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课件23张)-粤教粤人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课件23张)-粤教粤人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六单元 第二节
东南亚
《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下册》(粤教粤人版)
学习目标
01
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及气候类型。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02
分析自然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03
总结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及对家乡华侨建筑文化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第 二 课 时
东南亚的骑楼建筑上的中文
跨学科探究
人文因素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当地华人和华侨的祖籍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等地。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他们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即“下南洋”。华人和华侨不仅为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始终心系祖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华人和华侨对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独特作用。
东南亚的华人与和华侨
侨批
人文因素
跨学科探究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下南洋”的中国人在橡胶园工作。
东南亚的华人与和华侨
人文因素
跨学科探究
东南亚的气候类型特征
特点:终年______,
降水分______两季
特点:终年____________
共同点:水热条件好
高温
雨旱
高温多雨
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
人文因素
跨学科探究
天然橡胶
______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天然橡胶
最大生产国
泰国
热带经济作物
跨学科探究
蕉麻
最大生产国
蕉麻
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菲律宾
热带经济作物
跨学科探究
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油棕
最大生产国
马来西亚
热带经济作物
油棕
跨学科探究
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椰子
最大生产国
椰子
印度尼西亚
热带经济作物
跨学科探究
_____、_____和_____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水稻
泰国
越南
缅甸
粮食作物
跨学科探究
油棕
椰子
蕉麻
天然橡胶
跨学科探究
探究二:阅读图文材料,简述东南亚种植橡胶树的有利条件。
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的气候和肥沃深厚的土地。19世纪70年代被英国人移植东南亚并获成功。19世纪末,世界汽车工业兴起,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激增。天然橡胶产量随着橡胶连续割胶法的发明而大幅度提高。从此,橡胶树成为东南亚大量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
①热带气候为主,高温多雨;
②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③河流冲积且有火山灰,土壤肥沃;
④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⑤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⑥伴随汽车等工业产业发展,需求量大;
⑦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橡胶生产效率提高;
⑧位于东南亚距离中国、印度、日本等消费大国近。
跨学科探究
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
探究三:认识雅万高速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
雅万高速铁路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正线全长142.3千米。雅万高铁沿线火山众多、土质松软,线路需跨越河流、公路或既有铁路,修建桥梁56座,约占线路全长的60%;修建隧道13座,约占线路全长的12%。
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创造了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各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的新纪录。
1.归纳雅万高铁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雅万高铁桥梁、隧道比例高的主要原因。
3.说明雅万高铁建成后对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意义。
跨学科探究
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
探究三:认识雅万高速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
1.归纳雅万高铁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雅万高铁桥梁、隧道比例高的主要原因。
3.说明雅万高铁建成后对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意义。
影响因素:
1.雅万高铁沿线火山众多、土质松软,线路需跨越河流。
2.为克服跨越河流的困难修建了许多桥梁,为了穿越众多山地修建了隧道。
3.建成后大幅缩短雅加达和万隆间的运输时间,促进沿线城市的往来交流,推动万隆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爪哇岛的开放建设,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跨学科探究
东南亚除了骑楼建筑,还有什么旅游资源?
跨学科应用
探究四:东南亚成为中国居民出国旅游热点地区,请从距离、景观、语言文化、性价比等方面分析。
答:①距离近,交通便利;
②热带风光,海岛旅游资源丰富;
③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方便。
④物价低廉,出游成本低。
跨学科应用
活动一:
绘制关于《东南亚骑楼》主题的手抄报。具体要求:请设计自己的骑楼建筑绘图,并把影响骑楼建筑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用文字加以说明。
活动二:
收集研究当地历史文献。具体要求:了解骑楼建筑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探究骑楼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
活动三:
进行现场调研。具体要求:在学校附近地区的骑楼群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观察和记录不同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对骑楼建筑的影响,并与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骑楼建筑的认知和使用。对比东南亚的骑楼和江门侨乡地区的骑楼,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拓展延伸
东南亚骑楼
自然因素
气候
人文因素
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水热条件好→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丰富
湿热→骑楼
课堂小结
中考链接
【2022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投资建设的全长1035千米的中老铁路(中国—老挝)正式运营,该铁路工程带动了老挝当地价值51亿元人民币的材料和物资消费及11万人就业。
材料二:中南半岛有丰富的稻米、木材和矿产等物产,中老铁路的开通,为中、老、泰、缅、柬、越六国构建起一条便捷的大宗物流通道,大幅度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彰显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作用。
材料三: 图6-5为中南半岛及中老铁路示意图。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修建中老铁路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_。
(2)与以往公路运输相比,中老铁路运输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相间 , 纵列分布
滑坡、泥石流
运量大
受自热环境影响小
(3)说出修建中老铁路的积极作用。
有助于促进老挝与中南半岛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老铁路建成后必将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重大利好,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积极的作用。中老铁路建成后,未来还可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铁路连通,不久的将来,中国游客可以乘坐火车赴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旅游度假。
(4)从自然、交通等方面,简析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原因。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