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中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的问题。黄炎培先生问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你知道“历史周期律”吗?“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你知道这条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是什么吗?一个国家(或朝代)兴盛的时候很迅速,但衰亡也很快。DeMCORACY15th2021SEPT.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参与民主生活参与民主生活soundmakePart One行使民主权利BackgroundInformationYESNO环节一1.小泽的行为是正确的,他具有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身权益。2.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给国家机关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投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P38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政府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P38内涵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要求地位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地位形式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P38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代表选民选民选民代表代表候选名额应选名额=≠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P38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P38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P39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P39方式作用0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可以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等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般在决策出台前征求民意。专家咨询制度在做出重大决策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决策进行咨询、论证。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政务公开栏等公示决策成文(或草案),保障公民知情权。社会听证制度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上,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公民政府政府公民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P39地位:方式/制度保障: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意义: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决策方式?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民主管理含义地位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P40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P40民主监督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曝光。地位:方式: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P401.内容:结合漫画《“好”与“坏”》讨论民主监督的意义。2.要求:从公民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两个角度思考。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P40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P40公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民主监督soundmakePart One增强民主意识BackgroundInformationYESNO环节二什么是民主意识?民主意识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就是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自觉愿望和要求。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P41②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如何参与民主生活?p38—41国家: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p38公民:(1)增强民主意识(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①守法: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知法: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践行: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2)提高参与能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知识小结课堂小结行使民主权利(行动)增强民主意识(思想)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P38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P38-40参与民主生活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P41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原因) P41-42怎样增强民主意识(途径) P42地位(重要性)内涵要求(国家)民主选举(地位、形式、原则、要求)民主协商(内容、作用)民主决策(地位、制度、要求、意义)民主管理(作用)民主监督(地位、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