95千米/时②大巴:65千米/时③滴滴打车:80千米/时④动车:200千米/时这趟外出,李老师可选择( )种出行方式。A.1 B.2 C.3 D.42.(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运动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A.狮子:6分钟8千米 B.兔子:5分钟4500米C.斑马:1000米/分 D.马:60千米/时3.(2024秋 延庆区期末)下面四幅图中,( )表示“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4秋 奉化区期末)李叔叔骑自行车出行,8分钟行驶了2000米,他的速度可以写成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 。5.(2025春 嘉定区期中)一艘帆船海上航行14分钟,行驶了2310米,照这样计算,它的速度是 ,读作 。6.(2024秋 龙海区期末)李老师骑自行车从家去学校,4分钟行驶了1200米,他的速度是 ;照这样的速度,全程大约需要10分钟,李老师从家到学校全程大约是 千米。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5春 嘉定区期中)小胖1小时大约走了4200米,他的走路速度大约是70米。 8.(2024秋 新化县期末)路程一定时,用的时间越少,车的速度越快. 9.(2024秋 商水县期末)当速度不变时,路程越长,所用时间就越长. .四.解答题(共1小题)10.(2024秋 中原区期末)人工智能在“外卖”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如图所示,点餐位置距离取餐点4.8千米,系统要求骑手取完餐后0.25小时内送达点餐位置。骑手途中接到配送端AI提醒前方交通管制需要绕行,要多骑行1.2千米。骑手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送餐是否会超时?写出判断过程。《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保障行驶安全,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最高车速不超过25千米/时。(进阶)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简单的行程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题号 1 2 3答案 C A D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4秋 禅城区期末)李老师要去相距270千米的城市出差,他下午1:00出发,须在下午5:00前到达。现有以下交通工具:①普通列车:95千米/时②大巴:65千米/时③滴滴打车:80千米/时④动车:200千米/时这趟外出,李老师可选择( )种出行方式。A.1 B.2 C.3 D.4【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先用需要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求出可以行驶的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每种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距离乘时间,求出在时间内可以行驶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到出差城市的距离则可以选择该交通工具,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下午5:00﹣下午1:00=4(小时)交通工具①普通列车:95×4=380(千米),380>270,可以选择;交通工具②大巴:65×4=260(千米),260<270,不可以选择;交通工具③滴滴打车:80×4=320(千米),320>270,可以选择;交通工具④动车:200×4=800(千米),800>270,可以选择。李老师有3种出行方式可选择。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结束时间减去初始时间求得经过时间,注意整时既是一个小时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小时的开始,晚上12点即是一天的结束时间,也是第二天的初始时间,求跨过整时或整天的时间,可以分别求出两部分的时间,然后求和.。2.(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运动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A.狮子:6分钟8千米 B.兔子:5分钟4500米C.斑马:1000米/分 D.马:60千米/时【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分别求出狮子、兔子和马每分钟跑多少米,然后比较四种动物奔跑速度的大小即可。【解答】解:狮子:8千米=8000米,8000÷6≈1333(米/分)兔子:4500÷5=900(米/分)马:1时=60分钟,60000÷60=1000(米/分)1333米/分>1000米/分>900米/分答:狮子的速度最快。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灵活解答。3.(2024秋 延庆区期末)下面四幅图中,( )表示“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A.B.C.D.【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D【分析】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叫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叫时间,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据此解答。【解答】解:表示每小时行60千米,是速度,行了6小时,是时间,求一共行了多少千米,是路程。用“速度×时间=路程”。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关键是熟练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4秋 奉化区期末)李叔叔骑自行车出行,8分钟行驶了2000米,他的速度可以写成 250米/分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 路程÷时间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250米/分;路程÷时间。【分析】首先用李叔叔骑自行车8分钟行驶的路程除以8,求出他的速度;然后判断出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 路程÷时间。【解答】解:2000÷8=250(米/分)他的速度可以写成250米/分,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路程÷时间。答:他的速度可以写成250米/分,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路程÷时间。故答案为:250米/分;路程÷时间。【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要熟练掌握。5.(2025春 嘉定区期中)一艘帆船海上航行14分钟,行驶了2310米,照这样计算,它的速度是 165米/分 ,读作 一百六十五米每分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165米/分,一百六十五米每分。【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这艘帆船的速度;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读出路程单位,再读出时间单位,两单位间加“每”。【解答】解:2310÷14=165(米/分)答:它的速度是165米/分,读作:一百六十五米每分。故答案为:165米/分,一百六十五米每分。【点评】关键是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三者的计量单位。6.(2024秋 龙海区期末)李老师骑自行车从家去学校,4分钟行驶了1200米,他的速度是 300米/分 ;照这样的速度,全程大约需要10分钟,李老师从家到学校全程大约是 3000 千米。【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300米/分;3000。【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所以用路程1200米除以时间4分钟,即可求出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所以用求出的速度乘时间10即可求出李老师从家到学校全程大约是多少千米。【解答】解:1200÷4=300(米/分)300×10=3000(千米)答:他的速度是300米/分,李老师从家到学校全程大约是3000千米。故答案为;300米/分;3000。【点评】本题考查了路程问题。关键是掌握路程÷时间=速度关系式的灵活运用。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5春 嘉定区期中)小胖1小时大约走了4200米,他的走路速度大约是70米。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把1小时化成6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他走路的速度。【解答】解:1小时=60分4200÷60=70(米/分)小胖1小时大约走了4200米,他的走路速度大约是70米/分。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关键是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70米是长度单位,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是米/分或千米/时。8.(2024秋 新化县期末)路程一定时,用的时间越少,车的速度越快.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综合判断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即“速度×时间”的积一定,根据比例的意义,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快,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路程=速度×时间,即“速度×时间”的积一定,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快,因此路程一定时,用的时间越少,车的速度越快.故答案为:√.【点评】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进行分析解答.9.(2024秋 商水县期末)当速度不变时,路程越长,所用时间就越长. √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因为: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不变,即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当速度不变时,路程和时间这两个量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由此可知:当速度不变时,路程越长,所用时间就越长.【解答】解: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当速度不变时,路程和时间这两个量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即:当速度不变时,路程越长,所用时间就越长;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明确速度不变,路程和时间这两个量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四.解答题(共1小题)10.(2024秋 中原区期末)人工智能在“外卖”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如图所示,点餐位置距离取餐点4.8千米,系统要求骑手取完餐后0.25小时内送达点餐位置。骑手途中接到配送端AI提醒前方交通管制需要绕行,要多骑行1.2千米。骑手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送餐是否会超时?写出判断过程。《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保障行驶安全,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最高车速不超过25千米/时。【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应用意识.【答案】不会。【分析】用点餐位置距离取餐点的路程加上需要多行的路程,除以0.25小时,计算其速度,与最高时速比较即可。【解答】解:(4.8+1.2)÷0.25=6÷0.25=24(千米/时)24<25答:送餐不会超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的应用。考点卡片1.简单的行程问题【知识点归纳】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相向而行:两地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问题=路程÷速度差同时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5千米,4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要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据题意,应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时间,列式解答即可.解:(63.5+56.5)×4=120×4=480(千米)答:A、B两地相距480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例2: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小时行了全程的,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分析:先依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再运用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4,,=1(千米),答:王华家离学校有1千米.点评: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王华小时行驶的路程.例3: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距中点14千米的地方相遇,两车相遇时,它们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A、7 B、14 C、28 D、42分析:由题意可知: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因为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1简单的行程问题(培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新版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 4.1.1简单的行程问题(基础)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新版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 4.1.1简单的行程问题(进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新版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