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二)(全国)试卷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二)(全国)试卷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二)
适用范围(全国)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隐匿(nì) 熏陶(táo) 免冠(guàn) 伤痕累累(lěi)
B.烙饼(luò) 憋闷(mèn) 驾驭(yù) 一气呵成(hē)
C.叱咄(chì) 麾下(huī) 捯气(dǎo) 战战兢兢(jīng)
D.塞下(sài) 冻馁(něi) 阎罗(yán) 血雨腥风(xu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霹雳 礼聘 烟囱 千钧之力
B.掂量 荣膺 腌臜 两协插刀
C.招架 盘恒 笑涡 如坐针毡
D.俯身 名讳 绰号 天纶之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B.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不耻下问。
C.小明从就喜欢游泳,他对游泳冠军孙扬佩服得五体投地。
D.小红被老师表扬以后,她有些得意洋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迁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古代诗歌常常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情达意:李白《行路难》中的" ,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宴席的丰盛、营造欢乐氛围;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以及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的“ , ”运用典故,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惆怅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亲爱的同学,在“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7、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仿照下面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两项活动。(2分)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
C.
D.扮演人物,体味人生百态
8、“畅说人物”,请从初三教材或名著中任选一位小说主要人物,根据他的某一事件,结合文章内容,仿照例句写句子(3分)
例句:小说《骆驼祥子》 人物:祥子
——勤劳朴实的祥子,立志买车,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在底层苟且偷生,谱写了一出人间悲剧。
仿写:小说 人物:
(二)名著阅读(5分)
《水浒传》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如 A 景阳冈打虎, B 风雪山神庙,三打 C ……这些精彩的情节,令人久久难忘。
9、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把情节补充完整。(填到答题卡上)(2分)
10、读书贵在有法,针对不同的名著,我们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圈点批注、做摘抄笔记、精读与跳读相结合、浏览等等。请结合《水浒传》的相关内容说说你是如何阅读的,并简要谈谈这个读书方法带给你的收获。(50字左右,3分)
三、阅读(11~24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选出对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两个“难”第一个指相聚的不易,第二个指别后的难过,写出爱情的艰难。
B.“东风无力百花残”寓情于景,既是写春风不再,百花调零的自然景象,也是自己的凄凉感伤心境的抒写。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虽别,却近在咫尺,传递消息的机会多得很。
12、请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州人,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施与:帮助。 疏:疏远。 嫁娶凶葬:婚嫁丧葬。
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以养济/群族之人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连月不开
(3)沙鸥翔集 (4)日有食
15、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16、请从[甲][乙]两文简要概括范仲淹的人生态度。(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8分)
鹅毛压得父亲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压得他直喘呢?
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的所有门,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也是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片片雪白,凌空飞舞。父亲一边扇,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挟着,碰触着,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挣工分,可他却不去
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父亲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亲的手很巧,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晾干后,第二晚再接着垒第二层,母亲的双手很快被冻伤,又痛又痒。父亲也喘得、咳嗽得更严重了
⑧几个月后,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母亲的双手也好了些。他们卖鹅毛和羽绒鞋所得利润,得以凑齐我和姐姐的学杂费
⑨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年患有较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只能硬扛着,医生告诫他不要干重体力活,否则极易发展成肺气肿。可父亲哪肯休息,他坚决要去收鹅毛,还能帮母亲。
⑩多年后,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鹅绒是那么的轻盈,有风掠过,便会飘散。但奇怪的是,一如当年此时。
我终于懂了,当年,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看似轻如鸿毛,却是千钧之担,于母亲也同样如此。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在当时那个农村普遍穷困的特殊年代,唯一都读过书,上了大学的俩姐弟
父亲肩上担起的和母亲手中操持的,虽然只是一片片很轻、很轻的鹅毛,但由此诞生出来的爱
17、通读文章,说一说如何理解“鹅毛压得父亲喘”?(3分)
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2分)
19、第⑤段和第⑨段是什么关系?从内容方面分析其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0分)
玩 泥
宋灵慧
①对我来说,玩泥绝不仅是乡愁。
②小时候,家住在村西北角高台子上。台子下边是小树林,林子下边是大水坑,这就是玩泥的地方。
③玩泥,有文玩和武玩。
④武玩男孩子们唱主角,我们是观众。
⑤数了伏的午后,知了们嗓门子贼亮,“知了——知了——”,把大人们叫乏了呼呼睡去。皮小子尥①着蹶子跑到坑边,凉鞋背心扒了,扔到树下,跳到坑里。水鸭子似的扎几个猛子,凫几趟水,玩泥大戏开演了。
⑥坑北沿儿坡缓,黄泥,晒饱了太阳。小子们一字排开哗哗哗,对着坑沿儿撩水。泥润了,台子搭好了。猫腰挖起坑泥,头脸身上划拉,两只手小泥板似的,把自己糊得严严实实。嘴巴一张,白牙露出来,黄泥流进去。“噗噗”着嘴边的泥,跑上坑沿儿。坐下,奓②开胳膊,“开车啦!”哧溜——,滑到水里。扎个猛子,再挖泥,再抹。单个开车烦了,就开火车。一串泥鳅子排好,领头的喊“火车开了”,噼里扑噜,你推我挤栽到水里。时间长了,坑北沿儿让这群屁股划成了长长的泥簸箕。
⑦既然是武玩,“险情”就常发生。泥里的玻璃瓦片煤砟儿,把腿肚子、腚蛋子剌个口子。血从泥里冒出来,划拉划拉,口子浅,继续玩;口子深,跟小孩子嘴似的翻哧着,捋把青青菜来,搓巴搓巴,糊上。再不好,就到奶奶大娘家,要点消炎粉撒上,坚决不能叫爹娘知道。玩儿一夏天泥的孩子,黝黑油亮,铁打的一样结实。
⑧文玩儿,是我们女孩子和小男孩的事儿。
⑨小树林东面是聋子奶奶家,门对着坑。穿堂风一刮,门洞忒③凉快。聋子奶奶房后是一条大沟,红胶泥出名。胶泥有脾气,粘,夹锨,没力气挖不来。就算挖来,也是生的,一个瓣儿一个瓣儿的,得蘸着水,在硬地方摔,熟了才能玩儿。聋子奶奶门洞旮旯④有个瓮碴子,扣着旧盆,到夏天,里面就是奶奶给摔熟的胶泥,一条条的。我们坐在地上,守着块儿废青砖,啪唧,啪唧,边摔边捏,聋子奶奶坐在门洞口,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看。
⑩打啪儿,也叫摔破锅。揪块泥,捏成锅的样子,托起,高举,反扣到地上,“噗”,破一个洞,力气越大,破洞越大。俩人一对儿,给对方补,破洞越大,赢的泥越多。太小的孩子,摔不破,输没了泥就哭,聋子奶奶就从破瓮里拿一块哄他。
刻模子也有输赢,但不是输泥。模子是砖的,跟小镜子差不多,从集上买,好几分钱一块儿。翘尾巴的狗,叼鱼的猫,大眼睛蜻蜓,花盆里的花……揪一块儿泥,抟圆,拍扁,扣在模子上摁,捏,刮,慢慢揭开,图案刻在泥上,模子就成了。摆在墙根下晾干,就拿去“赢”东西。“拾柴火换模儿——”串街小贩似的喊几声,伙伴们就跑到树林捡柴火。模子按好坏论价,这个换干棒儿,那个换软柴。
聋子奶奶看我们玩泥,蒲扇摇着摇着就打盹儿,盹儿打够了做针线,针线做够了就跟我们捏泥人。聋子奶奶啥都会捏,孙悟空,手搭凉棚的,吃桃子的,举着金箍棒的,还有猪八戒、唐僧,《地雷战》里偷地雷的……聋子奶奶捏着泥人还讲故事。说世上的人都是泥变的,从前有个奶奶,捏了好多泥人,一吹气,泥人变成人了。怎么有瘸腿瞎眼的呢?不能怪捏娃娃的那个奶奶。贴一锅饼子火候还不匀实呢,有没饹馇儿的,还有糊了的,还不都一样吃啊。
我教了三十多年书,自以为读书很多,可这几年总觉得,不识字的聋子奶奶比我有学问。如今,水坑没了,村里的孩子不玩泥了吧?他们还是从里到外,铁打的一样结实么?
(有删改)
【注】 ①[ 尥(liào)]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② [奓(zhà)] 张开。 ③[忒(tuī)] 太。④[旮旯(gā lá)]指角落。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以“玩泥”为叙事线索,把“武玩”和“文玩”两种玩泥方式紧密串连起来。
B.第⑥段运用“噗噗”“哧溜”等拟声词描写“玩泥”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第⑦段写武玩“险情”常发生,孩子们坚决不让爹娘知道,是怕爹娘打骂阻止。
D.第⑨段“穿堂风一刮,门洞忒凉快”点明孩子们在门洞“武玩”“文玩”的原因。
21、请按文中的顺序,将“武玩”过程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①全身抹泥 ②滑到水里 ③撩水润湿坑沿儿 ④坐在坑沿儿上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22、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胶泥有脾气,粘,夹锨,没力气挖不来。(从修辞的角度)
(2)揪块泥,捏成锅的样子,托起,高举,反扣到地上,“噗”,破一个洞,力气越大,破洞越大。(从加点词的角度)
23、开篇作者说“玩泥绝不仅是乡愁”,除了“乡愁”外,“玩泥”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四、作文(40分)
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我的青春里有        》
题目二:一年四季,人们所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同一个时节,不同地方、不同生活、不同心情的人所看到或者希望看到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大自然有自己的本色,但经过人的主观情感的加工,人们的生活也就具有了不同的色彩。比如同是十月,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十月是红色的;在丰收农民的眼中,十月是金黄色的……在不同心境的人眼里,相同的日子,面对相同的事物,其色彩可能就各不相同。那么,在你眼里,在你心里,或者在你的想象里,十月又是什么颜色呢?
请以“十月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
1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D
2、A
3 、B
4 、C
5、A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怀旧空吟闻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7、B. 评说人物,神游小说画廊  C. 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8、小说《 孤独之旅》人物: 杜小康 —— 年幼活泼的杜小康,芦荡放鸭,历经孤独艰辛,却因此变得勇敢成熟,奏响一曲成长之歌。
9、A、武松 B、林冲 C、祝家庄
10、读《水浒传》时我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书中重点人物的精彩章节,我会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读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细细体会他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的性格特点。而对于书中诗词和景物描写我会跳过。精读、跳读结合既可以使我深入理解书中内容,把握人物特点,又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11、D (“无多路”指的是传递信息的机会不多,错误。)
12、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烛泪象征爱情;而“死”“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13、A
14、(1)属:同“嘱”,嘱托 (2)开:天气放晴(3)集:停息,停歇 (4)日:每天,天天
15、(1)这是岳阳楼壮丽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2)(范文正公或者范仲淹)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穷、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
帮助他们。
16、忧国忧民;乐观旷达(豁达);乐善好施(济世情怀,乐于助人)
17、“鹅毛压得父亲喘”指父亲肩头的“鹅毛担子”压得他直喘,又指父亲带病垒泥屋,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18、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鹅绒”比作“流云”,睹物思人。
19、照应(呼应)关系。作用:交代了父亲坚持收鹅毛的原因,突出中心。
20、D
21、③→①→④→②
22、(1)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胶泥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胶泥粘性强的特点,表现出挖胶泥的不容易。 意思对即可。
(2)准确生动地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们打啪儿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玩这种游戏的熟练程度。意思对即可。
23、对童年生活及乡村风土人情的怀念;对乡村自然风光消失的遗憾(或痛惜)。 意思对即可。
24、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