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跨学科实践:降落伞》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是跨学科实践活动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活动的主题,使他们能 充分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并发现其中的乐趣。本节要引导学生达到两 个目标:一是要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 量法;二是在测量过程中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教材以降落伞的用途为切入点,让学生对降落伞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 降落伞的兴趣和好奇心。接着,重点聚焦延长降落伞的飞行时间这一关键目标, 提出“ 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随后,展示实验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控制变量法,并强调正确使用测 量仪器的重要性。关于不规则形状的面积的测量,教材给出了一种常见的估测方 法,将不规则形状微分为数十个正方形。最后,引导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完成合作 探究过程。(二)学情分析前面已经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含量程、分度值和估测等,这些基 本功有助于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进行测量和记录工作。八年级学生已形成一定 的逻辑思维能力,适合进行控制变量法等物理思维的培养。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 1 课时主要以实验设计为主要目的,第 2 课时以 实施评价为主要目的。第 1 课时,首先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跳伞运动大队跳 伞的情境引出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的问题,随后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习控制 变量法的应用,了解不规则形状面积的测量方法。第 2 课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 合作探究,有序开展比赛,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三、教学目标【物理观念】进一步了解长度、时间、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科学思维】知道在目标和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深入研究构成系统的各个子 系统或参量之间的最佳关系,对所研究的项目或产品质量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培养处理整体与局部、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的能力。【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 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树立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观点的意识,培养尊重事 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用科学思维和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熟练掌握并运用控制变量法开展科学有效的实验探究。(二)教学难点在降落伞的质量、材料限定的情况下,如何设置形状、面积等技术参数,使 降落伞在规定高度下降时飞行时间最长。五、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情境创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跳伞运动大队,即八一跳伞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 运动队伍。请同学们欣赏他们精彩的跳伞表演(观看视频),谈谈你观看视频后 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创设探究情境。降落伞是一种使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航空工具,广泛用于航空、 航天和救援等领域。降落伞是蓝天中飘动的“摇篮 ”,它承载着人类对冒险与探 索的渴望。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图片,说一说降落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降 落伞怎样保障降落过程的安全。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降落伞的实用价值, 了解降落伞结构,为后续探究奠 定基础。(二)提出问题2008 年汶川地震时,首批空降兵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 的情况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惊天一跳,只为人民!为保障安全,增加飞行时间是设计降落伞的重要目标。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 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三)猜想与假设首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请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统一意见,并派代表分享。影响因素:伞衣的面积、绳的长度、物体重量、风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在独立思考基础上交流讨论。(四)设计实验如果让大家设计实验验证以上猜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1)准备制作降落伞的材料(伞布、绳子、重物、秒表、刻度尺等)。(2)制作表格并测量相关数据。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有好几个,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确定它们 之间的关系呢?小结:当所研究的问题与多个因素同时关联时,为明确研究问题与某一因素 的对应关系,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参量,保持其他因素参量不变,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设计意图 :使学生经历思维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分别要用到什么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量 程要如何选择?降落伞绳长——量程为 1m 的刻度尺;降落伞下降高度——量程为 5m 的皮尺; 降落伞总质量——电子秤;降落伞飞行时间——秒表或手机计时器。对于常见的矩形或圆形伞衣,我们可以根据数学公式计算面积。但如果出现 不规则形状的伞衣,怎样才能较为精准地测量伞衣的面积呢?教师介绍:将伞衣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伞衣的轮廓,数一下轮廓 中包含的方格数(不满一格而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舍去),总格 数乘以每一格的面积就是不规则形状的伞衣的总面积。设计意图:渗透微分的思想, 引导学生采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化繁 为简。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表格。悬挂物:10g 钩码小组 序号 伞绳的 长度/m 伞衣的 形状 伞衣的 面积/m2 降落的 高度/m 降落伞 总质量/g 降落伞的飞 行时间/s 排名结果1234设计意图:设计表格的过程驱使学生再次思考实验目的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及如何组织数据。给学生分发材料包,包含伞衣(也可自备)、伞绳、钩码(也可自备悬挂物, 但需控制质量为 10g)。布置任务:本周五将进行降落伞比赛,请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完成降落伞的制 作。(第 2 课时)(一)新课引入(二)新课教学1. 设计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小组设计的降落伞,并从选择的材料、制作的流程、 遇到的问题、试飞的情况等角度进行讲解。各小组进行分工,设置小组长、放飞员、计时员、记录员、回收员等。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实践 ,体验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2.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每个小组的放飞员到楼上进行放飞,计时员、记录员、回收员各司其职。按 照顺序依次从 2 楼、3 楼、4 楼释放,记录员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教师强调:(1)不要在投放区随意跑动;(2)回收员在拾取降落伞后应尽 快撤离投放区。设计意图: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体现小组分工的重要性。3. 得出结论。(1)比较______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 飞行的时间与降落伞伞衣面积有关,伞衣面积越_____ ,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 间越长。(2)比较______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降落伞形状 。(3)比较______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 飞行的时间与降落伞绳长______。(4)比较______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 飞行的时间与降落伞降落的高度有关,降落的高度越______,降落伞在空中飞行 的时间越长。(5)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分析数据,得到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深化对物 理概念的理解, 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4. 交流评价。从降落伞设计和展示汇报两个方面进行小组间评价。被评价小组名称: 评价小组名称:维度 评价标准 待提高 (1分) 合格 (2分) 良好 (3分) 优秀 (5分) 评分理由设计 角度 设计合理,符 合降落伞的基 本外形美观性创造性汇报 表达清晰组员分工合 理,合作默契5. 课堂小结。同学们对今天的放飞降落伞活动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还可以在哪些方面继 续完善本组的降落伞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