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织金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年级生物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8月,科考团队发现了脊椎动物新物种——黄岗山蝾螈,这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设立以来发现第11个新物种。黄岗山蝾螈、其他生物及其所生活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共同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物圈 D. 生态系统
2. 某同学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在判断它的分类过程中,下列特性对他的判断影响最小的是(  )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细胞膜的有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细胞学说的建立漫长而曲折,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维萨里通过对尸体解剖揭示了人体在组织水平的结构
②列文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③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
④耐格里通过观察分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4.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公园湖水水样时发现一些生物如视野1所示,随即换上高倍镜后得到视野2所示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视野1中有许多黑色边缘的透明圆圈可能是盖盖玻片的方法不对
B. 可用手拨动物镜镜头换上高倍镜,再换上大光圈使视野明亮
C. 从视野1到视野2的转换过程需将装片往右下方移动
D. 视野1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视野2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
5. “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K、Zn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微量元素
B. “巨型稻”中的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C. “巨型稻”和普通稻的细胞中元素种类差别很大
D. 构成“巨型稻”细胞的化合物中淀粉的含量最高
6. 小麦晒种入库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操作,它包括晒种和入库两个环节,可以有效地延长小麦种子的贮藏期限,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麦晒种过程会增大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
B. 自由水增加能抑制细胞呼吸,延长储藏时间
C. 晒干的小麦种子在试管中点燃,燃烧后剩余的灰烬主要是无机盐
D. 小麦种子含水量越低,就越有利于长期储藏留种
7. 淀粉和糖原都是常见的多糖,以碳链为基本骨架,两者的( )
A. 单体和连接方式均相同 B. 单体和连接方式均不同
C. 单体相同,连接方式不同 D. 单体不同,连接方式相同
8. 电影《热辣滚烫》中贾玲减肥近100斤引起热议,事实上“减肥”减掉的体重中80%左右来自脂肪,20%~25%来自非脂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饥饿状态时脂肪可大量转化为糖类供能
B.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的酯
C. 脂肪的组成元素与葡萄糖相同,动物中储存的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D. 脂肪的组成元素中氧多氢少,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比葡萄糖多
9. “车让人,人快走,礼让斑马线。”斑马线是生命线,斑纹也是斑马的生命线。每匹斑马的条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使得它们在草原中难以被捕食者察觉,还有助于它们在群体中辨认同伴。研究发现斑马条纹能加快空气流动有助于汗液蒸发,该过程与一种名为 latherin的蛋白质有关, latherin与其他蛋白质的区别是( )
A. 氨基酸结构通式不同 B. 肽键空间结构不同
C. 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D. 氨基酸脱水缩合方式不同
10.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研究蛋白质的折叠时发现,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去折叠(或变性),成为失去自然构象的松散肽链,当去掉尿素时,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重新折叠(或复性)成原来的构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盘旋、折叠的过程中可能涉及氢键的形成
B. 去除尿素后,变性的蛋白质恢复它们原来的构象,功能也可能随之恢复
C. 暴露在高浓度尿素溶液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但不会破坏肽键结构
D. 变性的蛋白质,仍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需50-65℃水浴2min后显紫色
11. 生物学知识中有很多相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图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①抗体②载体③蛋白质 B. ①脂肪②磷脂③胆固醇
C. ①染色质②染色体③细胞核 D. 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
12. 20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microRNA及其作用的科学家,micro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物质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
B. microRNA含有5种含氮碱基
C. 核糖也是组成DNA的成分之一
D. microRNA功能多样性与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排序均有关
13. 火遍全国的自贡冷吃兔鲜香爽辣,是盐帮美食的代表。兔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营养价值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冷吃兔中含C、H、O、N等大量元素及许多微量元素
B. 兔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均是单体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C. 兔肉中脂肪和胆固醇都属于脂质但二者分子结构差异很大
D. 兔子体内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14. 科学家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欧文顿证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B. 戈特和格伦德尔证明脂质呈双分子层分布
C. 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罗伯特森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呈现“暗——亮—暗”三条带
15. 下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蛋白质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质体“膜”的成分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
B. 脂质体膜的蛋白质有助于药物被运送至特定细胞
C. 被包在双分子层中的药物甲是脂溶性的
D. 被包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的药物乙是水溶性的
16. “穿岩古榕”是一棵古老的榕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漓江风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下列有关榕树细胞说法正确的是(  )
A. 榕树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B. 榕树细胞中的细胞骨架由多糖组成
C. 纤维素是榕树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D. 榕树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17. 金光菊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花色金黄,适应性强,耐寒又耐旱,但忌水湿,适宜在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土中生长。茎秆坚硬不易倒伏,还具有抗病、抗虫等特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光菊的细胞膜上含有胆固醇
B. 金光菊花瓣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叶绿体和液泡中的色素
C. 金光菊叶肉细胞中无膜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与中心体
D. 金光菊花瓣的形状和颜色是由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控制的
18. 生物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生物膜创面敷料面膜可以修护肌肤、舒缓敏感、充分补水和长效锁水。这种面膜适用于非慢性创面的覆盖和护理,能够帮助肌肤新陈代谢。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信息分子和细胞膜上的受体
B. 细胞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囊泡膜不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 分泌蛋白、部分胞内蛋白合成后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加工
D. 细胞的生物膜组成成分和结构相同,各膜之间结构直接联系
19. 生物学研究常运用特定的科学方法来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下列科学研究或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完全归纳法
B.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标记法
C.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提出假说法
D.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同位素标记法
20. 如图所示是真核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 在甲、乙中②的功能有较大差异
C. ③结构的元素组成为C、H、O、N、P D. 甲和乙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
21. 下列有关细胞器及细胞结构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衣藻和蓝细菌都有生物膜系统
B. 中心体只由中心粒组成,与细胞的分裂有关
C. 液泡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有关
D. 光学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可观察到叶绿体、液泡、染色体等结构
22. 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是支持细胞器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各种细胞器并不是漂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C.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 细胞骨架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功能
23. 黑藻是一种水生被子植物,其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时常用它作实验材料。下表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流动一圈所用的时间,“/”表示叶绿体基本不流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0 15 20 25 27 30 32 35 40
时间/s / 182 133 116 90 118 129 132 /
A. 为维持细胞活性,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将黑藻叶片置于生理盐水中
B. 黑藻叶绿体较大,适合用低倍镜观察其叶绿体的流动情况
C. 0℃到40℃之间,温度越高,叶片细胞质流动速率越快
D. 叶片细胞质流动速率与细胞代谢速率有关
24. 易位子蛋白(TRA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膜蛋白,其作为信号序列的受体蛋白位于内质网膜上,与内质网膜构成通道,可将新生肽链转移进内质网腔,经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易位子蛋白与糖蛋白都具有识别功能
B. 新生肽链通过易位子蛋白转运至内质网腔穿越了2层磷脂分子
C. 新生肽链经内质网腔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 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25. 联系内质网(ER)与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运输的小泡表面具有由蛋白质构成的笼状衣被,衣被小泡主要有COPⅡ衣被小泡和COPⅠ衣被小泡两种类型。COPⅡ衣被小泡介导物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顺向运输;COPⅠ衣被小泡介导从高尔基体将可循环的或错误修饰的物质运回内质网的逆向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中不发生衣被小泡的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
B. 衣被小泡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运输表明两者存在结构上的直接联系
C. COPⅠ衣被小泡介导的逆向运输有助于维持ER自身膜蛋白质含量的稳定
D. 推测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都与衣被小泡膜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饺子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作流程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面皮,再以鲜肉、萝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好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某兴趣小组对饺子材料进行了如下检测: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白萝卜匀浆 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B 肥肉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占满了整个细胞,细胞密集
C 瘦肉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B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实验试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白萝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A组实验,结果是溶液呈现__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B组实验时,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C组实验时,由于实验室缺乏相应的试剂,请尝试利用A、B组实验中的试剂写出可行的替代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煮熟后的肉更容易消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上述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
27. 图1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Ⅰ、Ⅱ、Ⅲ代表不同的元素,Ⅳ代表某种化合物。图2为某生物的核酸部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Ⅳ代表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Ⅰ、Ⅱ、Ⅲ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_(按顺序填写)。构成图1中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是以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
(2)图2中的④代表__________,若图2中的化合物初步水解得到的产物会有__________种。
(3)血红素会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血红蛋白在形成过程中,由574个氨基酸经__________过程形成,其含4条肽链,α、β链各2条,肽链之间有4个二硫键,故在形成血红蛋白过程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
28.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除了为细胞提供能量外,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分离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线粒体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的意义是__________。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受损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及时被清理,“线粒体自噬”属于细胞自噬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受损的线粒体会被内质网包裹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中的__________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最终被清除。溶酶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推测受损线粒体还可通过进入迁移体(细胞器在迁移中形成的一种囊泡结构)而被释放到细胞外,即“线粒体胞吐”。为此,科研人员利用绿色荧光标记迁移体,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用药物C处理细胞使线粒体受损,若观察到__________,则可初步验证上述推测。
29. 图1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7表示细胞结构。图2表示该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__________(填数字)属于图2中的类型乙,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图1中__________(填数字)。
(2)图1中的5在动物细胞中断裂后形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形成的这个细胞器的作用与植物细胞中__________(填细胞器)的某一项作用相似。
(3)图2中的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可能是黑藻细胞和颤蓝细菌细胞共有的唯一细胞器。若图1表示黑藻细胞,则一般不会存在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数字)。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相比,黑藻叶肉细胞更适合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现象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0. 胆固醇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在血液中是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形式运输到其他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同时减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如图是LDL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与LDL受体合成、加工、修饰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LDL与其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与细胞膜相比,LDL膜结构的不同点主要是__________。
(2)LDL结合到LDL受体后能够诱导受体形成发夹状构象,从而在胞内体中使LDL受体与LDL分离,以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他汀类药物是常规的降脂药物,但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血液中LDL含量反而会升高,出现胆固醇逃逸现象。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16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单用他汀类药物处理后,患者体内PSCK9蛋白的含量变化,得到下列结果。
处理时间(周) PCSK9蛋白含量(ng/mL)
对照组 实验组
0 17.1 36.2
1 17.1 18.8
4 17.1 25.1
请据此推测,长时间使用他汀类药物导致胆固醇逃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织金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年级生物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ABC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先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摇匀后加入待测样液,再进行水浴加热 ②. 蓝 ③. 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2) ①. 洗去浮色,避免染液本身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 可将斐林试剂中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为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3)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4)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脂肪 ②. P、N、Fe ③. 碳链
(2) ①.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 4##四
(3) ①. 脱水缩合 ②. 10268
【28题答案】
【答案】(1)差速离心法
(2) ①. 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②. 水解酶 ③.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3)(在迁移体中)红绿荧光重叠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4、5 ②. 7
(2) ①. 溶酶体 ②. 液泡
(3) ①. 丙 ②. 3 ③. 黑藻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观察叶绿体运动可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②. 信息交流 ③. LDL膜仅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2) ①. LDL受体返回质膜 ②. LDL转运至溶酶体内被降解
(3)长时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会促进PCSK9蛋白合成,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LDL进入细胞的途径受阻,从而使血液中LDL含量升高,出现胆固醇逃逸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