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能陈述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几种类型及特征。2.能在陆地地形图上识别几种地形。教学重点 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类型。教学难点 掌握陆地地形的特征,进一步熟悉运用。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课程设计 导入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巍峨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的平原、雄浑的高原┄┄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千姿百态。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地球的面貌,学习世界的地形。一、陆地地形 (课件展示形态差异很大的六幅景观图),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了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 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找出五种地形的主要差异?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展示图片资料)首先看平原有什么特征呢?由同学来分析。平原的特征:(海拔低,平坦,坡度小)。那么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边缘陡峭)。(学生活动)看平原、高原图片资料,然后再归纳平原高原的形态特征,看看各大洲中有哪些平原和高原。再看一组山地丘陵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丘陵的形态特征。(展示图片)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 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峦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展示图片)归纳丘陵的特征:1.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展示图片)看盆地图片与高原的地表形态差异很大,图形相似,(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的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大家已了解了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学会了区分它们的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请填下表: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举例山地较高,500米以上起伏较大,沟谷较深喜马拉雅山平原较低,200米以下平坦广阔,起伏小亚马孙平原丘陵较低,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缓东南丘陵高原较高,500米以上边缘陡峭巴西高原盆地没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陆地上两大山脉带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那么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呢 观察“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陆地上两大高峻的山脉地带,说出其名称,观察它们的走向分别有什么特点 分别由哪些山脉构成 再说出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学生)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承转】陆地地形复杂多样,海洋底部同样也复杂多样。三、海底地形多媒体播放视频《海底地形》,体会海底地形的特点。观察海底地形(1)指导学生读“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大洋中脊的分布。(2)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解释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大洋中脊。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大洋中脊分布在大洋底部。课堂小结我们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高低起伏形态和海底地形的复杂多样,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看一看更广阔的世界。 明确五种基本地形的概念,理解不同地形类型的异同。视频、图片增加直观性,引导学生更充分认识海底地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