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解构精神密码通过文本细读与事例分析,理解南仁东"怎么不可能!"在技术突破(电视发射机)、战略突围(国际项目)、工程奇迹(FAST)三阶段中体现的质疑精神→民族自信→使命担当的升华路径。2.解码创造伟力分析"电视发射机研制""FAST中国速度"等事例,探究"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核心要素(创新勇气/自力更生/集体协作),体会细节描写(如"头发竖立")对塑造科学家形象的作用。3.传承精神星火结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标语的新时代内涵,探讨该精神对个人突破(如学习困境)、国家科技自立(芯片/航天)、人类探索(深空探测)的现实启示。 学习重点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仰望星空,叩问“不可能”(一) 导入:星空之问,点燃好奇(5分钟)1. 情境渲染: 播放一段震撼的宇宙星空视频(或展示精美星空图片),配以舒缓音乐。2. 教师设问: “同学们,仰望这片浩瀚星空,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想到什么?” “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探索宇宙的脚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将毕生献给‘仰望星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星辰之上——南仁东。”3.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并展示南仁东肖像图片。提问:“为什么天上会有一颗‘南仁东星’?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4.聚焦核心:“在了解他的故事之前,我们先记住他的一句口头禅——” 板书并大声读出:“怎么不可能!” “这句话,是他挑战命运、创造奇迹的密码。这节课,我们就来破译这个密码!”(二) 初读感知,梳理“不可能”的挑战 (15分钟)1. 任务驱动: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直接出现“怎么不可能!”或体现其精神的句子。(2)任务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南仁东一生中遭遇的三个主要“不可能”挑战(阶段)。(3)任务三:圈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南仁东克服困难、创造奇迹的关键事例(至少两个)。2. 交流反馈: (1)指名分享找到的句子,初步感受语气和态度。(2)引导学生概括三个阶段:工厂研制电视发射机(技术突破)→ 争取国际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落户中国(战略突围)→ 独立建造“中国天眼”FAST(工程奇迹)。板书呈现三个阶段。(3)聚焦两个关键事例:电视发射机研制成功 和FAST的“中国速度”。简要说明其意义。(三) 聚焦“工厂”,初探质疑勇气 (15分钟)1.情境还原: 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南仁东在工厂与质疑者的对话(“搞电视发射机,不是我们想干就能干的。这不可能。” VS “怎么不可能!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不是也干下来了吗?”)。2.问题探究: (1)“面对质疑,南仁东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质疑精神)(2)“他反驳的依据是什么?” (过往成功经验→ 自信基础)(3)“从‘半导体收音机’到‘电视发射机’,这仅仅是技术升级吗?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勇气?” (创新勇气,敢于挑战未知/更高难度)(4)“ 这次成功对南仁东意味着什么?” (信念奠基:把不可能变可能;实践练兵)3.教师小结: 板书在“工厂时期”旁标注:质疑精神、创新勇气、实践奠基。强调这是“怎么不可能!”精神的起点。(四) 课堂小结与悬念(5分钟)1.小结:回顾南仁东在工厂时期如何用“怎么不可能!”回应质疑,用行动证明可能。2.悬念:“工厂的成功只是小试牛刀。当南仁东将目光投向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大射电望远镜项目时,他遭遇了更大的‘不可能’和更深的质疑。他如何应对?‘怎么不可能!’的精神又将如何升华?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索。”第二课时:脚踏大地,挑战“超级不可能”(一) 复习导入,衔接过渡(3分钟)1.回顾上节课内容:南仁东在工厂时期如何践行“怎么不可能!”(质疑、创新、实践)。2.引出本课重点:面对国家层面的科技竞争与质疑,南仁东的“怎么不可能!”展现出新的内涵。(二) 探究“国际项目”,感悟民族自信 (15分钟)1.关键句聚焦: 展示外国专家的质疑句:“你们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怎么能造大射电望远镜?” 和南仁东的回应:“正因为落后,才要奋起”。2.小组讨论: 问题1:外国专家的质疑背后反映了什么?(技术歧视、对发展中国家科技能力的不信任)问题2:南仁东的回应“正因为落后,才要奋起”与“怎么不可能!”在精神上有什么联系?(民族自信:承认落后但不甘落后,决心奋起直追;自力更生意识的觉醒)问题3:当国际项目最终落空,南仁东的“怎么不可能!”精神是消沉了还是更强烈了?从哪里看出来?(更强烈!催生了独立建造FAST的宏伟蓝图)3.教师点拨: 强调这一阶段,“怎么不可能!”升华为强烈的民族自信和国家担当。板书在“争取国际项目”旁标注:民族自信、自力更生意识、战略抉择。(三) 聚焦“FAST”,体悟使命担当与创造伟力 (20分钟)1. 视觉冲击:播放FAST工程建造过程的精彩视频片段或展示震撼图片。提问:“看到这个‘中国天眼’,你的感受是什么?建造它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什么?”2. 文本细读与批注: 任务一:精读描写南仁东带领团队建造FAST的段落(特别是面临困难和他个人付出的部分)。用批注法: 划出体现工程“超级不可能”的词语或句子(规模、难度、时间、质疑)。 划出体现南仁东使命担当和创造伟力的细节(如“头发竖立”、“没时间剔鱼刺”、亲力亲为、忍受病痛、泪洒天眼等)。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如:忘我奉献、坚韧不拔、赤子之心等)。 任务二:找到并朗读描写FAST建造速度的句子(“令很多心存疑虑者瞠目结舌”)。思考:这个“速度”奇迹说明了什么?(自力更生的力量、中国效率、团队协作、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伟力)3. 交流分享: 学生分享批注成果,教师引导深入分析细节背后的精神品质,感受“中国速度”的震撼及其象征意义。板书在“独立建造FAST”旁标注:使命担当、创造伟力(极限挑战)、中国速度、自力更生伟力。(四) 解读标语,理解时代新内涵(7分钟)1.引出标语:“在建造FAST最艰难的时刻,南仁东想起了什么?”(通化无线电厂车间的标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2.对比思考: 问题1:这条标语最初出现在什么背景下?(建国初期,工业化起步,强调依靠自身力量) 问题2:在南仁东建造FAST的实践中,赋予了这条标语哪些新内涵?(结合解读文章) 科技自主宣言:主动选择,坚定自信,掌握核心技术。 创新驱动内核:“奋发图强”不仅是苦干,更是勇于创新、挑战极限。 国家意志与集体力量: 举国体制优势,无数人团结奋斗。3.教师总结:板书 在核心位置标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新内涵:科技自主、创新驱动、国家力量)。强调这是南仁东精神的重要支撑和时代体现。第三课时:心向未来,传承“可能”之光(一) 回顾梳理,提炼精神密码(10分钟)1. 思维导图构建: 师生共同回顾前两课内容,利用板书或PPT,构建以“怎么不可能!”为核心的思维导图,梳理其在三个阶段的精神内涵(质疑勇气、民族自信、使命担当)和关键体现(电视发射机、FAST速度),以及支撑力量(自力更生新内涵)。2.金句诵读: 集体朗读文中体现南仁东精神的精彩语句(如“怎么不可能!”、“正因为落后,才要奋起”、描写其奉献精神的细节句等)。(二) 探究意义,多维价值讨论(15分钟)1. 小组合作探究: 分发探究任务卡,每组选择一个维度深入讨论“化不可能为可能”精神的意义。 组1(个人成长): 这种精神对我们青少年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有什么启示?结合自身实例谈谈。组2(国家发展): 为什么说这种精神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联系当前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如航天、芯片等)谈谈。组3(人类探索): FAST的建成对人类认识宇宙有何贡献?南仁东的精神如何激励全人类不断探索未知?2. 汇报交流: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引导,深化理解。(三) 情境思辨,内化精神(15分钟)1. 活动:“不可能”转化站 情境设置:假设你遇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如:学习一个非常难的技能、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任务:模仿南仁东的思维,运用“怎么不可能!”的精神,分步骤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可能”。 步骤1:明确挑战是什么?(具体化) 步骤2:分析“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拆解困难) 步骤3:寻找可能的突破口或优势在哪里?(建立信心) 步骤4:制定一个初步的行动计划(哪怕很小)。(付诸实践)分享: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转化”思路。2. 微型辩论(可选): 辩题: 在当今时代,“自力更生”是否还像南仁东时代那么重要?(正方:依然至关重要;反方:合作开放更重要) 规则: 简短的立论和自由辩论,强调辩证看待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的关系。(四) 总结升华,寄语未来(5分钟)1. 教师总结: 深情总结南仁东用一生诠释“怎么不可能!”的深刻内涵:是质疑的勇气、是创新的火花、是民族的自信、是使命的担当、是创造的伟力。他不仅建造了观天的“巨眼”,更树起了精神的丰碑。“南仁东星”不仅闪耀在天际,更应闪耀在我们每个人心中。2.情感共鸣: “同学们,我们可能不会都成为科学家,但南仁东‘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精神,是我们面对人生任何挑战时都可以汲取的力量。当你觉得‘不可能’时,请想起南仁东,想起那句响亮的——”3.集体呼告: 全体学生齐声:“怎么不可能!”4.布置作业(延伸): (1)基础: 完成课后练习,整理课堂笔记。 (2)拓展(二选一): 选项一(写作): 以“我心中的‘不可能’”为题,写一篇短文,讲述你学习南仁东故事后,对如何面对自身挑战的思考。 选项二(实践): 领取一张“星辰心愿卡”,写下你近期想挑战的一个“小不可能”目标及行动计划,并努力实现它。一段时间后班级分享。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