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延边州小学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检测科学学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改善着人类生活的是( )。
A. 森林里的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好 B. 城市的绿化能减少雾霾天出现的次数
C. 桑叶是蚕最喜欢食物 D. 杂交水稻的出现
2. 元旦期间小明的爸爸到新疆出差。晚上7点,在延边的小明和爸爸视频聊天时发现延边天黑了,但是新疆的天还很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C.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D. 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3. 小明最近经常感冒,牙龈出血,皮肤脱皮,医生建议他多吃( )。
A.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C. 富含糖类的食物 D. 富含脂肪的食物
4. 科技节时,实验小组计划制作降落伞,以下不是制作降落伞所必需考虑的因素是( )。
A. 选择合适的布料作为伞面 B. 使用结实耐用的绳子作为伞绳
C. 在伞面上绘制美丽的图案 D. 选择长度适合的绳子作为伞绳
5. 下列图表中正确反映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分离沙子和水 B.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C. 熄灭酒精灯 D. 闻气味
7.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你从有利于种子发芽的角度考虑,上述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持水分 B. 提供氧气 C. 提高温度 D. 提供阳光
8. 水结成冰、红纸剪成五角星、橡皮泥捏成小动物。这三种变化的共同点是( )。
A. 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B. 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C. 温度都发生了变化 D. 其中有一部分物质变成了新物质
9. 我们在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 肺 B. 鼻腔 C. 气管 D. 口腔
10. 工程师设计太阳能电池板时,主要考虑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 化学能→电能 B. 光能→电能 C. 热能→动能 D. 电能→机械能
11. 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轮胎刻花纹 B. 冰面铺沙子 C. 轴承加润滑油 D. 手套印凹凸纹
12. 太阳系中,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行星是( )。
A. 水星、金星 B. 木星、金星 C. 金星、火星 D. 水星、木星
13. 下列运动中,不是利用反冲力的是( )。
A. 用气球驱动小车 B. 发射火箭 C. 热气球升空 D. 喷气式飞机飞行
14. 实验室里有四个相同的冰块,分别放到了四个容器中,融化的最慢的是( )。
A. 放到金属容器中 B. 放到玻璃容器中 C. 放到木质容器中 D. 放到泡沫容器中
15. 搭建塔台模型时,一般按照( )的顺序搭建更合适。
A. 从下往上 B. 从上往下 C. 从中间向两端 D. 从任意部位开始
16. 小明在灯下看到桌子上的书,这个过程中光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17. 电的作用很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我们要注意安全。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雷雨天到大树下躲雨 B. 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C. 把许多用电器插在一个插座上 D. 使用开关或插座时保持双手干燥
18. 日食在古代称为“天狗吞日”,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天狗吞日”中的“天狗”指的是月球
B. 日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正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日食发生时,太阳被月球遮挡,到达地球太阳辐射会减少
D. 日食发生时,掠过太阳的“黑影”是地球的影子
19. 下图描述了探究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能可以转化成磁能
B. 钉尖的磁极是S极
C. 钉帽不能吸引铜钥匙
D. 调转电池正负极方向,钉尖会与磁针的N极相互吸引
20.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了“之”字形线路,顺利越过了八达岭山脉。以下关于“之”字形铁路设计原理及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让火车行驶时看起来更有趣
B. 增加铁路长度,帮助火车顺利翻越陡峭山坡
C 欣赏沿途风景,增加旅途乐趣
D. 让火车在行驶时能自动变换轨道方向
二、解答题(共60分)
21. 小明同学决定制作一杯“柠檬汽水”。他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①在300mL水中加入5克柠檬酸搅拌至完全溶解。②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
原理分析
(1)步骤①中柠檬酸溶解在水里属于______变化,步骤②中再加入小苏打产生气泡属于_______变化。
规律总结:为了研究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小明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上一下放置(如图3),然后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支持燃烧和___________的性质。
(2)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还有柠檬酸吗?请简单描述你的实验方法和判断依据: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
22. 小明利用塑料瓶等材料做了一个如图的保温杯,用来保持保温杯中的物体温度。请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在保温杯中倒入热水后,水的热量会转移到小塑料瓶内壁上,这个过程叫做( )。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2)小明用自制保温杯做对比实验,绘制了如图统计图。
这个对比实验探究的主要问题是( )。
A. 保温杯里水的温度是否会变化
B. 杯盖是否会影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C. 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是否与水量有关
(3)分析统计图,请你说一说小明在对比实验中改变了哪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小明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如图),读数为____________℃。
23. 研究跷跷板。
(1)周末,妈妈带着小明去公园玩跷跷板,跷跷板其实是一种叫_________的简单机械。如果妈妈坐的位置是阻力点,那么小明坐的位置是_________。
(2)小明和妈妈由于体重差异太大,无法保持平衡,为了能让他们可以相互撬动,妈妈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类似跷跷板的简单机械还有____________。
(4)生活中常见的门(如下图)大都是绕门轴转动的。小明进入房间时,为了更省力,用来推门的手应该在门上的____________(选填A,B,C)位置。
24. 简单电路
小明和小刚要在电路中不同的位置安装开关来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请你根据他们的要求完成试题。
(1)小刚想安装一个开关能控制灯泡1和灯泡2同时亮与灭,开关应该连接到____________。
A. A处 B. B处 C. C处
(2)小明想安装开关后能随意的控制灯泡1和灯泡2的亮与灭,请你帮他选择安放的位置________。
A. A处1个 B. A和B处各1个 C. C处1个
(3)如果小明只在B处安装一个开关,当断开开关时,灯泡1的状态是_______,灯泡2的状态是_________(选填“亮”或“灭”)。
25. 阅读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2024年5月13日至19日为全国第34个节能宣传周。引导全民开展节粮、节水、节电、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实践活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1)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短缺日益严重。请列举两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2)“光盘行动”是主要是指不浪费粮食,这有助于解决( )问题。
A. 大气污染 B. 粮食短缺 C. 土壤污染
(3)关于“践行低碳理念,倡导绿色生活”的倡议,在生活中,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做?(至少写两点措施)
26. 在夏天穿浅色的衣服会感觉比较凉爽,而在冬天穿深色的衣服会感觉更暖,请你说说原因。
2025年延边州小学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检测科学学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二、解答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物理 ②. 化学 ③. 比空气重
(2)再放入一些小苏打,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柠檬酸,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柠檬酸。 (3)灭火
【22题答案】
【答案】(1)A (2)B (3)有无杯盖 (4)36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杠杆 ②. 动力点
(2)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 (3)剪刀、钳子 (4)A
【24题答案】
【答案】(1)C (2)B
(3) ①. 亮 ②. 灭
【25题答案】
【答案】(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可再生能源。 (2)B
(3)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
【26题答案】
【答案】夏天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反射阳光,吸收的热量少,使人感觉凉爽;而冬天穿深色衣服是因为深色衣服吸收阳光,转化为热能,使人感觉温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