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学能力提高综合强化练习4【含答案Word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吃桑葚时,桑葚中的花青素会把嘴唇染成紫色,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的( )中A.细胞质 B.叶绿体 C.细胞核 D.液泡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5×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3.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活在陆地 B.能在陆地上呼吸C.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可在陆地上取食4.2022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研究团队在水稻抗高温的研究中获得了新进展。控制水稻抗高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5.周末,某同学在家学习做家务时,手不小心被擦破了皮,流出了一些透明状物质,但并没有流血。由此可判断,这是破坏了皮肤中的(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保护组织 D.结缔组织6.12月5日,旅英大熊猫“阳光”和“甜甜”顺利抵达成都,回到祖国怀抱。与大熊猫相比,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银杉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7.学校食堂经常食用龙骨海带汤,下面符合海带具有的特征是( )A.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能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D.只有茎、叶的分化8.若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质按顺时针方向移动,则其实际移动的方向是( )A.逆时针方向 B.顺时针方向 C.没有移动 D.无法判断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要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如下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应选择( )A.目镜10X、物镜10X B.目镜16X、物镜10XC.目镜10X、物镜40X D.目镜16X、物镜40X10.以下列出了细胞中的几种物质,其中都是有机物的一组是( )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质 ⑥蛋白质 ⑦氧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⑦ D.①③⑥⑦1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存在于( )A.目镜上 B.反光镜上 C.物镜上 D.玻片标本上1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13.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银杏的( )A.果实,没有果皮包被 B.子房壁,有果皮包被C.胚,有果皮包被 D.种子,没有果皮包被14.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添加少许菠菜汁,吸取少量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草履虫体内某结构呈绿色,该结构最可能是( )A.食物泡 B.伸缩泡 C.液泡 D.细胞核15.俗话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的结构层次与植物相比,鸭子特有的结构是:( )A.组织 B.系统 C.细胞 D.器官16.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依靠纤毛运动B.通过表膜进行呼吸C.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吸收D.尚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7.下列关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说法错误的是( )A.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B.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C.同一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一样的D.人体的消化道上皮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18.杭州亚运会在设计理念上,运用市树“香樟树”和市花“桂花”作为视觉元素,组成香樟树、桂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 B.器官 C.细胞 D.系统19.为了在显微镜下更好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小东同学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如图)制作了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小东制作的玻片标本属于( )A.临时切片 B.临时涂片 C.永久涂片 D.临时装片20.大花杓兰植株高25~50 厘米,具粗短的根状茎,果实窄椭圆形内有种子。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大花杓兰属于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21.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绿色植物,其中A植物分布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里,空气中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植物常生长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一般都很矮小,有茎和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C植物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在我国分布广泛。以上A、B、C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A 植物,B 植物,C 植物。22.如图所示A、B、C、D、E、F是常见的几种植物,据图回答:[ ]内填字母(1)图中没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 ]。(2)小青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图中的[ ]。人们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它的 。(3)我们今天使用的煤是古代[ ]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4)AB、C靠 繁殖,另外的植物则是靠种子繁殖。23.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 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方便 。24.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的细胞,因为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因此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如果能控制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人们就可以利用干细胞培育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用于修复病损的器官,许多不治之症就可迎刃而解。,Ⅰ),Ⅱ)(1)骨髓移植能治疗白血病,健康人的骨髓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类型的血细胞(如图Ⅰ所示),这一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______。(2)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____________的根本原因。(3)受精卵被称为“全能干细胞”,主要原因是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____________的细胞。(4)图Ⅱ所示是受精卵发育成人体的过程。由图可知,甲细胞通过____________形成乙,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_复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由甲形成丁,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__等过程。25.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步骤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对光时,应先转动图一显微镜的结构4,使 (选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图二遮光器中的 (填字母)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左眼注视结构3,右眼睁开,转动[6],直到出现一个 视野。(2)观察时,转动图一中的结构1,使镜筒慢慢下降,此时眼睛要注视[ ],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3)图三中A~D为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要使视野由A变为B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26.观察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履虫靠〖6〗 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2)草履虫靠〖 〗进行呼吸,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3)草履虫的活动具有逃避食盐,趋向肉汁的规律,这说明草履虫具有 的应激性。(4)收集管和〖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5)通过〖10〗 排出食物残渣。27.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肉汁和食盐做实验材料,进行“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探究实验,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1)作出假设: 。(2)制定并实施计划;①取甲、乙、丙三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密度相近的培养液,并使每一块载玻片上的两滴培养液相连通。②在甲载玻片一侧的培养液中加盐(有害刺激),在乙载玻片一侧的培养液中加肉汁(有利刺激),在丙载玻片上不作处理,用它作为对照。③用放大镜观察三块载玻片上草履虫的反应。甲、乙载玻片上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填一致或相反),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未发生有规律的运动。得出结论: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做出解释:草履虫的生活需要 。(4)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可以完成摄食、消化、呼吸、排泄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因此草履虫属于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28.观察草履虫草履虫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材料,可以用于学术研究、实验教学等领域,合理的培养条件能使草履虫良好地生长和繁殖。为了探究不同种类的培养液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培养草履虫】①配制培养液:分别配制玉米粒培养液、小麦培养液、奶粉培养液、熟鸡蛋黄培养液各1000毫升;②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10毫升过程①中配制好的4种培养液,用毛细吸管各接种10只草履虫,在25℃的条件下持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统计结果见表格。培养液的种类 达到高峰时所需时间/天 达到高峰时数量/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天玉米粒培养液 7 576 36小麦培养液 9 142 40奶粉培养液 20 721 48熟鸡蛋黄培养液 25 860 58(1)根据实验过程可知,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在4支试管中都接种10只草履虫,都在25℃的条件下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以上操作的目的是 。(2)四种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数量达到高峰后均会逐渐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应该设置多组 实验,实验数据取 值。(3)据实验可知,四种培养液均能用来培养草履虫,但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草履虫,最适宜的培养液是 。【观察草履虫】(4)为了获取较多的草履虫,小组同学选择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选填“表层”或“底层”)吸取一滴液体,滴在载玻片中央。(5)想要清楚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需要借助 ,草履虫能依靠 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观察草履虫时,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如图),其目的是 。(6)图二所示是草履虫的 过程,结果为一个草履虫变成两个草履虫。29.以下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如果在图二中观察细胞时发现有气泡,可能是图一的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填序号)。(3)要将图二的甲换成乙,应转动 ,换用 (填“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4)盖片后滴加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 ,染色后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哪个结构 。(5)若所观察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30.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为了整体的利益,有时需要一部分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什么是程序性死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在某些生物体中,部分细胞的死亡是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例如青蛙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蝌蚪的阶段,依靠尾游泳。而在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四肢长出,尾却需要消失,这时尾巴上的细胞就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其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以消除已经受损、老化或者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将细胞内的病毒蛋白质的一部分呈现在细胞表面上,相当于告诉身体:“瞧,我这个细胞里面有这些病毒的蛋白质”,身体就知道这个细胞被感染了,发出信号,让这些细胞启动程序性死亡。再次,在动物体中,总会有一些原因使得部分细胞变得异常,比如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等。这些异常的细胞通常也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如果有部分异常的细胞不服从整体利益,不启动程序性死亡,相反却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和其他正常细胞争夺资源,就会形成肿瘤。如果它们还能脱离原来的位置入侵其他组织,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安营扎寨”,那就是癌,即恶性肿瘤。动物身体内的循环系统能够输送细胞,给癌细胞的扩散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为什么植物不得癌症?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以上实例可以说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生物正常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机制。(1)程序性死亡是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发育的重要机制,如青蛙的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细胞的 过程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 过程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还需要通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主动消除 部的细胞。(2)根据文章信息,受损、老化或者 (多选)的细胞无法在身体中正常存活和繁殖,而是会被机体清除掉。a.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 b.被病毒感染 c.正常生长(3)如果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能正常进行,可能会引发动物体形成 ,入侵其他组织会形成癌。植物不得癌症的原因是 。(4)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和 的稳定,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参考答案【知识点】液泡的功能1.【答案】D【分析】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详解】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故A不符合题意。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C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吃桑葚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汁液来自果实细胞的液泡,故D符合题意。【知识点】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及成像特点2.【答案】B【答案】B【详解】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变大,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变少。第一次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倍,第二次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50倍,2.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 D.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详解】A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AD错误。B.菠菜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不具有叶绿体,C错误。【知识点】爬行动物3.【答案】C【解析】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所以爬行动物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4.【答案】C【分析】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详解】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与控制水稻抗高温的遗传物质无关,A错误。B.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与控制水稻抗高温的遗传物质无关,B错误。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控制水稻抗高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C正确。D.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控制水稻抗高温的遗传物质和细胞壁无关,D错误。【知识点】人体的基本组织5.【答案】A【分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详解】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神经组织。因此皮肤含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不小心手被擦破了皮,流出了一点透明状物质,但并没有感觉到疼,也没有流血由此可判断没有破坏到皮肤中的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只是伤到了上皮组织,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知识点】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区别6.【答案】D【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有)、个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详解】大熊猫和银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大熊猫和银杉都有不同的组织,如大熊猫有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银杉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故B错误。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大熊猫有心脏、肝脏等器官,银杉有根、茎、叶等器官,故C错误。大熊猫是动物,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银杉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由器官直接构成个体,故D正确。【知识点】藻类植物7.【答案】B【分析】 藻类的主要特征: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海带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通过孢子(不是种子)繁殖后代,B正确,ACD错误。【知识点】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及成像特点8.【答案】B【分析】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详解】视野中草履虫在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由于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它实际的运动方向依然为顺时针。故选B。【知识点】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及成像特点9.【答案】A【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显微镜。四个选项,A10×10═100倍,B16×10═160倍,C10×44═400倍,D16×40═640倍;A放大倍数最小,所以其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故选A。【点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个重要的考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知识点】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0.【答案】B【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淀粉等)、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详解】结合分析可知,选项中:①水、②无机盐和⑦氧属于无机物,而③核酸、④糖类、⑤脂质和⑥蛋白质都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知识点】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11.【答案】C【分析】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转动目镜小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标本,小污点移动就在玻片标本,不动就不在玻片标本;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标本,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动,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物镜上,ABD错误,C正确。故选C。【知识点】叶绿体和线粒体12.【答案】C【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B.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CD.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知识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3.【答案】D【分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详解】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银杏树结的白果不是果实,是种子,D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草履虫的结构14.【答案】A【分析】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纤毛: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②表膜: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③收集管和伸缩泡:把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④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⑤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⑥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详解】草履虫口沟内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 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添加少许菠菜汁,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的绿色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A符合题意。伸缩泡能把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B不符合题意。草履虫内没有液泡,C不符合题意。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15.【答案】B【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详解】桃树属于植物体,鸭属于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鸭子的结构层次与桃树相比特有的是系统;因此ACD错误,B正确。【知识点】草履虫的结构16.【答案】D【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据此作答。【详解】如图:草履虫就是单细胞的动物,由这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和功能如下:口沟:取食表膜:呼吸(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大核:营养代谢小核:生殖作用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胞肛:排出食物残渣因此尽管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并且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它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够趋利避害。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草履虫各结构的作用。【知识点】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裂17.【答案】B【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详解】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构成的器官,其中的胃腺细胞属于上皮组织,胃壁肌肉细胞属于肌肉组织,A正确。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细胞不是随意堆砌的,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首先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器官构成植物体,在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次序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B错误。同一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一样的,C正确。人体的消化道上皮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属于上皮组织,D正确。【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8.【答案】C【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详解】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组成香樟树、桂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各种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最后由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植物体不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正确,ABD错误。【知识点】玻片标本的类型19.【答案】D【分析】玻片标本的种类有切片、涂片和装片。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是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生物玻片标本根据保存时间可以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两种。【详解】生物玻片标本根据保存时间可以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两种;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如椴树茎切片;从物体上用挑取、撕取、刮取的方法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装片,如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就是用牙签轻轻刮去制成的;用液体的材料如血液或非常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就叫涂片,如血液涂片、细菌涂片。可见,小东同学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制作了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小东制作的玻片标本属临时装片,故D正确,ABC错误。【知识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0.【答案】D【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详解】分析题干,根据“果实窄椭圆形内有种子”,结合分析,说明大花杓兰具有果实和种子,故可判断大花杓兰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知识点】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1.【答案】 藻类; 苔藓;裸子【分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要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类群。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详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地球上90%的氧气是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所以,类群A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陆地上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容易被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破坏。所以,类群B是苔藓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的是裸子植物。所以,类群C是裸子植物。【知识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2.【答案】(1)C(2) A 叶只有一层细胞(3)B(4)孢子【分析】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C水绵属于藻类植物;D松属于裸子植物;E向日葵和F玉米属于被子植物。【详解】(1)图的C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2)A葫芦藓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长的矮小。它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人们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我们今天使用的煤是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图中B肾蕨也属于蕨类植物。(4)A、B、C都属于孢子植物,都靠孢子繁殖;D、E、F都属于种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知识点】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3.【答案】 液晶显示屏 拍照和录像【解答】数码液晶显微镜操作步骤与双目显微镜基本相似,特点是可以直接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方便拍照和录像。【知识点】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裂24.【答案】(1)分化 (2)组织 (3)所有类型 (4)细胞分裂 遗传物质 生长、分裂和分化【解析】(1)骨髓移植能治疗白血病,健康人的骨髓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类型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2)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3)受精卵被称为“全能干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受精卵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4)由题图Ⅱ可知,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形成乙,乙再经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丙),然后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分娩产出后形成婴儿(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由甲形成丁,细胞需要经过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关键点拨】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知识点】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及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5.【答案】(1) 低倍 b 明亮的圆形(2)5(3)右下【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对光的正确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图中:1是粗准焦螺旋,2是细准焦螺旋,3是目镜,4是转换器,5是物镜,6是反光镜。【详解】(1)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对光时首先转动4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低倍镜视野宽,易于寻找目标。转动遮光器,使图二的遮光器中b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3目镜,右眼睁开,转动6反光镜,使光线经反光镜反射到镜筒中来,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2)转动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5物镜,镜头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或损伤物镜镜头。(3)欲使视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因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一个与实物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知识点】【科学方法】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26.【答案】纤毛;7;趋利避害;伸缩泡;胞肛【分析】图示中:1是收集管,2是伸缩泡,3是大核,4是小核,5是细胞质,6是纤毛,7是表膜,8是口沟,9是食物泡,10是胞肛。(1)草履虫靠6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2)草履虫靠7表膜进行呼吸,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3)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草履虫的活动具有逃避食盐,趋向肉汁的规律,这说明草履虫具有 趋利避害的应激性。(4)收集管和2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5)食物由口沟进入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10胞肛排出体外。【知识点】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27.【答案】(1)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草履虫不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相反(3)氧气(4)单细胞生物【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的作出反应。【详解】(1)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作出的假设是草履虫能(不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③ 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在甲载玻片一侧的培养液中加盐(有害刺激),在乙载玻片一侧的培养液中加肉汁(有利刺激);丙载玻片上不作处理,用它作为对照。用放大镜观察三块载玻片上草履虫的反应,实验现象为甲、乙载玻片上草履虫的运动方向相反,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未发生有规律的运动。(3)草履虫通过表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水体表层含氧量丰富;而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据此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4)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可以完成摄食、消化、呼吸、排泄等一系列生命活动。【知识点】【科学方法】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草履虫的结构28.【答案】(1)不同种类的培养液 控制单一变量(2)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 重复 平均(3)熟鸡蛋黄培养液(4)表层(5)显微镜 纤毛 限制草履虫活动,便于观察(6)分裂生殖【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详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探究不同种类的培养液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本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培养液。在4支试管中都接种10只草履虫,都在25℃的条件下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以上操作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2)草履虫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四种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数量达到高峰后均会逐渐减少,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应该设置多组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和具有说服力。(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熟鸡蛋黄培养液培养草履虫,草履虫的数量和存活时间都比其他培养液高,因此据实验可知四种培养液均能用来培养草履虫,但要求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都有草履虫可以观察,最适宜的培养液是熟鸡蛋黄培养液。(4)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培养液的表层氧气含氧量较多,所以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5)想要清楚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因为放大物像的倍数,更有利于观察其形态结构。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6)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因此,图二所示是草履虫的分裂生殖过程,结果为一个草履虫变成两个草履虫,繁殖速度快。【知识点】【科学方法】观察、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及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9.【答案】(1)③④②①(2)①(3) 转换器 高倍(4) 便于观察 细胞核(5)左上方(6)细准焦螺旋【分析】图一:①盖片,②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③滴清水,④取材;图二:甲是低倍镜下视野,乙是高倍镜下视野。【详解】(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③滴、④撕、②展、①盖、染、吸,则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2)步骤①盖片,是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目的是防止气泡产生,可见如果在图二中观察细胞时发现有气泡,可能是图一的①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3)视野乙的放大倍数大于视野甲,则要将图二的甲换成乙,应转动转换器,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可将视野甲换成视野乙。(4)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等)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因此使用碘液可以突出细胞核。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目的是使细胞结构更清晰,突出细胞核,便于观察。(5)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旋转180度),所观察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实际上是位于载玻片的右下方,因此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可以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6)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则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知识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综合专题30.【答案】(1)多 分裂 分化 尾(2)ab(3)肿瘤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4)功能【分析】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生物正常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机制。【详解】(1)多细胞生物为了整体的利益,有时需要一部分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在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四肢长出,尾却需要消失,这时尾巴上的细胞就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因此,程序性死亡是多细胞生物发育的重要机制,如青蛙的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细胞的分裂过程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分化过程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还需要通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主动消除尾部的细胞。(2)首先,在某些生物体中,部分细胞的死亡是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其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以消除已经受损、老化或者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再次,在动物体中,总会有一些原因使得部分细胞变得异常,比如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等。故选ab。(3)如果有部分异常的细胞不服从整体利益,不启动程序性死亡,相反却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和其他正常细胞争夺资源,就会形成肿瘤。植物不得癌症的原因是主要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