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第6节 跨学科实践:眼睛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科版第四章—光的世界教学引入1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从外界接收的大部分信息来自视觉。近年来,青少年视力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与宣传,刻不容缓。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加入“护眼行动”中!【视频欣赏】教学课题2设计一个“护眼行动”的宣传方案1.认识眼睛的结构,探究眼睛成像的原理。2.探究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怎样预防近视,怎样矫正近视眼。认识眼睛31.眼睛的结构 眼睛是由角膜、晶状体、睫状肌、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睫状肌睫状肌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光屏)睫状肌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焦距)认识眼睛32.眼睛的视物原理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像落在视网膜上,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照相机成像原理: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凸透镜光屏人眼照相机凸透镜光屏认识眼睛3人眼看到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经晶状体和角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经过视神经将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倒立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认识眼睛3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位置不同的物体的呢?照相机通过调焦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改变镜头和底片的距离,即改变像距认识眼睛3 人眼的视网膜和晶状体的位置是固定的。对于人眼系统,在物距变化时,怎样才能保证像距不变,仍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呢?3.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认识眼睛3改变焦距,即晶状体的形状晶状体视网膜v睫状体晶状体调节 我们的眼睛有一套精巧的变焦系统,眼睛里的睫状肌牵拉晶状体,会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这样当你登山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使远处的风景清晰地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使文字的像也恰好落在你的视网膜上。认识眼睛3晶状体的焦距与其厚度的关系【视频欣赏】认识眼睛3看近处物体看远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认识眼睛3眼睛和照相机的对比眼睛 照相机结构 瞳孔 光圈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胶片(有感光材料)成像 倒立、缩小、实像 调节 作用 当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改变焦距,使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镜头焦距不变,可通过改变物距和像距来改变胶片上的像的大小认识眼睛34.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看近处的物体睫状肌调节品状体的焦距有一定限度。①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②近点: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极限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为10~20cm。③明视距离:正常人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读书写字时人眼应与书本保持25cm左右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当睫状体不能调节(调节能力减弱)会怎样呢?近视眼远视眼看清物体的范围会变小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1.模拟近视眼【实验材料】近视眼镜,凸透镜,光屏,蜡烛【实验步骤】①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相当于给眼睛戴上了近视眼镜。实验探究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②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相当于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③拿开眼镜,可以看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时光屏上的像就是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到的物体的情形。④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再移动光屏的位置,使像变清晰,标出光屏的位置,这表示近视眼实际成像的位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实验结论】①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②在近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2. 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②近视眼成因: 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得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一个模糊的光斑,得不到清晰的像。①近视眼的特点: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②近视眼矫正: 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入射的光线先经凹透镜变得发散一些再射入眼睛,会聚点能够后移到视网膜上。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远处物体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矫正后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凹透镜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1. 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①远视眼的特点: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②远视眼成因: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后面,在视网膜上会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得不到清晰的像。近处物体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后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③远视眼矫正 矫正远视眼,应使会聚点前移,由于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可以通过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入射的光线先会聚一些再射入眼睛,从而使会聚点前移到视网膜上。近处物体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后矫正后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位置 矫正的方法近视眼远视眼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归纳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视网膜前方视网膜后方配戴凹透镜配戴凸透镜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了解配置眼镜的过程物理在线佩戴合适的眼镜是矫正视力的常见方法。透镜焦度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 Φ 表示,即: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眼镜度数 眼镜的规格通常用“度”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单位:m)倒数的100倍,用D表示,即: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眼睛度数越深,说明镜片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眼镜度数的正负数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减弱它的弹性,使它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退。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不能完全放松,使晶状体过厚,远处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前,看到的就是模糊的像。继续下长,眼睛为了适应将近处的物体清晰成像,眼球会从正常情况下的圆形慢慢变扁,成为椭球形,最后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探究近视眼的成因4 长时间、近距离、不间断用眼,是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当你长时间看书、写字时眼睛不舒服了,这是在告诉你,睫状肌疲劳了,应该休息了!这时,你应该眺望远处,或做一做眼保健操。护眼行动5 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根据学到的知识和调查结果,请以“护眼行动”为主题制订一个宣传方案,从物理的角度来解释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近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学习中应该怎样防止近视,对近视眼怎样正确矫正等问题。护眼行动51.导致近视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强光下看书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护眼行动5人数 坐姿正确 ……男生女生科学实践 设计调查表,统计全班同学的近视情况。调查近视的影响因素,例如性别因素、坐姿是否正确、是否按要求做眼保健操、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等。护眼行动52.近视会对生活和学习造成的影响由哪些?冬天镜片容易起雾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镜戴久了不舒服护眼行动53. 爱护我们的眼睛保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好好休息读写姿势要正确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护眼行动5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营养,饮食要合理搭配。课堂练习61. 在人的眼球中,品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A.平面镜B.玻璃砖C.凸透镜D.凹透镜C课堂练习62.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B3. “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 )A. A点B. B点C. C点D. D点课堂练习6D课堂练习64. 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戴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发散凹课堂小结7跨学科实践:眼睛认识眼镜探究近视眼的成因护眼行动结构成像原理近视眼成因即矫正远视眼成因即矫正发展空间8家庭实验室截取3cm~5cm 长的圆柱筒,并在筒壁上开一个直径0.5cm的小孔,将软管的一端插入小孔,并用胶密封固定,另一端接注射器;将透明乳胶薄膜套在圆柱简上,并用棉线固定;用注射器往圆柱筒内注满水,使乳胶薄膜凸起。这样,一个用注射器调节焦距的凸透镜就做好了。请用这个可变焦透镜制作一个可变焦的照相机。自制可变焦的照相机发展空间81.怎样用实验验证某同学的近视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写出探究的过程及结论。过程一:用手摸一下近视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过程二:把近视镜放在字的附近去看字,若能看到放大的字,则是凸透镜;若只能看到缩小的字,则为凹透镜。过程三:把近视镜放在太阳光下移动,若另一侧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是凸透镜;若只能得到一个较大的暗斑,则是凹透镜。探究结论:近视镜是凹透镜。自我评价发展空间82.某同学写作业时眼睛离书本太近,这会导致他近视还是远视?需佩戴合适的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给这位同学提出健康用眼的建议。会导致他近视。需佩戴合适的凹透镜。健康用眼的建议:阅读或书写时,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儿,做眼保健操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阅读或书写时,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要保持25 cm左右,应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要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阅读或书写。不要在走路时看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