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 中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读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图(2024年)及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图(2024年),完成1~2题。 1. 读图可知( )A. 印度由于耕地面积小,所以水稻平均产量低B. 印度每公顷耕地水稻产量高于中国和世界平均值C. 俄罗斯国土面积及耕地面积都少于中国,但粮食产量高于中国D. 中国在四国中耕地面积较少,但粮食总产量最高2.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B.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C. 人均耕地资源数量少D.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可垦荒地少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实力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域差异。下图为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读图,完成3~4题。3. 下列区域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数量最多的是(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C. 环渤海地区 D. 辽中南地区4. 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产业基地所在地,紧靠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其光电产业领先国际,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其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 矿产资源丰富B. 靠近大学,人才数量较多C. 水资源丰富D. 工程机械发达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的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作业。下图为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5.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丰富 B. 地势平坦C. 水源充足 D. 土壤肥沃6. “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精准( )① 播种 ② 施肥 ③ 收割 ④ 预报地质灾害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7. “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促进( )① 农业产量提高 ② 农产品质量提升③ 土地面积扩大 ④ 农业科技发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京港高铁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如图为京港高铁线路和沿线局部景观图。读图,完成8~9题。8. 京港高铁多以桥梁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其主要目的是( )A. 防范风沙 B. 保护动物C. 美化环境 D. 少占耕地9. 京港高铁( )① 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② 有利于沿线居民出行③ 加强了西藏对外联系④ 有利于北煤南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0. [大国重器,中国制造] 高速铁路网的触角越伸越长,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火箭一次次发射升空,托举着中国人“叩问苍穹向九天”的梦想;“蓝色国土”上,“重器”一次次下海,用实力展现出中国的底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 高新产业提“质” 202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空中出租车”首飞成功;C919大飞机首次海外试飞圆满完成;南极秦岭站开站……(1) 列举生活中你熟悉的高新技术产品: 。(2) 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条件: 。探究二 传统产业加“新” 2024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最大的热点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 说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和三要素: 。(4) 如何提升家乡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请你献计献策。四、 中国的经济发展1. D 2. C 3. C 4. B 5. B 6. A 7. C 8. D 9. A10. (1)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机器人;扫地机;无人机;3D打印机;芯片;智能门锁;智能马桶;智能家电;高铁;数码相机等 (2) 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交通和通信发达;人才聚集;工业基础好;环境优美等 (3) 特点:创新。三要素:教育;科技;人才 (4)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