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梅岭三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一)字词积累(1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duō( )(2)此去泉台zhāo( )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3)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xuán( )(4)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qián( )(5)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huā( )2. 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5分)(1)旌旗:(2)烽烟:(3)泉台:(4)捷报:(5)取义成仁:(二)语言运用(15分)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 革命先烈们取义成仁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B. 他站在领奖台上,脸上挂着旌旗十万的笑容。C. 战士们英勇奋战,终于传来了胜利的捷报。D.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4. 仿照例句,以"革命精神"为话题写一个对偶句(4分)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修改病句(4分)(1)通过阅读《梅岭三章》,使我深刻体会到了诗人的革命精神。修改:(2)诗人陈毅用他豪迈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强烈的热爱和视死如归的决心。修改: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1)____________,旌旗十万斩阎罗。(2)南国烽烟正十年,____________。(3)后死诸君多努力,____________。(4)取义成仁今日事,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5分)(一)课内阅读(20分)阅读《梅岭三章》选段,回答问题。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7. 诗中"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一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答:8. 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泉台""阎罗"等意象来表现革命精神?(4分)答:9. "捷报飞来当纸钱"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10. 结合全诗,分析"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两句诗在诗中的作用。(4分)答:1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二)课外阅读(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革命烈士诗抄》节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就义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囚歌》12. 两首诗在表达革命精神上有何共同点?(4分)答:13.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14. 《囚歌》中"地下的烈火"和"活棺材"分别象征什么?(5分)答:15. 比较《梅岭三章》和《革命烈士诗抄》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6分)答:16. 结合三首诗,谈谈你对"革命精神"的理解。(6分)答:三、写作表达(20分)17. 请以"我心中的革命精神"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对革命精神的感悟。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字词积累1. 根据拼音写汉字(1)多 (2)招 (3)悬 (4)钱 (5)花2. 解释下列词语(1)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指革命队伍(2)烽烟:战火,战争(3)泉台:阴间,地府(4)捷报:胜利的消息(5)取义成仁: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二)语言运用3. 成语使用不当B("旌旗十万"形容军队规模大,不能形容笑容)4. 仿写对偶句示例:革命道路何所惧?壮志凌云万里行。(符合对偶要求,句式一致即可)5. 修改病句(1)删去"通过"或"使"(2)"强烈的"与"视死如归的"不冲突,无需修改6. 课文填空(1)此去泉台招旧部(2)此头须向国门悬(3)捷报飞来当纸钱(4)人间遍种自由花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7. "旌旗十万斩阎罗"象征意义象征诗人即使牺牲也要继续革命的坚定信念,表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8. 选择这些意象的原因诗人通过"泉台""阎罗"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增强了诗歌的震撼力和感染力。9. 修辞手法及效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捷报比作纸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胜利的期盼和对牺牲的坦然。10. 两句诗的作用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和总结,既表达了诗人甘愿为革命牺牲的决心,又展望了革命胜利后的美好未来。11. 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二)课外阅读12. 两首诗的共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13. 修辞手法及效果运用了递进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号召力。14. 象征意义"地下的烈火"象征革命的烈火;"活棺材"象征敌人的监狱。15. 情感表达异同相同点:三首诗都表达了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不同点:《梅岭三章》更多表现了对革命胜利的期盼;《就义诗》更直接表达了牺牲的决心;《囚歌》则突出了革命者的气节。16. 对"革命精神"的理解革命精神是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的坚定信念,是面对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精神。三、写作表达17. 评分标准:(1)内容充实,情感真挚(8分)(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6分)(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