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1课时
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
苏教版必修2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19世纪,人们认为两个亲本发生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特征,这个观点叫融合遗传学说。
例如: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为粉花植株,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
×
白花
红花
粉花
孟德尔对此并不认同,他锲而不舍地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最终推翻了融合遗传学说,并提出两大遗传学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他被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思考1:孟德尔为何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自交)
闭花受粉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自花传粉: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 豌豆具有稳定遗传、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人的一些相对性状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前额中央发际三角形突出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判断:下列哪些是相对性状?
1.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2.人的直发与卷发
3.棉花的长绒与粗绒
4.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5.狗的黑毛与兔的白毛
6.人的有耳垂与毛耳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①去雄
②套袋
③传粉
④套袋
(花蕾期)
二、孟德尔的试验的杂交方法
思考:去雄的时间?套袋的目的?
母本
父本
自花传粉的豌豆如何实现杂交?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
(P)
×
子一代
(F1)
子二代
(F2)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705 株 224株
X
思考: 子二代中紫花比白花的比例接近多少?
1. 正交(紫色豌豆花作母本)
亲本
(P)
×
子一代
(F1)
子二代
(F2)
X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 反交(紫色豌豆花作母本)
705 株 224株
性 状 F2 的 表 现 型
显 性 隐 性 显性:隐性
种子的形状 圆粒 5474 皱粒 1850 2.96:1
茎的高度 高茎 787 矮茎 277 2.84:1
子叶的颜色 黄色 6022 绿色 2001 3.01:1
种皮的颜色 灰色 705 白色 224 3.15:1
豆荚的形状 饱满 882 不饱满 299 2.95:1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绿色 428 黄色 152 2.82:1
花的位置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1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 统计其它六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子一代都是显性子二代显隐性比为3:1,你觉得孟德尔会怎么解释呢?
F1
紫花
白花
P
×
紫花
F2
×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705 株 224株
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AA
aa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1
紫花
白花
P
×
紫花
F2
×
705 株 224株
AA
aa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因子彼此分离。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代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1
F2
×
3 : 1
Aa
F1产生了几种配子?分别是什么?
最终才能出现F2的两种性状及相应比例?


A a
A
a
AA
Aa
Aa
aa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C
1.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因子成对出现,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属于作出假设
B.用假设内容推导F1自交后代类型及其比例属于演绎推理
C.把演绎推理的结果用测交实验来检验属于实验验证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