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环境保护与发展 同步分层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环境保护与发展 同步分层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一、 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1. 面临问题:面临    、    、    等环境问题。
2. 环境治理
(1) 大气污染:脱硫治理    、治理雾霾天气。
(2) 生态建设:黄土高原坡田改    工程、“    ”防护林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       工程。
(3) 能源替代:建设    能源基地。
我国主要清洁能源及分布
能源类型主要运用方式目前主要利用地区
太阳能通过光伏板可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即光伏发电;通过光热转换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西北、华北、青藏高原等地区光照充足,适合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
风能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是建设风电基地的理想区域
水能通过建设水电站,利用河流、湖泊等水体存在的水位落差,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轮机的机械能,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西南地区的长江、珠江、澜沧江等流域,以及中南地区的汉江等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建设了众多大型水电站
核能利用核反应堆中核燃料的裂变反应产生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我国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地区建设了多个核电站,如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
生物能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料生产等方式进行利用广大农村地区以及部分农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一定规模的生物能利用项目
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等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具备一定的海洋能开发潜力
沙尘暴不等同于雾霾
沙尘暴:主要源于自然因素,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当然,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沙化也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
雾霾:更多与人为因素相关,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燃煤取暖以及建筑扬尘等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在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下,容易形成雾霾。
二、 走向生态文明
1. 建设原则: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与    和谐共生,坚持    优先、    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    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
2. 生态文明“三线”:守住    红线、守住    底线、守住    上线。
3. 低碳生活:1千米以内步行,3千米以内骑行,更远地方乘坐公共交通,    出行;做好垃圾    ,促进循环利用;节约用电用水,不浪费粮食;少用一次性用品。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等十大行动。读我国1952—2022年化石能源消费变化示意图,完成1~4题。
1. 1952—2022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
A. 持续减少 B. 先减少后增加
C. 持续增加 D. 先增加后减少
2. 随着化石能源消费量持续攀升,引发的问题不包括(  )
A. 资源短缺 B. 人口老龄化
C. 环境污染 D. 生态退化
3. 对1952—2022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可能间接导致的生态退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土流失加剧,能源开采破坏地表植被
B. 海洋生物锐减,能源消费与海洋无关
C. 全球气候变暖,化石能源不排放温室气体
D. 土地盐碱化减轻,能源使用改变降水模式
4. 为治理大气环境的污染,我国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脱硫治理酸雨 B. 治理雾霾天气
C. 建设清洁能源基地 D. 天然林保护工程
5. (乡土地理)近年来,苏州在太湖沿岸推进“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该工程主要针对的环境问题是(  )
A. 湿地减少导致的水质污染与生物多样性减少
B. 工业废气排放引发的区域性酸雨问题
C. 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
D.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夏季高温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建设原则,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据此完成6~7题。
6. 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不符合这一发展理念的是(  )
7. 下列有助于守住生态文明“三线”的是(  )
A. 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进行房地产开发
B.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不突破资源利用上线
C. 随意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水,只要不影响景观就行
D. 对环境质量较差区域不采取任何治理措施
  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广泛,其布局综合考虑了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用电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读中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完成8~10题。
8. 在我国西北地区布局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开发利用的能源类型是(  )
A. 风能、太阳能 B. 太阳能、地热能
C. 水能、风能 D. 水能、太阳能
9. 从地形角度看,我国陆上大型风能清洁能源基地多分布在(  )
A. 地势起伏大的山区
B. 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
C. 地势平坦开阔的高原和平原
D. 丘陵广布的东南地区
10. 我国陆上大型水能清洁能源基地主要集中在(  )
A. 河流稀少的西北地区
B. 河流流量小、落差小的华北地区
C. 河流众多、落差大的西南地区
D. 河网密布但地势平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图为美丽中国漫画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 建设美丽中国,最合适的做法是(  )
A. 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 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 净化水质,防治水污染
D. 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12. 建设美丽中国,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
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③ 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 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3. 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建设北方防沙带,筑起防风固沙绿色长廊,能有效遏制    (填气象灾害)对我国中东北部地区带来的危害。
(2) 黄河中游流经的    (填地形区)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本区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 未来5年,我国生态屏障建设集中在“三区四带”,关于“三区四带”的规划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力发展畜牧业
B. 长江重点生态区实施退田还湖,下游大力发展水电
C. 南方丘陵山地带大力发展种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 海岸带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4)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中学生能做的有      
      
       。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核心知识梳理]
一、 1.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 2. (1) 酸雨 (2) 梯田 三北 退耕还林还草 (3) 清洁
二、 1. 自然 节约 保护 生态文明 2. 生态保护 环境质量 资源利用 3. 绿色 分类
[课时达标精练]
1. C 2. B 3. A 4. D 5. A 6. C 7. B
[综合素养提升]
8. A 9. C 10. C 11. C 12. D
13. (1) 沙尘暴 (2) 黄土高原 (3) D (4) 公交出行,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节约用纸,多使用节能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