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汲水时,人们把挂水桶的一头向下拉,使桶垂入井中,这时绑重石的一头高高翘起,桶中装水后上提,因为长杆另一头装有重石,所以不必费多大力气,水桶就能被提到地面并倒入田中。物自天生 开工于人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节 杠杆观察以下图中跷跷板、羊角锤和开瓶器等机械,这些机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问题分一FF固定点O固定点OFF固定点O共同特点:受力时几乎不发生形变(硬棒)受到力的作用绕固定点转动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2.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分一力F力臂的画法L1.标记支点2.做力F的延长线(虚线)3.做支点到力F的延长线的垂线(虚线),并画上垂直符号4.用大括号表示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L分一1:如图甲所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舂米用的碓(dui),它是一种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块圆形的碓头(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碓头就连续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我们可以把“碓”简化成一个轻质杠杆,如图乙所示。支点为O,动力为F,在图乙中画出碓头重力的力臂L;L反馈练习一分一静止匀速转动1.杠杆的平衡状态二、杠杆的平衡分二【任务】怎样才能使跷跷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提出问题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杠杆平衡的不只是力的大小,还有力臂的长短。猜想(小组讨论)借助杠杆尺,如何测量动力、阻力?如何测量力臂?设计实验分二思考:实验时将杠杆调至什么位置平衡?F1F2ol2l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F1F2ol2l1水平位置平衡: 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或测出力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①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②测量的物理量: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③实验表格实验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l2/cm123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实验设计分二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234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 L1 = F2 L2分析论证o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Gl3=0交流评估1.支点为什么要选在杠杆中间?F2F1动力F1和阻力F2都在杠杆支点的同一侧;支点不在杠杆中间,杠杆自身重力对平衡有影响动力F1和阻力F2方向相反G交流评估2.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动力和阻力位于支点两侧的情况。观察下图所示的杠杆,它与上面实验中研究的杠杆有什么不同 (可以从力的方向和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讨论)【例题】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一个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图甲)。测量时用一根长度为12m的槽钢作为杠杆。如图乙所示,吊钩固定于槽钢的中点O。当槽钢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为200N。测得l1为6m,l2为4cm。若不计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解:反馈练习二课堂总结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人施加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物体施加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或匀速转动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五要素杠杆平衡杠杆杠杆定义合补(1)挂钩码前,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要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来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左 1.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平衡 (2)图乙是一个平衡的杠杆,此时若推动右侧钩码的悬线(如图丙所示),就会发现杠杆 (选填“左端下沉”“仍然平衡”或“右端下沉”). 左端下沉 (4)某同学提出,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该小组利用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O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处绳子拉力为阻力F2,多次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F1l1总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2l2,其原因可能是 . 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大于 2.3 作业1.查阅资料收集了解古人不同的汲水装置。2.小组合作自制投石器。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