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养殖家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川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课 养殖家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川教版)

资源简介

第十课 养殖家鸽
本课内容属于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中第四 学段(7~9 年级)的任务群4:农业生产劳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养殖技 术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养 殖业的效率、质量和产量。本课围绕“家鸽养殖 ”,探究养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 的重要性和作用,旨在让学生在劳动观念方面,尊重他人在饲养过程中的努力, 珍惜自己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在劳动能力方面,认识到养鸽子的技术要求, 掌握养鸽子的步骤和技巧,培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中提升动手能力;在劳动品质与习惯方面,培养细致认真、注重细节、具备责任 感和坚持不懈的态度,确保养鸽子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精确性,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在劳动精神方面,培养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的精神,主动参与养鸽子的各个步骤, 以确保最终的效果符合预期。
1.行为目标:了解家鸽的分类、基本特征和习性,掌握家鸽的基础知识, 包括养殖环境要求、饲料选择、培养与选种繁殖; 了解家鸽的饲养管理、疾 病防治与训练技巧。
2.认知目标:认识到家鸽养殖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培养对家鸽养殖的兴趣, 了解家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观念。
1.重点:家鸽的饲养管理。
2.难点:家鸽的选种繁殖与训练。
1.课时:1~2 课时
2.场地:教室、学校养殖园地
3.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鸽子蛋等。
(2)学生准备:了解鸽子的特征及基本习性,查阅训练家鸽的方法,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家鸽的由来、分类与基本特征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学生探究养殖家鸽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1.教师导入并提问:家鸽是由原鸽驯化而成的,是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之一。 大约在 5000 年前……(省略部分为教材第75 页内容)相信同学们都认识鸽子, 但你们知道家鸽的分类与基本特征吗?知道如何繁殖饲养家鸽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PPT 补充讲解家鸽的分类与基本特征。
分类 家鸽按用途可分为食用鸽、观赏鸽、信鸽
基本特征 翅膀宽圆且面积较大,善飞;羽毛颜色多样, 以青灰色较普遍,也有纯 白色、茶褐色和黑白交杂色等;典型中型短腿飞鸟
3.教师小结:以上是家鸽的分类与基本特征,接下来我将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如何繁殖饲养家鸽。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挑选种蛋、孵化种蛋,初步掌握繁殖孵化家鸽的技术。
教学步骤:
1.教师引入并提问:繁殖孵化家鸽,首先从种蛋的选择与保存开始。选好种 蛋,能提高孵化效益。种鸽所产的蛋并不全是合格的种蛋,必须严格选择。同学
们是否已经提前查询了解种蛋的选择与保存方法了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 行反馈)
2.教师结合 PPT 讲解种蛋的选择,并用提前准备的鸽子蛋做教学示范。
种蛋的选择
观察外观 种蛋要干净,无粪便、破蛋液污染,蛋重在20~25 克, 以卵圆形为佳,蛋壳 厚度要均匀
碰击听声 挑蛋入库时,要手、眼、耳并用,两手各拿 2~3 枚蛋,转动手指,使蛋与蛋 碰击,声音清脆者是正常蛋,有破裂声的是破蛋
照蛋透视 用照蛋灯或专门照蛋器械在灯光下观察蛋壳、蛋黄、血斑、 肉斑等,将破损、 不合格的蛋剔除
3.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发鸽子蛋给各个小组进行观察,指导各小组 按照种蛋的选择方法挑选出其中合格的种蛋。
4.各小组挑选完种蛋之后,教师进行检验,将合格的种蛋进行统一存放,并 给学生讲解种蛋的储存相关的方法与要求。
种蛋的储存
适宜温度 种蛋的最适宜保存温度为 13~18℃ , 保存时间为 1 周左右,若超过 1 周, 温度以 12~13℃为宜。种蛋库必须安装空调,调控适宜温度
适宜湿度 相对湿度以65%~75%为宜。湿度过高时要注意通风换气,过低时可在地面 洒水或用湿布巾挂在蛋库内或覆盖在蛋架上,有利于增加相对湿度
存储时间 存储时间延长,种蛋的孵化率会降低,雏鸽出壳时间会延迟。种蛋存储时 间以不超过7 天为宜。尤其在夏季,存储时间延长对孵化效果的不良影响 会更加明显
5.教师结合教材第 76 页“小提示 ”,给学生讲解孵化鸽蛋的技术要领。
6.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后将课堂上挑选的种蛋放置到学校养殖园地的孵化 室,各小组同学在种蛋孵化期间可以任意选择时间进行观察,并将观察时间、现 象、结论填写在教材第 76 页相应的表格内。
设计意图:学习饲养雏鸽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加了解饲养家鸽的方法及注意事 项,家鸽孵化出来后也能更好地进行饲养。
教学步骤:
1.教师引入:一般情况下鸽子种蛋经过 17~19 天的孵化,就会破壳出雏鸽。
初生雏鸽(通常 1~28 日龄)的生命幼小、脆弱,不会采食,非常容易死亡或感 染疾病,需要饲养者加强管理,确保雏鸽健康成长。
2.教师讲解雏鸽的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雏鸽的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1~2 日龄 雏鸽出壳2 小时后,亲鸽便开始用喙给雏鸽吹气,并分泌鸽乳,再过2 小时, 亲鸽开始哺鸽乳。这时的雏鸽体温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容易死亡, 要注意加强观察监控与管理。首先细心观察,注意避免被亲鸽踏伤或冻死。 如果雏鸽5~6 小时仍吃不到鸽乳,要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给雏鸽喂人工鸽 乳。如亲鸽不哺乳,可找同时期种鸽寄养
3~4 日龄 雏鸽的眼睛睁开,身体逐渐强壮,身上的羽毛开始长出,食量逐步加大,消 化力增强。这时亲鸽频繁哺喂雏鸽,有时每天多达十几次, 因此供给亲鸽的 饲料量要充足,营养要丰富, 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管理上注意及时更换垫布 和垫草
5~10 日龄 雏鸽新羽毛长出很多,能自行走动。亲鸽给雏鸽保温时间缩短。亲鸽喂给食 物也由鸽乳变成半颗粒状饲料。少数雏鸽可能不完全适应,会出现消化不良 或患嗉囊炎,应及时补喂些酵母片或健胃药帮助消化
10~19 日龄 雏鸽 10 日龄后,全身羽毛基本长齐,活动自如,可以抓出巢窝,在笼内铺上 一块布片,让其慢慢适应, 以防扭伤脚。亲鸽喂给饲料呈颗粒状,与所吃饲 料相同,且多数亲鸽又开始产蛋,无心喂养雏鸽,在此期间应加强人工喂养
20~28 日龄 雏鸽20 日龄后,羽毛丰满,能在笼内四处活动,但还不能完全自己啄食,仍 然靠亲鸽饲喂,但能主动向亲鸽讨食吃,亲鸽会强迫它独立采食。此时应加 强管理,增加些高蛋白质饲料供应,以满足雏鸽的需要。雏鸽生长到25~28 日龄时,体重可达 500~750 克,这时的雏鸽就被称为乳鸽
3.教师结合教材第 77 页“小提示”补充讲解鸽子饲养环境的要求,让学生在课 后参与家鸽孵化出来后的饲养过程,分时间段记录雏鸽的外观变化及饲养注意事项。
4.教师小结:鸽子个体较小,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如果不科学饲养,容 易发生死亡,影响成活率。要搞好鸽子的饲养,就必须学习科学的饲养技术,选 好鸽舍,控制好环境,做到科学配料,防控疾病,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与观察他人训练家鸽,了解训练家鸽的过程、项目和技巧。
教学步骤:
1.教师引入并提问。教师利用PPT 播放养鸽人训练鸽子的视频,视频播放完 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是否羡慕别人家的鸽子招手即来、挥手即去?你们 知道训练家鸽的具体过程、项目和技巧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整理汇总训练家鸽的具体过程、项目和技 巧,并进行详细讲解或视频演示。(可参考学生用书第82 页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讲解或演示将训练家鸽的过程记录在教材第 78 页上方 的方框里。
4.教师小结:幼鸽是家鸽可塑性最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进行训练,能使它 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不容易出现不好的习惯。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够亲 自去体验一次鸽子训练,感受一次人与动物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分享、展示,使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参与劳动课程 学习的收获,助力他们更好地参与后续的家鸽孵化、养殖、训练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
1.教师指导学生将本次劳动课程中所学习掌握到的内容,用文字描述的方式 填写在教材第 78 页相应的方框中,并与同学分享。
2.学生分享后教师作简单总结,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参与家鸽的孵化、养殖、 训练的实践过程,等劳动实践活动全部结束之后完成教材第 78~79 页“收获小 心得 ”板块中“评一评 ”以及其他内容的填写。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补充新方法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养殖、训练家鸽 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劳动小帮手 ”板块“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保存 ” “家鸽饲养工具 ”“种蛋孵化 ”“家鸽的喂养 ”“家鸽的清洗 ”“训练家鸽 ”等 相关内容。学生学习过程有不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及时进行解答。
鸽子的基本种类
鸽,一种十分常见的鸟,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 的统称。我们平常所说的鸽子只是鸽属中的一种,而且是家鸽。家鸽中最常见的 是信鸽,主要用于通信和竞翔。鸽子和人类伴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一、野鸽
未经驯化的野生鸽子,主要分岩栖和树栖两类。有林鸽、岩鸽、北美旅行鸽、 雪鸽、斑鸠等多种。我国也是世界上鸽子的原产地之一。明代张万种《鸽经》上 说:“野鸽逐队成群,海宇皆然 ”。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高原等广大地区,不仅 有栖息在岩石上的岩鸽,也有栖息在树枝上的林鸽。长江流域一带有一种俗称“水 咕咕 ”的野生林鸽。台湾南投县有一处当地人称“野鸽谷 ”的地方,野鸽子成群 结队,有花斑鸽、林鸽等。
1.岩鸽
岩鸽为鸠鸽科鸽属的鸟类。别称“野鸽
子 ”“横纹尾石鸽 ”“山石鸽 ”,嘴爪平直
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
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主
要栖息于山地岩石和悬岩峭壁处,最高可达
海拔 5000 米以上的地区。常成群活动,多
结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觅食。性较温
顺。叫声“咕咕 ”,和家鸽相似。鸣叫时频频点头。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球 茎、块根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2.原鸽
原鸽,中等体形(32 厘米左右)的蓝灰色鸽。 别称“野鸽子 ”“野鸽 ”“脖鸽 ”。翼上横斑 及尾端横斑黑色,头及胸部具紫绿色闪光。此 鸟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及家养品种鸽的野型。
虹膜为褐色,嘴为角质色,脚为深红色。
3.斑尾林鸽
斑尾林鸽是鸠鸽科鸽属的鸟类,体长40~45 厘米,体重530~625 克,共 6 个亚种。体形和野 斑鸽相似。羽色没有绿鸠、果鸠和皇鸠等鲜艳,体 灰色,具白色颈圈,翅上具白色横纹。
斑尾林鸽喜欢成群活动,特别是在非繁殖期。
性情胆小而机警,飞行的速度比较慢,显得不慌不忙。休息时喜欢栖于开阔地区 的高大树上,但多在茂密的低矮树枝上停留和隐蔽。主要以植物橡实、桑椹等果 实、种子和谷粒为食,也吃植物嫩叶和幼芽。常觅食在树丛和灌木丛间,也在地 上和田间觅食。起飞时扑翼响动大。
4.雪鸽
雪鸽为鸠鸽科鸽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喜马 拉雅山脉地区。体长大约35 厘米,羽色似红嘴鸥, 头深灰,领、下背及下体白色,上背褐灰,腰黑 色,尾黑,中间部位具白色宽带,翼灰,具两道 黑色横纹。虹膜为黄色;嘴为深灰,脚和趾为亮红 色,爪为黑色。叫声为拖长的高音,求偶时“咕咕 ”作叫。国内主要分布于甘肃 西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西部和南部,以及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沿喜 马拉雅山脉向西。国外主要分布于中亚和印度北部,一般栖息于高海拔处以及出 没于岩石和土坎徒壁上及河谷岩坡间。
常成群活动。主要以草籽、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 吃青稞、油菜籽、豌豆、四季豆、玉米等农作物。
5.欧鸽
欧鸽为留鸟,是鸠鸽科,鸽属的鸟类。体长约 31厘米,体形略小于普通家鸽。羽色为深灰色,翅 膀上有两条不明显的黑色横线,眼睛呈黑色,虹膜 为红褐色或淡黄色,嘴基部为红色,嘴端渐变为黄 色,脚为粉红色。雌鸟嘴脚较暗,雌鸟和雄鸟相似,
但羽色较暗。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遍布于欧洲、非洲、伊朗以及中国大陆等地,在 中国仅见于新疆、内蒙古,非常稀少。一般生活在森林中,于树穴中筑巢。
常成群活动和栖息。非繁殖期常到开阔的原野活动和觅食。飞行快速,两翅 煽动快。常在林冠层和地面觅食。主要以植物幼芽、嫩枝、嫩叶、果实和种子为 食。也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谷物。
6.雀鸽
野鸽的一种。因外形像麻雀,故名雀鸽。原产于 墨西哥和秘鲁。体形小巧,背部羽色为灰褐色,脸部 到胸部为灰茶色,背部、翼部有黑褐色小斑点。
二、家鸽
家鸽是由野生的原鸽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养培育而成的。据史料记载,中国在 公元前就已经开始有人饲养家鸽,到唐宋时期已很盛行。现在全世界已有 1500 多个家鸽品种,主要分成食用鸽、观赏鸽、信鸽等3 大类。分辨雌鸽与雄鸽的基 本方法是辨别大小,雄鸽的肩膀宽,头形圆大,脚也较长,脊椎也较长,相反的, 雌鸽的脚和脊椎都较短。此外,雄鸽的颈子粗短,颈羽富有金色光泽,叫声也较 强,步伐大,求偶时会旋转或是跳跃;雌鸽的颈子细,叫声也较轻柔。
1.孔雀鸽
亦称“扇尾鸽 ”“大尾鸽 ”。属外国 玩赏鸽的品种。是一个古老鸽种。现在英 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都有分布。
尾羽有30~38 根,比一般鸽子多,
因此张开时,形如孔雀开屏。羽色有白、
黑、绛、灰等色。因产地不同,其外形也有所区别。如泰国的孔雀鸽体形比印度 的要长些,且有毛冠。
2.信鸽
信鸽亦称“通信鸽 ”,是人们在生活中普遍 见到的鸽子中衍生、发展和培育出来的一个种 群。它是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 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而来。人们利用信鸽是因 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本能,培育、发展、利用它 来传递重要信息。
现在信鸽的主要用途是比赛。中国赛鸽运动的比赛级别一般分为300 千米、
500 千米、700 千米、1000 千米、1500 千米等。
3.赛鸽
赛鸽是专用于竞翔比赛的鸽子。人们从关养
到放养的过程中,发现鸽子有认巢的本领,然后
有意识地把鸽子带到乙地并使之飞回甲地,这就
产生了“通信鸽 ”。当人们看回巢的鸽子有先有
后,于是又萌发了用鸽子竞翔取乐的愿望,从而
发展成为竞翔这一体育活动。人们为了夺取比赛
的胜利,各自在繁殖、饲养和训练上潜心研究探
索,不断设法改进,终于培育出了赛鸽这一个新的品种。赛鸽按赛程主要可分为 中短程鸽、长程鸽和超长程鸽。为了提高赛鸽的归巢和飞翔能力,必须选好种鸽 并进行科学地饲养管理与训练。挑选赛鸽的标准为:骨骼发达而有力,羽毛紧密 坚挺而富有光泽,肌肤结实而有弹性,翅翼宽大,眼睛色彩明亮,更重要的是血 统优良。
4.广场鸽
一种点缀类观赏鸽。广泛放养于公园、学校、 广场等公共场所。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广场、绿化 带及游乐园中都放养着大量的广场鸽,其经常与 人们一起嬉闹、游玩。
广场鸽的食物是以谷物、豆类为主,有高梁、玉 米、小麦、稻谷,还吃豌豆、绿豆、赤豆、火麻仁等。
评价目标 水平 1 水平2 水平3
了解家鸽的分类、基 本特征和习性;掌握 家鸽养殖过程中种蛋 选择与保存的方法; 了解幼鸽的饲养与管 理方法、疾病防治与 训练 能自主搜集资料, 了 解家鸽的分类、基本 特征和习性;能积极 参与种蛋选择与保存 的学习 能掌初步握家鸽的分 类,且能自主研究其 基本特征和习性;能 准确选出品质较好的 种蛋,并妥善保存 能完全掌握家鸽的分 类,正确辨别不同种 类家鸽的特征和习 性;能积极参与家鸽 饲养过程中种蛋的选 择与保存,幼鸽的饲 养与管理,疾病防治 与训练
认识到家鸽养殖的重 要性和发展前景;养 成对家鸽养殖的兴趣 和热爱; 了解家鸽的 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观念 能了解家鸽养殖的重要性,认识到家鸽是人类生活中友好的伙伴;能对家鸽养殖产生兴趣 能准确认识家鸽养殖 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能养成对家鸽养殖的兴趣和热爱;能初步了解家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 能准确认识并积极参 与家鸽养殖的重要性 和发展前景的探究; 能热爱家鸽养殖,主 动学习养殖过程中的 新型技能;能了解家 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 意义,提高环境保护 意识和生态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