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模拟动物性状分离比的杂交实验、对分离定律的验证、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模拟动物性状分离比的杂交实验、对分离定律的验证、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2课时
模拟动物性状分离比的杂交实验、对分离定律的验证、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及分离定律的应用
苏教版必修2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_______。
(3)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__________。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随机结合
一、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1. 实验原理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__________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__________。
(3)分别从两个桶内______抓取一个彩球,______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__________。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
(5)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
两种彩球
充分混合
随机
组合
字母组合
一、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2. 实验过程
(1)彩球组合类型及数量比为DD∶Dd∶dd≈____________。
(2)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________
1∶2∶1
3∶1
不应该相等,因为雌配子的数量远低于雄配子的数量。
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是否要保持相等?
一、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3. 实验结果及结论
(测交)
让F1与隐性纯合亲本杂交
F1测交
紫花
Aa
aa
白花
×
测交后代
A
a
a
配子
Aa
aa
紫花
白花
1 : 1
演绎
验证
画出遗传图解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 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水稻的非糯性(由遗传因子A控制)和糯性(由遗传因子a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种的非糯性和糯性水稻若干,请分别用杂交法、测交法和花粉鉴定法(已知碘液可将非糯性花粉和糯性花粉分别染成蓝黑色和橙红色)验证分离定律。
1. 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花粉鉴定法
控制同意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后来遗传学家把遗传因子称为基因,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对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A
a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三、分离定律及其本质
1. 定义
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回顾旧知,你认为等位基因的分离应该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
三、分离定律及其本质
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②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的基因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三、分离定律及其本质
1822-1856
出生于奥地利,
21岁做修道士,
29岁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1856-1864
在修道院开始了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实验长达八年的杂交实验
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1865-1884
43岁宣读《植物杂交实验》,
去世15年,论文发表。35年后,得到认可。
两大贡献
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发现两大遗传规律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1822—1884
四、孟德尔成功原因
人物介绍——孟德尔
①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②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③应用数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④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自主学习教材P21内容,总结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补充1:两性花和单性花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如:豌豆、水稻等。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如:黄瓜、玉米等。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也叫自交。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杂交)。
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②关系: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因素。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补充2:概念辨析
①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②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③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补充2:概念辨析
(1)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雌雄配子能随机结合。
(2)后代要适宜的环境,存活率相同。
(3)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4)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
1. 某同学将两色的围棋子放到不透明的箱子中,通过抓取围棋子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 甲、乙两个箱子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个箱子
内的围棋子的数量必须相等
B. 每个箱子中两色的围棋子代表两种类型的配子,
数量可以不相等
C. 从每个箱子抓取围棋子并统计后,围棋子不必放回
D.多次抓取后,同色围棋子组合与不同色围棋子组合出现的比例大致相等,即杂合子与纯合子出现的频率相等
2. 下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模拟实验过程,对该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轻重
必须一致
B. 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
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
C. 该实验须重复多次,以保证实验结果真实可信
D. 抓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小球不用放回,但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
匀后继续实验
D
3. 关于测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定待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B.判断待测个体的显隐性
C.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D.推测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
B
4.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研究是从多对到一对
C.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D.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B
5.(多选)分离定律既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也能指导动植物的育种工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一只白色(显性)山羊是否纯合宜采用测交实验
B.区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采用杂交实验
C.提高抗锈病(显性)小麦的纯合度宜采用自交的方法
D.无芒水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无芒水稻为显性纯合子
ABC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