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一)字音辨识(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酝酿(yùn niàng) 窠巢(kē) 黄晕(yùn) 淅淅沥沥(xī lì)B.棱镜(líng) 静谧(mì) 吝啬(lìn sè) 咄咄逼人(duō)C.贮蓄(zhù) 澄清(dèng) 粗犷(kuàng) 恍然大悟(huǎng)D.莅临(wèi)干涩(sè)倜傥(tì tǎng)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济南(jǐ) 发髻(jì) 镶边(xiāng) 暖和安适(shì)B.抖擞(sǒu) 应和(hè) 薄雪(báo) 绿草茵茵(yīn)C.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秋风萧瑟(sè)D.归雁(yàn) 夜郎(láng) 断肠(cháng) 水何澹澹(zhān)(二)字形书写(6 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 朗润 烘托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B. 决别 吝啬 花枝招展 迫不急待C. 骄媚 粗犷 披蓑戴笠 干净利落D. 安祥 澄清 咄咄逼人 翻来覆去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xiāng( )上一道银边。(2)水藻真绿,把终年 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不像北风那样 duō duō( )逼人。(三)词语运用(8 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春天来了,公园里繁花似锦,游人络绎不绝,处处洋溢着生机。B.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阳光朗照,真让人感到舒适。C.他在演讲时咄咄逼人,言辞恳切,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D.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滋润着大地,也勾起了人们的思乡之情。2.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横线处(3 分)静谧 高邈 莅临 吝啬 粗犷 淅沥(1)冬雪过后,天地间一片_______,只有偶尔的鸟鸣打破这份宁静。(2)春风_______人间,带来了花草的芬芳与生命的活力。(3)北方的汉子性格_______,却在细节处藏着温柔。3.仿照示例,用 “像…… 像…… 像……” 写一句话,描写春雨的特点(3 分)示例:春天的花像霞,像雪,像火焰,绚烂夺目。(四)病句修改(4 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通过阅读《春》,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B.济南的冬天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它四周有小山环绕的原因。C.能否细心观察生活,是写好写景散文的关键。D.雨的四季,每一季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与体验。2.修改下列病句(2 分)(1)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我学会了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景物。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要学习和发扬朱自清观察细致、语言生动的写作方法。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学常识与古诗文默写(8 分)1.文学常识填空(2 分)(1)《春》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2)《济南的冬天》作者是_______,原名舒庆春,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2.古诗文默写(6 分)(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愁心寄与明月的句子是: , 。(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5)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二、阅读理解(45 分)(一)课内阅读(15 分)阅读《春》选段,完成 1-5 题。“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选段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象?(3 分)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3 分)3.文中写春风时,从哪些感官角度进行描写?请结合内容分析(3 分)4.如何理解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中 “逼” 字的妙处?(3 分)5.选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二)课外阅读(20 分)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秋之韵宗璞秋是有成绩的,它有丰硕的果实,它的落叶也是干净的。秋在北方是明朗的,有明净的蓝空,有皎洁的月光。我喜欢秋,爱它的清,爱它的明,爱它的高爽。秋光最是宜人。早晨起来,推开窗户,微微有些凉意,空气清新得像过滤过一样。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都带着露珠,湿润润的,绿得发亮。阳光慢慢升起来,给一切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说着悄悄话。秋日的天空格外高远,格外蓝。偶有几缕白云,像轻纱一样飘着,悠闲自在。抬头望去,一群大雁排着 “人” 字形队伍向南飞去,它们的鸣叫声在空旷的天空中回荡,带着几分苍凉,也带着几分希望。田野里更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子熟了,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高粱红了,像一把把燃烧的火把;棉花白了,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在了地上。农民们忙着收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果园里,果子熟了。苹果红扑扑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梨子黄澄澄的,像一个个小灯笼;葡萄紫莹莹的,像一串串珍珠。空气中弥漫着水果的香甜,让人垂涎欲滴。秋雨是缠绵的。不像夏雨那样热烈粗犷,秋雨下得温柔细腻。它淅淅沥沥地飘着,滋润着大地,也洗净了空气中的尘埃。雨后的天空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树叶更绿了,花儿更艳了。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它像一首诗,像一幅画,像一首歌,让人回味无穷。我爱这美丽的秋。1.文中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请简要概括(3 分)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稻子熟了,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高粱红了,像一把把燃烧的火把;棉花白了,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在了地上”(4 分)3.文中的秋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分析(4 分)4.文章以 “秋之韵” 为题,有什么含义?(4 分)5.本文与《春》在写景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5 分)(三)古诗阅读(10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1-13 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2.赏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 “阔” 和 “悬” 字的妙处(3 分)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4 分)三、口语交际(5 分)学校将举办 “感悟自然之美” 主题班会,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段发言,分享自己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请你写一段发言稿,不少于 50 字。四、写作(35 分)题目:那片风景触动了我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600 字;(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一)字音辨识(4 分)1.A(B 项 “棱镜” 应读 “léng”;C 项 “粗犷” 应读 “guǎng”;D 项 “莅临” 应读 “lì”)(2 分)2.D(“澹澹” 应读 “dàn”)(2 分)(二)字形书写(6 分)1.A(B 项 “决别” 应为 “诀别”,“迫不急待” 应为 “迫不及待”;C 项 “骄媚” 应为 “娇媚”;D 项 “安祥” 应为 “安详”)(2 分)2.(1)镶(2)贮蓄(3)呼朋引伴(4)咄咄(每空 1 分,共 4 分)(三)词语运用(8 分)1.C(“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使人惊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2 分)2.(1)静谧(2)莅临(3)粗犷(每空 1 分,共 3 分)3. 示例: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滋润万物。(3 分,符合要求即可)(四)病句修改(4 分)1.D(A 项缺少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B 项句式杂糅,删去 “的原因”;C 项两面对一面,删去 “能否”)(2 分)2.(1)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景物。(或:老师的指导,让我学会了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景物。)(1 分)(2)我们要学习和借鉴朱自清观察细致、语言生动的写作方法。(1 分)(五)文学常识与古诗文默写(8 分)1.(1)朱自清(2)老舍(每空 1 分,共 2 分)2.(1)秋风萧瑟(2)风正一帆悬(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5)海日生残夜(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共 6 分)二、阅读理解(45 分)(一)课内阅读(15 分)1.春风图和春雨图。(3 分)2.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1 分),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2 分)。3.从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听觉(“鸟儿…… 唱出宛转的曲子”“牧童的短笛…… 嘹亮地响着”)三个角度描写春风(3 分,每个角度 1 分)。4.“逼” 字写出了小草在春雨滋润下颜色格外鲜亮、刺眼(1 分),突出了春雨的滋润作用(1 分),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1 分)。5.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 分)。(二)课外阅读(20 分)1.秋光、秋日的天空、田野、果园、秋雨(3 分,答出 3 点即可)。2.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2 分),将稻子比作金子、高粱比作火把、棉花比作白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野丰收的景象,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2 分)。3.秋具有清、明、高爽的特点(1 分);秋光是宜人的,空气清新(1 分);秋日天空高远湛蓝(1 分);秋是成熟、收获的季节(1 分)。4.表层含义指秋天的韵味,包括秋的清、明、高爽和丰收景象(2 分);深层含义指秋所蕴含的诗意、画意和情思,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与赞美(2 分)。5.两者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分);都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1 分);都融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2 分)。(三)古诗阅读(10 分)1.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3 分)。2.“阔” 字写出了潮水上涨,两岸开阔的景象(1 分);“悬” 字写出了帆船在顺风中稳定前行的样子(1 分),两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面上的开阔与宁静(1 分)。3.蕴含着新旧交替、时序变迁的哲理(2 分),暗示着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2 分)。三、口语交际(5 分)示例:亲爱的同学们,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春日的繁花、夏日的蝉鸣、秋日的落叶、冬日的暖阳,都藏着生命的韵律。我最爱清晨的公园,露珠在草叶上滚动,鸟儿在枝头欢唱,这份清新与生机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活力。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自然吧!(内容真挚 2 分,语言流畅 2 分,符合要求 1 分)四、写作(35 分)评分标准:一等(30-35 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符合文体要求,字数不少于 600 字。二等(24-29 分):立意明确,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符合文体要求,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三等(18-23 分):立意基本明确,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较少,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字数不少于 500 字。四等(17 分以下):立意不明确,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未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不符合文体要求,字数不足 500 字。(注: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复不计,扣满 3 分为止;书写潦草酌情扣 1-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