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鱼我所欲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一)字词积累(1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jiān(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gǒu( )得也(3)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huàn( )有所不辟也(4)一dān( )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cù(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5分)(1)得兼:(2)苟得:(3)患:(二)语言运用(15分)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这种精神令人敬佩。B. 他为了保全性命而苟且偷生,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C. 面对诱惑,我们要有"一箪食,一豆羹"的节操。D. 他"呼尔而与之"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4. 仿照例句,以"舍生取义"为话题写一个对偶句(4分)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修改病句(4分)(1)通过阅读《鱼我所欲也》,使我深刻理解了孟子的思想。修改:(2)孟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舍生取义"这个深刻的道理。修改: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1)___________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生亦我所欲,____________,故不为苟得也(3)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5分)(一)课内阅读(20分)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7. 文中"鱼"和"熊掌"分别比喻什么?(4分)答:8. 作者为什么要用"鱼"和"熊掌"来设喻?(4分)答:9.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10. 结合全文,分析"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内涵。(4分)答:11.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主张?(4分)答:(二)课外阅读(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孟子·告子上》节选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12. 文中提到的"四心"分别对应什么品德?(4分)答:13. 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答:14. 作者认为"仁义礼智"的来源是什么?(5分)答:15. 比较《鱼我所欲也》和《告子上》在思想观点上的异同。(6分)答:16. 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6分)答:三、写作表达(20分)17. 请以"我理解的舍生取义"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表达对"舍生取义"的理解。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字词积累1. 根据拼音写汉字(1)兼 (2)苟 (3)患 (4)箪 (5)蹴2. 解释下列词语(1)得兼:同时得到(2)苟得:苟且取得,指苟且偷生(3)患:祸患,灾难(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5)蹴:用脚踢(二)语言运用3. 成语使用不当D("呼尔而与之"在文中指不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含贬义)4. 仿写对偶句示例: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符合对偶要求,句式一致即可)5. 修改病句(1)删去"通过"或"使"(2)"阐述了"与"道理"搭配不当,可改为"阐述了...观点"或"说明了...道理"6. 课文填空(1)二者不可得兼(2)所欲有甚于生者(3)蹴尔而与之(4)万钟于我何加焉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7. 比喻意义"鱼"比喻生命,"熊掌"比喻道义。8. 设喻目的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取舍,形象地说明在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的道理。9. 修辞手法及效果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10. "舍生取义"的内涵指在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坚守道义,体现了崇高的道德追求。11. 思想主张表达了孟子认为道义高于生命,人应当为道义而牺牲生命的道德主张。(二)课外阅读12. "四心"对应品德恻隐之心对应仁,羞恶之心对应义,恭敬之心对应礼,是非之心对应智。13. 画线句观点仁义礼智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天生就具有的品质。14. "仁义礼智"的来源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天生固有的品质,不是从外界获得的。15. 思想观点异同相同点:两文都体现了孟子重视道德的思想。不同点:《鱼我所欲也》强调道义高于生命;《告子上》则论述人性本善的观点。16. 对"性善论"的理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人天生具有的,只要保持和发扬这些善性,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三、写作表达17. 评分标准:(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8分)(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6分)(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