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新课导入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图为提案通过时,代表们热烈鼓掌,欢呼这是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的胜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毛泽东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概念解读拉丁美洲非洲亚洲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泽东 什么是“第三世界” 1.背景一、万隆会议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了解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回答以下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二战后,亚非国家有何变化?美苏冷战时期,亚非国家在独立后共同的诉求是什么呢?国内: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国际: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2.概况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归纳万隆会议的概况时 间:地 点:参 与 国:成 果:中国贡献: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形成了“万隆精神”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 从参与国可以看出会议有何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万隆会议2.概况《万隆会议十项原则》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③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④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⑤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⑥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⑨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结合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说一说 “万隆精神”的内涵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一、万隆会议2.概况相关史事在万隆会议的前两天的发言中,有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把矛头指向中国。周恩来临时发表了18分钟的演讲,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同共同的遭遇:殖民侵略共同的愿望: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异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一、万隆会议3.影响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材料二:这次会议第一次突破了西方对人权原则的垄断,提出了一系列展开经济合作的设想,成为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还展示了新中国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外交风采和高超的战略运筹能力。——熊光楷《划时代盛会 跨世纪强音》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说说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何影响?①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逐渐推行开来一、万隆会议二、“非洲年”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1.概况 【读图学史】对比两幅地图,说说你能获取哪些有效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形势图①二战前非洲几乎被欧洲列强瓜分;②1950年前仅有三个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独立;③二战后非洲国家逐渐获得独立。2.进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结合地图梳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程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埃及的独立运动首先在 开展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埃及爆发革命,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高潮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结束纳米比亚独立开始1952年1960年1990年标志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非洲年”北非阿尔及利亚推翻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62年二战后非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二、“非洲年”1.古巴革命目 的:领导人:方 式:结 果:摆脱美国的政治经济控制卡斯特罗①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②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武装斗争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善古巴革命的相关信息③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古巴国旗古巴国徽古巴最终成为了拉美乃至西半球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独立后的拉丁美洲1902年古巴独立2.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美国为什么要控制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采取了哪些斗争?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②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③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仍不平坦,为什么?问题思考①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但很多亚非拉国家只是获得了政治独立。世界上仍然存在着的不合理的旧的经济秩序对这些国家不利。②大部分亚非拉国家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科学技术水平落后。需要继续依赖外国,受制于人。启示: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并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1945-1991年,9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开始建立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历史纵横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过程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早期殖民掠夺开始沦为殖民地和被掠夺对象初步形成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开始瓦解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二战后进一步瓦解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990年彻底瓦解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60年“非洲年”本课小结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亚洲非洲1955年召开万隆会议拉丁美洲古巴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1999年)十项原则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万隆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运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